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妇被缠足、家暴,却用一双手惊艳联合国(组图)
1996年,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联合国千里迢迢来到陕西黄土高坡,就为了给当地一位农妇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的荣誉。
她4岁缠足,一辈子没走出过这片黄沙漫天的土地,但她却被外国人称为“黄土高原上的毕加索”。
她15岁辍学,算不上有文化,但她的作品却远赴法国、美国、德国、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展出,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争先收藏。
她虽然是艺术家,但她却没过上艺术家的好日子,家里穷得连电灯都用不起,她像无数中国农村妇女一样饱受苦难和摧残。
她叫库淑兰,仅凭一把剪刀、几张纸就征服了联合国,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属于中国人创造的剪纸艺术。
● 库淑兰
“穿上红鞋,觅得好夫婿”
《诗经》中记载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最早流传于陕西咸阳市旬邑县。
1920年,库淑兰出生在旬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尽管从1912年,孙中山先生成立中华民国之际就开始废除“裹足”,但这股移风易俗的新潮并未吹向库淑兰所在的小村庄。
4岁时,母亲抓着库淑兰的小脚用泛黄的裹布一把勒到了最紧的程度,痛得年幼的库淑兰叫苦不迭。
● 图片来源:中国文化交流网
母亲虽心有不忍,但这毕竟是延续已久的习俗,她像以前娘亲安慰自己一样安慰女儿:“小脚好、小脚俏,穿上红鞋,觅得好夫婿。”
这年,父亲还给库淑兰与关镇孙家台子村农民之子孙保印订下娃娃亲。
童年时期的库淑兰家境还算殷实,能保她衣食无忧。11岁那年,父母把她送到三原县的姑姑家,去县上办的新式学堂念书,希望她能学点知识。
在学堂上学的日子,是库淑兰一生中为数不多富足而自由的时光。
少女时期的库淑兰身穿蓝阴丹士林布做的学生短袍,挎着绣花帆布书包去上学。她天资聪颖,识字比同学识得快,唱歌也唱得比同学响亮动听。
● 图片来源:《金粉世家》
放学后,库淑兰常去学校不远处的城隍庙,庙里和蔼端庄的神明佛像、古色古香的佛龛、图案秀丽的锦帷和壁画上生动感人的故事,让库淑兰如获至宝,庙里的布景也为库淑兰日后剪纸打下了一定的审美基础。
上学第4年,由于订下娃娃亲的婆家再三上门催婚,库淑兰无奈中断学业,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回家跟着母亲学做女红,为自己置办嫁妆。
“一树梨花靠粉墙,娘到绣房教贤良。一学针线毛帘绣,二学裁剪缝衣裳。”
● 图片来源:《绣花鞋》
在母亲的指教下,库淑兰掌握了剪花绣叶的针线技巧。
17岁那年,库淑兰收拾好包裹,带上了母亲给她精心绣的嫁妆,连同读过的几本书、一个砚台和一把口琴,骑上婆家牵的驴子去了另一个村庄。
多年以后,库淑兰依然记得,那天,母亲和妹妹都哭得肝肠寸断,好似此次一别即为永别。
对于婚姻,17岁的库淑兰懵懂无知,此时的她也没想到这将是她噩梦的开端。
家暴与丧子之痛
婚后的库淑兰日子并不好过,丈夫孙保印是家中长子,婆婆致力于拿首房媳妇做榜样,树立威严。婆婆张口就来的辱骂和刁难,成了库淑兰的家常便饭。
库淑兰没在规定时间内把饭做好,就会遭受孙家人的拳打脚踢。有时是公公动手,有时是婆婆殴打。但动手最多的,还是她的丈夫孙保印。
在孙保印眼里,妻子是一件可以随意发泄怒火的工具。
刚结婚时,孙保印打库淑兰根本不需要理由,有时候是割麦子割到库淑兰脚边,库淑兰没及时让开,孙保印起身就甩她一耳光;
从地里回来看到库淑兰晚秋千玩得兴起,上去拽下来就一顿暴打......
