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巴与亲以抗议者齐聚悉尼大学“隔空”对峙,紧张局势一度升温!校方“无作为”遭批评(组图)
本文综编自DailyTelegraph、SMH,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每日电讯报》5月3日报道,在亲巴示威者于悉尼大学草坪上扎营之后,以色列社区呼吁该大学采取行动,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能在校园内感到安全。
另据《悉尼晨锋报》报道,在少数亲以色列的反抗议者接近悉尼大学日益壮大的亲巴营地后,现场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今天上午,约200名亲以色列的反抗议者在距离亲巴营地几百米远的地方举行和平抗议,支持自称在校园里受到恐吓和针对的犹太教教职员工和学生,并敦促校园管理层采取果断行动,为所有人营造一个安全、具包容性的学习环境。
大学的安保人员在校园抗议活动的两侧各设一条线,阻止示威者发生潜在的冲突。
一小群亲以色列抗议者走向营地,与数百名亲巴勒斯坦抗议者对峙,双方相隔约20米,中间隔着一排保安把守。
一群亲巴支持者组成了一条人链,并高呼:“以色列是一个恐怖主义国家。解放巴勒斯坦。”
在不断加剧的紧张局势中,一名男子与亲巴人群对峙,说道:“你们不代表犹太人。”
反抗议者很快散去,紧张局势得到缓解。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为了抵制最近几周占据悉尼大学四合院的“加沙声援营”,这场“安全校园游行”(March for a Safe Campus)的抗议活动被发起。
18岁的Zoe Topper声称在校园里上课时感到不安全,但她不得不忍受针对她的反犹太主义。
她说:“我只希望校园和平,我不想对上课感到害怕。”
“这种情况一直存在:有人高喊口号,有时他们会走进你的课堂——他们试图渗透到大学的一切,这对校园里的每个人都不公平。”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该行动发言人Michael Gancher指责大学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以确保学生不会因为仅在校园里“存在”而感到害怕。
“我们必须区分建设性言论和破坏性仇恨。”
“这不仅仅是为了确保现在和事后的安全,而是为了积极营造一种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毫无恐惧地茁壮成长。”
“我们需要复原力、抵抗力、自豪感,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行动。”
18岁的Lucy Klein表示,这种扎营式的活动“不好”,因为它让世界各地的犹太学生感到不安全,认为这种事情可能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如果我来到大学,却被阻止接受我作为澳洲人理应接受的教育,这绝对是不对的,也不符合澳洲的国情。”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所有的人都要团结起来,一致认为和平才是绝对必要的。”
Lucy Klein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澳洲不是这样的国家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巴勒斯坦心理学学生说,巴勒斯坦人的目的并不在于扎营。
“我们都是为了和平,而这些自称支持巴勒斯坦的非巴勒斯坦人只是因为暴力而高呼口号,这不是我们的立场,也不是澳洲的立场。”
“在校园另一边有那么多被洗脑的人在高呼仇恨,这真令人恶心。”
作为一名非犹太人,他表示自己每天在校园里都会感到害怕,并敦促立即采取行动:“大学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是时候兑现承诺,把这些人赶出校园了。”
抗议者在悉尼大学里扎营。(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组织者Hagit Ashual表示,这次集会旨在让大学为学生安全做更多工作,并采取措施打击仇恨言论。
“不仅仅是犹太人对此感到愤怒,我认为整个澳洲社会都不支持这种破坏我们土地的行为,因此这确实需要得到解决。”她说。
“我有学生(被)吐口水、不敢在大学的公共场合佩戴犹太教的大卫之星,我有学生和教职员工成为攻击目标,这不是我们希望在教育系统中看到的。”
Hagit Ashual(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悉尼大学生物学学者Sarah Aamidor也表示,过去6个月来,犹太教教职员工和学生受到了无情的对待,有些人还隐瞒了自己是犹太人的事实。
“言论自由很重要,但现在校园里发生的一切让人感觉并不和平,也不具有包容性。”
21岁的大学生Rebecca Morris声称,在这样的时刻,不同信仰间的对话尤为重要。
20岁的大学生Bella Schlessinger也认为,双方都应该致力于为教育和讨论创造安全的空间,并称这是通往和平之路。
“如果我们不断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讨论,那么我们将一事无成,冲突只会变得更糟。”
(Rayyan)
本文综编自DailyTelegraph、SMH,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