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钟花了$355!澳女痛哭:看病太贵了!网友:看不起病了(组图)
太难了…
最近,珀斯女子Imogen Blow在TikTok发视频,声泪俱下地控诉一个越来越多的澳洲人都面临的难题:医疗费太贵、看病看不起。
在视频中,Blow边哭边讲述了她近期看病的经历。
Blow说,这段时间,她频繁出现失声的问题,尤其是在说了很多话之后,失声更加严重,几乎说不出话。
同事认为这种情况不正常,建议她去看医生。
她原打算预约去看专科医生,但是要想看专科医生,首先要先去看全科医生,由全科医生开具转诊信。
虽然不理解为什么非得要有这样一个流程,但Blow还是花了80澳元去看了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给她介绍了6个不同的专科医生,她一一打电话问价之后,选择了一个最便宜的专科医生——但也只便宜20澳元。
在专科医生的候诊室里,Blow等了很久才轮到她。
最终,她终于进了问诊室。
整个问诊过程只有短短的13分钟,但收费却高达354.90澳元!
这期间,专科医生拿着灯照了照她的喉咙,大概只有8秒钟,可这8秒钟也算进了收费中。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专科医生检查过后告诉她,她的声带有问题。
但这个专科医生并不能治疗这一问题,于是又给她推荐了专门治疗声带的专科医生。
这意味着,她还要再花354.90澳元。
Blow还被告知,第二位专科医生和一位言语病理学家一起工作,她可以同时看这两位医生,病理学家可以给她提供一些声带问题的建议。
Blow当时就想哭,“这得花多少钱啊!”
从专科医生那里出来之后,Blow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边哭一边感叹看病太贵了。
她说:“虽然Medicare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报销了81刀还是114刀,但还是很贵。”
“我知道我不是最惨的一个,还有很多人比我更惨,他们有孩子,压力更大。”
“但我真的承受不了这么贵的费用。我真想搬到北欧或者其他什么国家。”
视频的内容引发了无数澳洲网友的共鸣,很多人还分享了自己看病贵的经历。
“我理解你。我今天去看了专科医生,4分钟的咨询花了150澳元,医生跟我讨论了X光,又让我做了CT,因为X光上可能有阴影,花了354澳元,没有Medicare报销。”
“我去找GP拿结果,5分钟只被告知预约一位女医生。99澳元5分钟。”
“7分钟拔了个牙,花了850澳元。他进来的时候甚至都没有用我的名字。”
“我有一封转诊信,需要超声波检查我的腿部是有血块还是肿瘤还是囊肿,但6个月过去了我还没去看,因为我负担不起300澳元的费用。”
“我理解你,两年前我出现了声带结节,预约/言语治疗加注射胆固醇花了将近3500澳元,我哭了好几个月。”
“鉴于我有各种癌症家族史,我必须进行全面的血液检查,确认我有没有癌症,费用是3700澳元。”
“我今天花了180澳元看神经科医生,他没有说啥,只让我进行另一次检查。”
“我的另一半需要做核磁共振,要花741澳元。”
“我花250刀看了一名妇科医生,她只是给我开了一种药,拒绝做其他的检查。”
“我去看牙医,30分钟花了750澳元。”
“需要花80澳元让全科医生把你转诊到专科医生的制度太可笑了。”
“我有三四年的时候睡眠一直有问题,花了5000多澳元看了很多医生,却被误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实际上我患的是与注意力不集中症相关的睡眠惯性(这个确诊过程也花了我很多钱)。”
“我对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过敏,进进出出医院很多次。但我负担不起做一个全面的过敏原检测,因为要花500澳元。”
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都是在吐槽澳洲看病太贵。
2023年3月发布的一项调查发现,自付费用太高导致一半以上的澳洲人减少了看全科医生的次数。
澳洲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越来越多的患者由于费用太高而推迟看病就医,尤其是15-24岁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bulk-billing的全科医生越来越少,有的医生甚至不再接受bulk-billing。
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没钱看病成为了越来越多澳洲人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