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哥的私家动物园成了千万网友的白月光,中国动物园:我们也不差!(组图)
有没有想过,如果有机会让你继承一座动物园,那生活得有多幸福啊!
而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Kody Antle就用自家动物园的日常生活,向动物爱好者们炫了好大一波“富”。
Kody Antle的父亲是一名志愿兽医,他亲手设立了一家野生动物保护园「T.I.G.E.R.S.」,积极参与拯救极度濒危和珍稀物种。
Kody从小就与父亲的团队一起保护野生动物,老虎、黑猩猩都是他同住一屋的“室友”,长大后他也很自然地成为了动物园的主理人。
“人类不是动物的主人,比起管理他们,我更喜欢和他们交流玩耍,我们像朋友,像家人,在我们之间,没有物种的差别。”——Kody
其实追溯过往,我们也可以看到动保者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探索。
1906年生于印度的乔治亚当森,在非洲大草原不堪目睹狩猎的残忍,动保意识觉醒。
他设立了狮子保护区,避免盗猎者对其的伤害。但是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它们变成宠物,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在野外生存。
一代又一代的动保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展示,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不再是个梦想。
而到了现在,野生动物保护的形式变得更多样化了,除了国外有KODY家这种愿意为动物探索新生存方式的动物园,在海拔2300米青藏高原上,我们国家的西宁野生动物园用爱心结合科技,为动物建立了“生命流动站“。
西野几乎是全中国拥有最多珍稀动物的动物园,很多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雪豹、兔狲、荒漠猫、藏野驴、高原胡兀鹫、白唇鹿等等都在里面快乐蹦跶。
所以,西野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
不同于传统动物园,“西野模式”坚持以救助野生动物为核心,尽力保持每一个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
而一直关注野保领域的导演陆川也看到了西宁野生动物园,时隔20年后再次走进高原,用镜头捕捉这些珍稀的野生动物和它们“最亲密的人”——动物保护工作者们的故事。
20年前,陆川剧组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度过了120多天的拍摄生活,以求真实再现藏羚羊的悲惨遭遇和用身体抵挡猎杀的巡山队员。20年后,陆川团队花了一年时间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西野》昨天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了首映,陆川对画面和情感的克制与细腻处理,让我们看到了西宁野生动物园最鲜活、最真实,也是最动人的西野故事。
园里有位“明星队长”赵队长,他的光环可不仅仅在颜值上。
而是在他手里,曾经有无数萌物得以重生。
这只蹦蹦跳跳的小羊的名字叫“索南“,是赵队长和大家一起奶大的。
因为它的妈妈在生病后被送到园里,做检查时却已经是孕后期了,
幸好坚强的牛妈妈还是顺利诞下了小牦牛,尽管经过尽力治疗后牛妈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早产的小牦牛就是它所延续的新希望。
赵队长跟队员们按照牦牛宝宝的习性冲好奶粉,坚持每晚起夜喂它,它才渐渐从平地都无法站稳的模样,变成现在活泼,粘人的小可爱。
于是大家给它起了“索南“这个名字,这在藏语是遇见美好祝愿的意思。
除了每天都在遇见,他们也同时在面对离别。
在野外受伤的动物们,在西野得到救助和治疗后,无法回归野外的动物,西野是是它们的避风港。而经过专业评估,具有回归野外生活能力的动物,都会被重新放归野外。
稍显暴躁的荒漠猫 “黄太急”已经4岁了,按理说这么大的动物是不会留园的,但它却偏偏遭受了捕兽夹的侵害,只能在园内治疗一段时间。
它在体重上来说还有些偏瘦,但已经达到了健康放归的标准,于是园内为它定制了监测颈圈戴上,再送到郊外。
经过贴心照护的黄太急,四肢已经恢复灵活,笼子打开的一瞬间,跑出了摄像头都无法记录清晰的矫健高速。
让珍稀动物在一定监测下获得自由,不仅能持续更新动物本身的状态,还能对整个地区种群保护产生切实的作用。这种区别的其他动物园的运营方式,让西野动物园的救助性质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除了短暂留宿的荒漠猫,经过长期住院的雪豹“凌志”,从联想的雪豹行为AI识别分析系统上看到,已经适合回到放归了,大家决定今天就是它回归自然的“大日子”。
漫天的风雪固然冻人,但当铁笼子打开,凌志还是咻地一声钻进了雪地里。
突然,它回头一看,看着熟悉的大家似乎有些不舍。
直到园长大声喊道:“别等啦,今天没有羊腿了。”
凌志抖擞精神,离开了所有人的视线。虽然离别是伤感的,但西野的大家都带着笑容,因为只有野外,才是动物们真正的归宿,才是真正能让它们快乐的家。
这一幕也触动了在首映现场的未尽研究创办人周健工:“雪豹从笼子里出来的一瞬间,我既为它感到高兴,又为它感到揪心。这片领地其实属于野生动物的,是人类侵犯了他们,才造成了他们种种的麻烦,他们在自然界的生生死死是一个地球赋予它们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经历。”
这次《西野》纪录片,陆川用影像留下的是动物们被拯救的暖心画面,从20年前的虐杀到现在的放生,普罗大众的观念有了很大改变,而动保者作出的努力也逐渐取得明朗的成果,西野动物园就是最好的见证。
西野动物园能成为“生命流动站“,除了靠动保者的爱心与守护,还有赖于科技的发展。
早前,联想集团就园内合作,以“AI for All“的理念和科技实力助力“西野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围绕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科研、科普等工作,和西野一起建设了“青藏高原AI第一园”。“我父亲就是兽医,他们很多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再用了。”身处第一线的赵队长对技术的赋能是最先认知到的。
像雪豹这种高原大猫,数量珍稀又救护困难,精准观测每一只雪豹的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雪豹行为AI识别与分析系统通过联想集团的 AI分析技术,对雪豹繁育、日常监测和习性研究提供帮助,最后再显示给相关人员,方便饲养员进行培育,这个系统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第一个。“联想的AI技术能帮我清楚地了解到这只雪豹今天它的活动量多少、它的休息时间多少、呼吸变化又是如何。”
园内还配备了联想野生动物保护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整个方案包括了智能繁育系统,温湿度传感控制器;极端天气情况下的智能警报通知;还有数字化医疗系统、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的智能医疗护理。
除了园内,园外的动物也未被忽视,园区有相关数据中心,配了电子化日常检查。这样野生动物都拥有了全生命周期个体电子记录,同时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参考。
从AI赋能“西野模式”智慧升级,到以AI助力“西野模式”公众科普,联想集团AI技术为高原生灵保护工作带来的积极变化也都在西野中进行了生动的展现。
正是通过这个计划,作为记录方的导演陆川团队在拍摄中亲眼目睹小牦牛索南,雪豹凌志等等不同的动物,在AI的帮助下恢复健康重启动生,整个团队都激动万分。
AI除了在系统管理下能对不同产业达成正面影响,还能延伸出更具创造能力的辅助功能。例如在此次记录片的制作过程中,联想的AI PC也在影片的后期阶段,被制作团队运用于多种模型进行辅助创作,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让这段珍贵的影像能更快地公诸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