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罐车运输交叉污染19年前就曾被曝光!此次调查记者罕见重获尊敬(图)
本文转载自法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媒体近日揭露有油罐车业者运输后不清洗罐体就直接换装食用油,造成粮油污染,引起广泛关注。据指出,中国19年前就有媒体曝光类似案例,但因为食安领域制度建设不足,导致罐车运输交叉水污染情况卷土重来。
据中央社今天引述新京报日前披露,该报记者经长时间追踪调查发现,许多普通货运油罐车既运送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而为了节省开支,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造成食用油受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报导曝光的两个例子都是油罐车运了煤制油后,不清洗罐体就直接运装散装食用油。
关于中国的报道图片 资料照片 © Andy Wong / AP
另有陆媒表示,这种“混运”现象并非个例,而是运输行业的潜规则,散装食用油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几乎处于无监管状态。
此事近日逐渐发酵,多家中国媒体加入后续报导行列。其中澎湃新闻指出,这并非媒体第一次曝光类似案例,早在2005年,广西南国早报就曾报导“罐车清洗难防交叉污染,拉完危险化学品后又拉食品”的乱象;2015年,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也曾揭露有毒化学品运输车违规运装食用油内幕。
消息说,罐车交叉运货很常见,而正规清洗过程很复杂,首先要在槽罐注满水,再以蒸汽高温加热,借此洗掉罐内残留的部分危险化学品;排净水后,再派人钻入槽罐,使用不同种类专用清洁剂清洗不同的危险化学品。
相关人士说,由于下罐清洗容易产生危险,工人每下一次槽罐,都要办一次安全许可证,“这些车随便在外面乱洗,根本不符合要求,很容易导致交叉污染”。
南国早报多年前就提到,运输监管处于相对“真空”的状态,对槽罐车司机不合规范的洗车行为,有关规定并没有具体罚则;而对于槽罐车清洗后的检测主要是在年审时进行,平时槽罐车的清洗情况,监管单位“也并不十分清楚”。
据中央社称,中国一些油罐车在装过煤油后接着装食用油的弊端,日前被中国调查记者披露,不但引发民众哗然及官方介入调查,更让被官方打压许久的调查记者重新受到重视。有人感叹,在中国“5个调查记者顶100个市场监管局”。
新京报7月2日披露旗下调查记者韩福涛及实习记者张新惠、赫哲琳联合采访的调查报导,直指中国一些油罐车利用同一座油罐,既运送糖浆、豆油等可食用油脂,也运送煤油等化工类油脂,两者转换时毫无清洗程序。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 50% center / contain no-repeat; height: 79px; width: 81px; display: inline-flex; overflow: hidden; text-indent: -999999px; -webkit-box-flex: 0; flex: 0 0 81px;">订阅
而这些油罐车装载的食用油,是由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及汇福粮油集团所出品,两者分别为国企及民企。这两家食用油大厂经由这篇调查报导,不但成为舆论焦点,近日更成为官方调查的对象之一。
根据报导内容,上述3名记者的暗访过程,早自5月16日就已展开。对照整篇报导在7月2日披露,3人的采访过程,至少持续一个半月之久。
有文章指出,报导油罐车混装乱象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触碰的不仅是食品安全这个大众敏感神经,涉及的企业都大有来头,就包括上述2家油脂大厂、化工厂、油罐车运输业,以及地方政府的监管单位。因此,“5个调查记者顶100个市场监管局”。
文章提到,谁也想不到,中国马路上油罐车的另一个功能,是装着炒菜的食用油。但车子运完煤油,车里还残留几公斤到10几公斤的一级致癌物煤油,转换时没有清洗“无缝衔接”。这已成为中国油罐车运输业公开的秘密,原因是“卖油的厂家不怎么管,买油的公司不知情,让运输公司钻了空子”。
该报道称,在中国言论环境10多年来持续恶化下,中国媒体原本一度存在的调查记者,数量大幅下降,许多调查记者逐渐退出调查行列。一份2017年发表的报告指出,中国调查记者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趋势,传统媒体调查记者从业人数下降幅度高达58%,当时仅剩175人,如今人数更少。
本文转载自法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