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泳天才加入澳籍:称从未考虑代表中国队 !剑指巴黎奥运会,引发网友热议...(组图)
自多年前孙杨和霍顿间的口水战以来,中国和澳大利亚游泳队之间一直有股剑拔弩张的火药味。而在马上将要到来的巴黎奥运会上,由潘展乐、覃海洋和张雨霏领衔的中国游泳队势必也会同擅长自由泳的澳大利亚队进行一番“刺刀见红”的比拼。
激烈竞争一触即发,但有一位澳大利亚的运动员,却希望能在中澳之间搭建一座能平和交流的桥梁。他就是杨旭,英文名叫William Yang,长着一副典型的中国人面孔,却代表澳大利亚参赛。
1
“我从未考虑过代表中国队比赛”
现在25岁的杨旭其实曾是我国的运动健儿,还是北京游泳队的一员。他主攻短距离自由泳和仰泳,在2017年的全国运动会上,杨旭获得了男子100仰泳的第八名,当年他只有18岁。
一位拥有无限潜力的年轻运动员,为何最终会选择代表澳大利亚队出战国际比赛呢?要知道,在巴黎周期的几届世锦赛中,中国队的表现已经不逊于甚至超过了游泳传统强国澳大利亚队,杨旭要是能代表中国队出战自由泳或是混合泳接力的话,站上领奖台的可能性只会更高。
但当记者问他为何不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时,杨旭回答:“我出生在澳大利亚,我喜欢这里。”至于中国队,他表示自己从未考虑过。
杨旭的父母都是中国人,但他出生在澳洲,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4岁那年,他随父母回到广州定居,也在那里开始了游泳生涯。在北京队崭露头角的杨旭,年纪轻轻就就在全运会上游进了决赛,然而在国内“成名需趁早”的激烈竞争环境中,杨旭并没有太得到重视。国内的体育体制一般都只会培养最顶尖的运动员,像杨旭这样有潜力但没能在18岁前就兑现的运动员,一般很难得到重视和重点培养。
于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多年的付出,杨旭选择了背井离乡,改换国籍,远赴澳大利亚继续自己热爱的游泳。没想到的是,就在几个月后的全澳锦标赛上,杨旭一战成名!
2
远赴澳洲实现梦想
澳大利亚一直是世界游泳强国,诞生过飞鱼索普、坎贝尔等传奇运动员。而且澳洲有着非常浓厚的游泳运动的氛围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尽管赛场上是中国队的劲敌,但包括孙杨在内的众多中国泳坛名将也都去过澳洲训练,并在当地教练的帮助下取得了成绩上的突破。
来到澳大利亚后的杨旭也迎来了游泳生涯上的飞跃,实力大增,在澳大利亚全国锦标赛上获得了50蝶和50仰的冠军,并成功入选了澳大利亚代表队出征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再获50蝶的金牌。杨旭在采访中也表示:要通过这次比赛获得更多经验,希望能获得奥运会的入场券,为华人争光!
在澳大利亚泳坛名宿赫尔利的指导下,杨旭开始专攻自由泳,这让他的天赋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很快,在师徒两人共同努力之下,杨旭在澳大利亚这个自由泳强国脱颖而出,获得了2022年的100米自由泳全国冠军,被寄予厚望。而在当年的布达佩斯游泳世界锦标赛上,杨旭代表的澳大利亚队最终获得了银牌,也让他站上了世界舞台的领奖台。
但就在向巅峰迈进之际,杨旭却在2023赛季遭遇了巨大挫折。他在遭遇了肩伤的同时,又被检查出椎管肿瘤压迫神经,不得不接受了手术。这对于正处于黄金运动年龄的游泳运动员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但杨旭最终凭借着运动员独有的毅力和好胜心最终战胜了伤病,重回泳池。
在今年3月进行的黄金海岸比赛中,杨旭获得了100米自由泳的第二名,参加巴黎奥运会的前景一片光明。如果届时,他能同潘展乐在泳池中一同竞技,无疑会是令中澳两国观众都大呼过瘾的场景。
3
我们喜欢哪些华裔运动员?又讨厌哪些?
