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她狠狠教育了“坏孩子”背后的窒息家长(组图)
众所周知,隔壁的韩国人已经不生孩子了。一边是政府的“重金求子”,一边连年低迷的生育率昭示着韩国年轻人的选择。固化的社会阶层、沉重的生存压力,以及愈演愈烈的性别对立等等社会问题,共同造成了韩国的现状。
硬币的另一面是,在当下的社会中,即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养育一个孩子也变得愈发艰难。
2020年起,一部名为《最近育儿:像黄金般珍贵的我的孩子》(以下简称《我金子般的孩子》)的观察类育儿真人秀在韩国开始播出。节目中汇聚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儿童”,他们被称为“金宝”。节目组将摄像机安装到“金宝”们的家中,24小时跟拍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在他们鸡飞狗跳的生活中探究这些孩子问题的成因。被誉为“国民育儿导师”的吴恩英博士坐镇观察室,对孩子作出诊断。和一般的观察类综艺不同的是,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也会来到现场,进行实时的沟通与治疗。
《我金子般的孩子》剧照
透过节目,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千奇百怪的问题儿童,还有父母所营造的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隐患,更进一步,育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当下的社会现实。
亲子节目的新课题
这档节目近期在国内受到关注,是因为节目中的一个患有“超雄综合征”的孩子,他性情暴戾、情感淡漠,对于外界充满了敌视,日常生活里大吼大叫、踢打母亲、摔摔打打都是家常便饭,不仅肆意伤害他人,甚至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近年来医学界对于“超雄综合征”争议颇多,XYY基因对于孩子的性格影响程度,在样本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做出科学的论断。事实上。因此许多家庭在筛查出孩子的基因问题之后,很难抉择是否还要生下这个孩子。
正因如此,这期节目才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大众对于儿童的基因缺陷问题知之甚少,相较于照本宣科的科普,这档节目以纪实的视角和科学的态度,完整、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养育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将要面临的真实境况。相较于身体上的缺陷,孩子认知情绪上的问题更隐秘,也更难以治愈。
亲子类综艺作为综艺节目曾经的“流量密码”,早在十年前就在国内风靡一时。经历过兴起与衰落,从长视频发展到短视频,从明星到素人,形式变化了但内容并没有太多差别。纵观国内的亲子类综艺,大多集中在旅行类、生活类等等慢综艺,即使节目中出现过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甚至是不健康的相处模式,但引发的讨论只集中在观众之间,节目中缺乏真正专业权威的剖析与指导,也很难直面孩子的心理缺陷,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法。
对于广泛的大众而言,综艺节目是天然的传播阵地。当综艺节目在专业性与娱乐性之间达到平衡,比起单纯的科普有更大的传播范围,往往也会引起更广泛的讨论,就像我们开始通过《再见爱人》等恋综去分析亲密关系中的真实问题。亲子关系在综艺节目中的表达,也不应该止于温暖治愈的生活再现。
在《我金子般的孩子》中,呈现了大众熟知的罹患ADHD(注意力缺失过动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还有选择性缄默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鲜少为人所知的病症,甚至还有没有具体病症,仅仅是在感知上比别人更敏感的孩子。
除了先天的缺陷之外,节目中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环境与家庭关系对于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我们看到了许多偏执、专制的父母养出性格孤僻、自闭的孩子,也看到家长将自己过去的缺失投射在孩子身上。节目揭开了一个广泛的事实: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如何养育孩子。而这种无知,很可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金子般的孩子》真实再现了亲子关系与育儿的过程与坎坷,可以说为观众补上了为人父母前的重要一课。
治愈,不只是孩子
《我金子般的孩子》播到第四年,上百期的节目里,金宝们问题五花八门,成因更是各不相同。家庭和亲子问题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内在逻辑,夹杂了生理基础、权力关系与情感因素等等,常常被身处其中的人所忽略。
在当下,养育好一个孩子早已不是不只是让他吃饱穿暖、给他遮风避雨这么简单。孩子们身处的环境,生活中所面对的人与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身心成长。
