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裁掉1000名中国员工,IBM为何如此决绝?(组图)
8月26日,IBM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宣布彻底关闭中国的研发中心,计划向其他国家转移。这场不到3分钟的会议过后,1000多名中国员工迎来了裁员的命运。
和富士康转移手机产能不同的是, IBM等高科技公司向外转移,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更大,前者转移出去的是相对中低端的产能,而IBM公司关闭的研发中心更加高端。IBM关闭中国的研发中心之后,意味着1000多位高素质人才突然失业。
《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剧照
IBM之所以关闭中国的研发中心,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在中国市场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从经营和财务因素考虑,IBM需要做出新的调整。
十几年前,IBM在我国的金融、电信和能源等领域的IT系统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左右,当时工信部曾经提出”去IOE”,就是要摆脱对IBM、Oracle和EMC的依赖,实现IT信息系统的国产化替代。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本土IT企业逐渐崛起,同时,IBM自身在云计算等最新领域的竞争力不足,所以,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按照IBM去年的财报,2023年,IBM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下降了近20%。
尤其是在当前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之下,未来政府部门和国企的IT信息系统采购会越来越国产化,对于IBM而言,这意味着中国最丰厚的订单将逐渐流失。IBM在关闭中国研发中心之后表示,未来的战略重点将转向服务中国的民营企业以及部分在中国的跨国企业。这既是IBM经营方向的调整,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了IBM对未来中国市场的判断。
对于IBM而言,随着未来中国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在收入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就不得不考虑财务压力问题,关闭中国的研发中心,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就成为IBM降本增效的重要选择。
IBM的中国市场收入下降的同时,印度市场的收入却在快速上升,去年实现了15%的增长。印度在互联网科技业务上原本就有很强的实力,积累了很多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加上人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 IBM的CEO也是印度裔,所以,IBM将中国的研发中心关闭之后,印度是最有可能的目的地之一。
IBM关闭中国的研发中心,除了因为市场竞争和财务成本方面的考虑,从更高层面来看,还和当前美国跨国大公司的战略布局有关。在最近几年的地缘政治大环境之下,很多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分散投资,避免过度集中于中国,尤其是一些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更是在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围堵战略之下,缩减对中国的投资规模。
IBM并非孤例。今年5月份,市场传言微软计划将中国的几百名AI团队雇员转移到美国等其他国家,微软对此回应表示,这只是公司内部部分员工得到了国际轮岗的机会。除了微软之外,戴尔、惠普等公司也传出搬迁生产线的传闻。
《亲爱的自己》剧照
比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纷纷瘦身更值得关注的是,已经实施了45年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在到期之后屡屡延期,无法正式续签,这预示着两国之间科技合作的大门正在越来越窄,甚至有慢慢关门的风险。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后,邓小平访问美国,签订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这份协定成为中美两国科技合作的基石,从此打开了中美科技合作的大门。中美科技合作每隔5年续签一次,但是到了2023年8月,首次没有正式续签,当时将协定短期延长了6个月至今年2月,然后再度延期6个月。
到了今年8月底,《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再度到期,这份协定最终走向何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双方科技合作的未来。如果再度无法正式续签,将对中美高科技企业合作的信心形成巨大打击,尤其是那些美国高科技公司,会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份协定视为未来在华投资的风向标,以此决定将来在中国的投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吸引外资的热土,而现在开始面临分水岭式的挑战。
2000年之前,中国外商投资规模以年均20%多的速度高速增长,2000年至2010年,外商投资规模的增速开始放缓到10%左右,最近10几年,外商投资规模开始继续放缓到个位数,年均增速不到5%。而直到2023年,外商投资开始负增长。
按照商务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8%。2024年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9.1%。
当前,国内房地产投资持续负增长,带动民营投资低迷,如果外商投资也大幅下降,仅靠国有企业投资,很难支撑起中国经济的投资需求。外商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不仅于此,按照商务部的数据,“外资企业以占市场主体2%的比重,带动了约4000万人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10,贡献了我国1/6的税收,2/5的进出口。”
《我的前半生》剧照
随着去年外商投资开始负增长,我国也开始对此做出努力。2023年8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意见》从多个方面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顶层设计。
随着对外资优惠政策出台,加上中国经济自身对外资还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在部分外资流出的同时,也有一些外资还在中国积极投资。
比如德国去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投资总额创下历史新高;美国的芯片存储巨头美光公司,去年就宣布将在中国西安投资43亿元人民币;富士康的手机产能部分转移到印度后,近期又在郑州投资新能源等业务。随着部分外资不可避免地向外转移,中国经济亟需看到更多这样的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