这些暴力还都算是“小打小闹”,最狠的一次差点要了库淑兰的命。
有一次,库淑兰在院子里晒青枣,孙保印从外面赶牛回来,她连忙去阻拦,但还是让牛吃了几个枣子。
此刻正值蝉鸣四起的酷暑,但库淑兰却背脊发凉,孙保印又要“发作”了。库淑兰吓得连连后退,孙保印预判了她要躲,上手用铁叉往她胳膊上使劲扎去。
一下就在库淑兰身上扎出两个血窟窿,鲜血狂流不止,尽管好心的村民赶来帮库淑兰把血止住,但依然留下了两道蜈蚣似的疤痕跟了她一辈子。
老一辈人素有“打倒的婆娘,揉到的面”观念,库淑兰就在这无尽的暴力中接连生下13个孩子,倘若生下儿子,孙保印心情好,打骂也就少了。
● 图片来源:《寻找库淑兰》
而当库淑兰生下女儿时,便是另一种嘴脸,孙保印会把她吊在树上用棍子抽,边抽边骂“赔钱货”。
从库淑兰为作品《白菜叶叶铺地黄》所写的歌谣中,也能窥见她提心吊胆的生活:“棍棍打到我身上,句句骂哩我亲娘。”
经久不绝的暴力,加上10个孩子先后死于疾病和灾荒的丧子之痛,逐渐消磨了库淑兰读书和向往自由的勇气,她烧掉从娘家带来的书籍,砸烂心爱的砚台,绝口不提“读书”二字。
遍体鳞伤是库淑兰的生活常态,孤苦无依是她的婚姻底色。
她并非不想远走高飞,但裹着小脚、走不了1里路就疼痛难耐的她能逃到哪里去?
● 缠足令库淑兰无法久站,只能跪地干活
“三股子麻钱吊死去,活活寻短见。”库淑兰甚至想过用轻生的方式来逃避无穷尽的暴力。
村里人将库淑兰受的苦看在眼里,为了让她免去部分繁重的家务事,也为了帮她尽量逃于丈夫的家暴,村民们常请库淑兰到家里剪花,让她能有透气的空隙。
库淑兰手巧,剪纸技艺了得,也让村民们爱不释手,她感动于乡亲们的善意。
而在家家户户的剪纸作业中,库淑兰心灵手巧的名声也传了开来。
“黄土高原上的毕加索”
1980年,县里文化馆组织民间剪纸普查,文化馆的年轻干部文为群揣着几本装订好的册子和五颜六色的蜡光纸,骑自行车前往距离县城15公里远的王村。
经村民介绍,文为群将蜡光纸递给库淑兰。两个月后,库淑兰将一本装满了剪纸花样的册子交回给文为群,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剪贴方式令他眼前一亮。
他拿起库淑兰的一幅作品,问她为什么要把屋顶剪成三角形的样式,毕竟黄土高原上住的平房可不比江南普遍是三角形屋顶的小榭楼台。
库淑兰却反问:“三角形是什么东西?”
