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6日 15.1°C-16.7°C
澳元 : 人民币=4.7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外媒:中国开始试运行“网证”和“网号”制度,有网民担心上网权利“被剥夺 ”(组图)

2024-08-06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官方一封文件称,要实施“网证”,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网民可能未来要持证上网;此文件一出,即便在信息管理严格的中文互联网上,也引起巨大的反响,包括清华大学教授在内的学者也质疑此举监管过度。

不过,学者和大量网民的反对意见很快在中文社交媒体微博上遭删除。

该文件名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由中国公安部,以及中国政府实施网络监管的主要机构“国家网信办”两部门共同起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征求意见稿明确,意见建议反馈截止日期为8月25日,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试点版”App已在中国多个手机应用商店上线,用户已可以通过身份核验,获得一张带有“网号”的电子网络身份凭证。同时该App试点应用已涵盖10个政务APP和71个互联网APP,包括淘宝、微信和小红书。

外媒:中国开始试运行“网证”和“网号”制度,有网民担心上网权利“被剥夺 ”(组图) - 1

图像来源,Reuters

征求意见稿解释,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网号、网证可用于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服务中非明文登记、核验自然人真实身份信息。

征求意见稿说明称,基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自然人在互联网服务中依法需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时,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自愿申领并使用“网号”和“网证”进行非明文登记、核验,无需向互联网平台等提供明文个人身份信息。“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

简而言之,该文件称,通过该系统,用户只需通过政府推出的App进行身份核验,而不需要把关键的个人信息交给淘宝等互联网平台,从而可以减少互联网各平台超范围采集和留存公民的个人信息。

外媒:中国开始试运行“网证”和“网号”制度,有网民担心上网权利“被剥夺 ”(组图) - 2

图像来源,PA

反对意见:越权之嫌

对于征求意见期还未过,就已经开始试行。有微博网友称,征询意见的期限还没到就急吼吼地实行了,那还征询什么意见,与政府自己制定的《行政管理法》的法律法规都相冲突。

对于此征求意见稿持反对意见者众多,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她发帖分析称,指出了其中三个问题:缺乏“上位法”,架空“自愿原则”,越权之嫌。

劳东燕称,《办法》的核心意思是准备推行网号与网证制度,但这样的举措不仅蕴含极大的社会风险,而且完全缺乏上位法的依据。《办法》虽提到自愿原则,却未对自愿原则的实现提供基本保障,考虑到自愿原则在中国语境下易于被架空的现实,该原则同样难以为网证制度提供正当依据。她说,保护个人信息只是一种幌子,目的是让社会控制变得常规化和规范化。

“我认为,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推出网证制度缺乏正当性,明显存在越权之嫌,有必要提交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对《办法》进行合宪性审查。”劳东燕称。

对于上述“自愿原则”被架空的可能,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也提出担忧称,通常在鼓励推广之下,统一“网号”“网证”的使用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广泛。甚至,不排除实行实名制的网络平台将来直接要求用户使用“网号”“网证”登记,而不给用户选择的机会。

一篇流传颇广但已被删除的评论文章《我担心哪天我的上网证被吊销了》称,“网证”变成了一种白名单制度,即凭证才能上网,被许可后才能上网;它的危险性在于,任何人被处罚或者监管后,可能会吊销“网证”,那么是否就剥夺了个人的上网权利,而且以疫情管控为例,中国监管往往层层加码,那么这种级别的监管,终将“祸国殃民”。

外媒:中国开始试运行“网证”和“网号”制度,有网民担心上网权利“被剥夺 ”(组图) - 3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官方辩解:减少信息泄露

征求意见稿中有三点设置,似乎为了减少可能的争议:自愿原则、“最小化和必要性原则”、减少信息泄露。

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互联网平台按照自愿原则接入公共服务,用以支持用户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依法履行个人信息保护和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义务。

“最小化和必要性原则”,即公共服务平台处理个人信息不得超出为自然人提供“网号”“网证”相关服务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减少信息泄露。对于用网号网证通过验证的用户,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用户同意提供的除外。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对中国官媒称,国家推出了统一认证的机构、统一的信息存储平台,俗称eID的“网号”“网证”制度,也可以理解成每个人在互联网上也有身份证。在统一的“网证”制度下,单个平台无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能大幅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在统一的身份认证制度下,对于电信诈骗者可以全网封禁其网证,杜绝其更换平台、手机号复活的机会,有利于打击电信诈骗。

另有自媒体发文辩解称,“为社会公众统一签发‘网号’和‘网证’,实际上不是为了管理公众,而是为了治理平台。以我们现在的网络建设水平,个人的上网痕迹信息,哪怕你是匿名的,其实也被记录、可追踪,网号、网证制度不会强化既有能力。我国实行电话卡实名制已经有十一年了,我们用任何软件都需要手机号注册才能发布内容和评论,发布什么违法言论是会被查到的。我们的个人信息早已被掌握,但只要你遵纪守法,谁会去查你呢?”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