华尔街“跟风”小米汽车,高盛:中国一线!摩根大通: 品牌和资产负债表提振未来销量(组图)
小米SU7发布后热度持续不退,24小时大定88898台,截至3月31日下午的锁单量(不可退订的数量)达到了2万个。
小米SU7的定价激进,带来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各大车企业倍感压力,极氪 007、小鹏 G9、问界新M7等车型纷纷降价应对。
面对小米SU7给电动车市场带来的冲击,高盛和摩根大通近日发布研报表示,看好小米的电动车战略,高盛预计SU7将成为中国销量前三的高端轿车型之一,平均每月销量将超万辆,规模经济改善盈利能力,将小米目标价从18.9港元提高到20.0港元。
摩根大通也重申对小米的“超配”评级称,从小米多年来发展的品牌生态看,其通过智能手机业务建立的强大生态将会吸引中国年轻的电车购买者,小米集团整体的资产负债表强劲,能够为汽车业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高度自动化也有助于加速小米盈利能力的提升。
高盛:SU7将成为中国销量前三的高端轿车型之一
高盛周一发布研报表示,小米SU7凭借其行业领先的智能系统以及生态优势,已展现出成为中国最畅销的高端电动轿车之一的潜力,目前这一市场包括特斯拉Model 3。
高盛认为,从长远来看,SU7对小米具有更多的战略意义。
首先,就小米电动车而言,小米的Moderna制造平台会产生更强的规模经济效应,高盛预计SU7将成为中国销量前三的高端轿车型号之一,平均每月销量超过1万辆,平均零售价格为25万元人民币。
高盛表示,Moderna平台不仅适用于SU7,明年还可能适用于一款中型SUV。虽然高盛预测小米电动车在2024年将产生约12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亏损,但由SU7以及未来可能推出的中型SUV共享的Moderna平台应提供更有利的经济效益,并让未来几年的营业亏损显著减少,在2028年实现盈利。
其次,就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而言,SU7成功扩大了小米的品牌受众,吸引了更多女性以及高净值群体。
高盛认为,随着小米智能手机+物联网+互联网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稳步增长,可能促进飞轮效应(Flywheel Effect),营收也将进一步加速。
高盛直言,受电动车销量的提振,预计小米2024-2026年的营收将提高2-6%,分别达到10万、17万和32.6万台,占中国新能源车零售销量的1.0%、1.5%、2.5%。到2030年,预计电动车营收将占小米总营收的30%。
高盛将小米目标价格从18.9港元提高到20.0港元,预期上涨空间为34%。高盛表示,这意味着小米汽车2024和2025年的EV/营收之比为2.0倍和1.1倍,基本与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一致。
摩根大通:品牌和资产负债表提振未来销量
摩根大通则在最近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小米SU7定价极具吸引力且有规模优势。摩根大通认为,小米的电动车业务已经有了一个强劲的开端,并可能超出市场对其前12个月约5万台的出货量预期,在短期到中期内引发股价的强烈正面反应,继续维持小米的“超配”评级。
研报表示,小米SU7的定价相当激进且具有吸引力,包括续航里程、SiC电压、0-100公里/小时加速、最高速度等规格在同一细分市场中胜过其竞争对手,如Zeekr 007,特斯拉Model 3。
摩根大通认为,从小米多年来发展的品牌生态看,其通过智能手机业务建立的强大生态将会吸引中国年轻的电车购买者,与此同时,小米的供应链优势正是其在智能手机和各种家电业务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高度自动化应有助于加速其电动车盈利能力在中长期的提升。
摩根大通表示,尽管小米电动车业务在最初几年将亏损,但小米整体财务状况良好,小米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充裕,能够为电动车业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市场更为关注其未来的销量趋势:
小米手中现金流充沛(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约1100亿元人民币)和小米核心业务(即非电动车业务)预计在2024和2025财年分别产生200亿和180亿元人民币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激烈的价格竞争在中国汽车市场数见不鲜,并且是拖累几家汽车厂商2023 年盈利的一个主要因素。未来 2-3 年内,价格压力可能会加速加剧或保持激烈,只有拥有产品竞争力的公司才能顶住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