库淑兰对几何压根没有概念,仅凭脑海中的想象剪下以几何组成光怪陆离的图案,她的作品和毕加索笔下几何组成的怪诞画面有几分共通之处。
后来,库淑兰作品传到国外时,也因此被外国人称为是“黄土高原上的毕加索”。
文为群想去库淑兰住的地方看看,那是一个昏暗的窑洞,屋外堆满了木头和杂物,屋内却截然相反,充满色彩和生机,满墙都是库淑兰用彩色剪纸贴的各种图案。
● 库淑兰住的地方
● 库淑兰的家
此后,文为群每次去王村,都会带些彩色纸和过期报纸给库淑兰,见公家人如此看重自己,库淑兰激动不已,她说:“我剪了一辈子花,没被看重过,为了剪花,老汉没少发过脾气,现在公家送纸是看得起我。”
库淑兰沉迷剪纸经常忘了干家务事,导致孙保印很反感她剪纸,连带着看文为群这个后生不顺眼。
孙保印总是对库淑兰的剪纸嗤之以鼻,他说:“你剪那玩意儿没人要,剪来干吗?不如出去挖些药回来,还能卖些钱。”
库淑兰不管孙保印打也好、骂也罢,这纸她是非剪不可。最后,她想到一个两全的法子,白天去地里挖药材,晚上趁孙保印睡着了偷摸剪纸。
● 库淑兰和丈夫孙保印
剪花的日子里,也让库淑兰充满阴霾的生活里有了一丝的光亮。
1985年初春,黄土高原上狂风大作,库淑兰没站稳,尘埃卷着她的身子滚下了家门前足有5米深的土坑。
被村民救起后,库淑兰全身多处脱臼,她连续昏迷近40天,儿女和丈夫都以为她要不行了。
就在家人替她准备后事之际,库淑兰突然醒了过来。
更为神奇的是,她醒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找剪刀和剪纸。她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身躯,边剪纸边唱曲。
歌词大意是,她昏迷这些日子是被天上的剪花娘子召去,剪花娘子传授了她所有的剪纸秘诀,从此她库淑兰就是“剪花娘子”。
在这之后,库淑兰剪纸风格大变,不再拘泥于任何固有形式,她边剪边唱,剪心中所想,唱心中所向,她为中国剪纸增添了彩色拼贴这一新种类。
库淑兰剪下的线条变得柔顺圆润,造型风格天马行空。她所描绘的日月星辰、绿树繁花和飞禽走兽都听从她的指令,日长明,月常圆,花长开,鸟常鸣。
库淑兰也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那幅高4米、宽2米的巨作也是这个时期完成的。
● 库淑兰的作品《剪花娘子》
库淑兰将画作命名为《剪花娘子》,为剪纸拼贴了2670片圆点和花瓣,小巧的纸片宛如镶嵌在画上的宝石般绚丽。
“剪花娘子”的形象敦厚朴实,大脸盘、高鼻梁、白肤色、大眼睛、小嘴巴,这是库淑兰想象中自己的模样。
1986年到1988年,库淑兰的剪纸先后跟随县里民间剪纸展览在西安美术家画廊和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广受好评。
随着库淑兰的名气大涨,她在家里的日子好过许多。村里的人敬重她、照顾她,生性残暴的丈夫也不再对她大打出手。村里大小民俗事物、婚丧嫁娶都请她主持。
贫瘠的土地,灿烂的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杨先让在考察民间艺人时,曾见过库淑兰一面,他至今难以忘怀步入库淑兰家中时的震撼。
库淑兰身上的衣裳破旧不堪,但她身后的窑洞却像一座宫殿般辉煌,窑洞黑暗没有灯,她就剪了太阳、月亮、星星,象征着普照大地的光明。
杨先让感叹道:“库淑兰就是民间的齐白石、民间的徐悲鸿、民间的梅兰芳。”
1996年,库淑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她是第一位获得如此殊荣的中国女性。
此后,库淑兰的代表作品也接连在法国、美国、德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当地博物馆永久珍藏。
早年间营养不良和过重的家务事透支了库淑兰的健康,晚年的库淑兰身体不好,她经常头晕胃痛,但她依然放不下剪纸。
● 库淑兰在窑洞中剪纸
库淑兰一有空就拿起剪刀,剪花时的库淑兰就像着了魔似的,忘记了一切病痛忧愁。
2004年12月19日,库淑兰因肺结核、气管炎等病情突然加重,在家中病逝,享年84岁。
库淑兰去世后,她的故乡旬邑县为她设立了专门的剪纸纪念馆。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观摩库淑兰的剪花。
库淑兰缠足多年,困于腐朽的“三寸金莲”,但“剪花娘子”的小鞋上,库淑兰还是给自己剪上了小花。
有灵性的艺术不会被历经苦难的肉体所禁锢,代表不幸的小脚上也未必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 参考资料
[1] 汉声|《剪花娘子——库淑兰》
[2] 纪录片|一梦大千世界,一剪锦簇繁花
[3] 国家地理|剪花娘子库淑兰
[4] 遇见大师|剪花娘子库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