从脾气暴躁大吼大叫、情感淡漠难以交流,到神经性厌食症……《我金子般的孩子》中,金宝们的异常症状触目惊心也让人心疼,而当摄影机架设到金宝们的家中,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忠实地记录下来,金宝们情绪和性格问题也被直观地展示出来。
就像节目中有严重拔毛癖的金宝,不仅遭受过校园霸凌,在家里也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即使金宝小小的脑袋上已经有了一片触目惊心的光秃秃的头皮,父亲却依然在质疑他拔头发的目的,训诫他:“不要说谎”。
再比如,父母在对待孩子时呈现出来的偏执,往往来源于他们自己在儿时的遭遇,形成了某种缺失与执念,进而投射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一位儿时经历过“放羊式教育”的母亲就有极大的分离焦虑,于是在与女儿的相处中进行报复性补偿,女儿直到6岁都没有给她断奶。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很多时候都不只是孩子自己的原因。节目中并没有笼统地给金宝们下诊断,而是从科学的角度条分缕析地分析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的方案。
在《我金子般的孩子》中,治愈金宝最重要的步骤是“沟通”。许多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无法有效交流的原因,在于不能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看待,无法真正平等地相信和聆听孩子的感受。
当金宝们走进空房间,与可爱的小象造型的智能音箱对话,许多父母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另一面。内向孤僻的金宝会坦言自己的真实感受,看起来凶狠暴戾的金宝会痛苦地说出“没有我的话妈妈会更舒心”,而许多意识到自己问题的金宝,都会不约而同地主动请求吴博士的帮助。
这样的场景常常让现场嘉宾与屏幕前的观众热泪盈眶,很多时候金宝并不是“不懂事”,而是从未被聆听过真实的想法。当金宝的内心被真正看见,有效沟通的窗口被打开,心理上的问题也有了解决的途径。
在这档节目里,“治愈一个孩子”所包含的意义远远不止去解决一个孩子的问题,小到怎么正确判断不同的心理疾病,如何与情绪失控的孩子沟通,大到怎样去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怎样去发现和面对童年的缺失与阴影,节目不仅给父母们养育孩子提供参考,也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身亲子关系的问题。即使尚没有孩子的观众,也能够在节目中找到共鸣,获得心灵上的启迪与治愈。
是儿童,也是社会
当观众跟随着《我金子般的孩子》深入去探知每一个家庭各自存在的问题,会发现其中还包含着更深层的社会现状与结构性问题。
韩国文化受儒家影响很深,其中的孝文化几乎演变成了家庭中的权力等级——即年长者拥有绝对的权威,在节目中类似的家庭层出不穷。有的金宝在做错事后条件反射地下跪磕头道歉,甚至扇自己耳光表示自责,换来的是严苛父母的质疑和更进一步的规训。也有金宝遭受了母亲和父亲的连番教育和惩罚,一再隐忍后情绪崩溃,闹到离家出走的地步,实际上的一切的起因只是在做家务时和姐姐吵了几句嘴。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度的严肃与规训所代表的并不只是父母的严格,更是一种过度的控制欲。面对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孩子,父母是拥有绝对权力的一方,因此错误的教育理念给孩子带来的可能是需要一生去治愈的童年。
家庭中的权力关系,与文化传统有关,同时也反映着当前的社会现状。无论是家庭还是职场中,都存在着无比严苛的论资排辈的等级思想,一定程度上也是韩国社会阶层进一步固化造成的结果。
节目中许多的家庭都对孩子的学业有着近乎偏执的严苛要求,反映了韩国加速“内卷”的社会氛围。固化的社会阶层,愈发收窄的上升通道,核心城市极大的生活压力,敦促着年轻人从小开始在学业上拼命努力。这些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韩国家庭的生活中反映出来,显得既尖锐又真实。
巨大的生存压力影响了韩国整体的生育意愿,日渐下降的生育率之下,社会对于儿童的包容度下降,也让在大环境下养育孩子变得更加艰难,几乎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与韩国的文化差异无疑带来了理解上的区隔,但这档节目依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考样本。《我金子般的孩子》引发的热烈讨论,一方面说明了大众对于育儿问题关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众对于儿童心理问题缺少科学的认知。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五成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是在校学生,引发抑郁症最重要的原因是人际关系与家庭关系。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需要关注的问题也远远不止抑郁症一种。
很显然,我们并不能笼统地与韩国面临的问题做简单类比,但这档节目的持续播出仍然为我们提供了发现问题、增加认知的可能性。正如陶行知所说,“儿童的生活,是一面社会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