像杨旭这样的运动员,为了获得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而转换国籍参加比赛,在许多地方早已屡见不鲜。更何况本就是移民国家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代表队中都会有不同肤色的运动员。但华裔运动员代表其他国家参加比赛,在我们国内仍然存有不小的争议。
有一些项目的华裔运动员,大部分观众并不反感。比如说像中国队拥有绝对统治地位的项目:乒乓球、跳水和羽毛球。许多在国内是三线、四线的运动员,去其他国家代表当地参赛。比如已经60岁了仍在代表卢森堡参赛的上海“阿姨”倪夏莲,还有像美国和加拿大的羽毛球选手,几乎“清一色”全是华裔球手。
这些“支教”当地的华裔运动员,既能帮助推广这些运动,搭建中外交流的桥梁,另一方面他们的水平也不足以撼动中国队在这些项目中的统治,因此他们在国内舆论上,大多是受到好评的。
而另一些比赛项目,中国队本身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就算没有华裔对手,也很难赢得世界冠军头衔。对于这部分华裔运动员,国人也会相对宽容,并且为有中国面孔的运动员站上世界之巅而叫好。比如NBA球星林书豪,花样滑冰世界冠军陈巍,历史上最年轻的网球大满贯冠军张德培,他们都是美籍华裔运动员,在各自领域都获得了一番成就,也在国内口碑不错。
而在国内争议性最大的华裔运动员,当属一些直接跟中国队有竞争关系的选手。最有名的两个例子,就是两位日籍华裔运动员:小山智利和张本智和。讨厌他们的人,会列举出他们在赛场上大喊大叫、态度嚣张等“不尊重对手“的行为。但归根结底,这种“厌恶“还是来自于他们与中国队的直接竞争关系,甚至还有过以弱胜强最终夺冠的经历。但其实,对于已经独孤求败太久的中国乒乓球队而言,有些“能打一打”的对手,未尝不是一件能促进这项运动推广和发展的好事。
4
我们喜欢谷爱凌,同样也应该支持杨旭
其实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各个领域越发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运动员转换国籍参赛,已算不上一件新鲜事了。不仅有华裔选手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也有曾是外籍的运动员转头来代表中国参赛的。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为中国队夺得两枚冬奥会金牌的谷爱玲了。
关于谷爱玲的光环、故事和争议实在太多,本文就不一一讨论了。这里只列出一个数据,就是2023年福布斯女运动员排行榜上,在这一年中并没有参加什么大赛的谷爱玲,仍然以2210万美元的收入(其中2200万美元是场外收入)排名第二,仅次于女子网坛世界第一的斯瓦泰克,而波兰球后的场外代言也仅有1400万美元。可以说谷爱玲选择为中国队参加奥运会的这步棋,确实是一步高招。如果她代表美国队拿到世界冠军,她的影响力和场外的代言收入可能只会有如今的十分一。
如果说像谷爱玲尚且算是血缘规划,毕竟她有一半的中国血统,那么近年来烧钱如流水的男子足球规划球员,则有一批“非血缘归化”。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原本跟中国没有一点关系,就是拿了足协的钱在中国踢上几年球,就可以入籍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粗略算来,在2019年以来的第一批规划工程上,费用总额已经接近25亿元。而花了如此血本后,中国足球队依然早早折戟2022年的世界杯预选赛。
这种规划海外运动员的例子其实各国都有,甚至连人才济济的英格兰队的主教练都曾垂涎过哈兰德。所以说,规划球员本不是问题,但涉及到具体操作,其中的门道又有不少。当足协要规划外籍球员的时候,他们能否抛开中饱私囊的想法,真正为国家队的发展去着想,这才是这一批国足规划彻底失败的原因。
5
多一些理解和赞赏,才是大国应有的心态
我们在欣喜看到中国市场对海外人才越来越有吸引力的同时,也应该对为梦想去海外拼搏的运动员报以敬意。毕竟,任何人能在自己热爱和擅长的领域做到世界顶尖,并且登上世界最高舞台,都是一件值得赞美的事情——只要他们不要忘本,记得为他们付出过的人。
在被有意挑拨的记者问及中国游泳队的禁药风波时,杨旭避而不答,而是回应我们每个人应该更专注于自己的训练水平,争取更上一层楼。从他这样的态度看来,即使杨旭在奥运赛场上成为中国队的竞争对手,也希望我们对这样认真热血的年轻人多一些理解宽容,以及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