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为啥网上那么多有钱人了,女网友花2488,当了一天假名媛(组图)
朋友圈里,精致生活照刷屏,豪宅、跑车、奢侈品,仿佛触手可及。
点开评论,清一色“羡慕、嫉妒、恨”。
别急着酸,真相可能颠覆你的想象。
互联网时代,包装自己成了一门生意,2488元,你就能体验一把“名媛”的瘾。
别误会,这可不是什么灰姑娘变公主的童话故事,说白了,就是花钱买照片。
专门的团队,流水线操作,从妆容、服饰到场景,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只为打造一个完美的“白富美”人设。
小书的一天“假名媛”
小书,一个普通上班族,也忍不住体验了一把。
她花了2488,当了一天“假名媛”。
什么是所谓的“假名媛”呢?简单点说,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写真定制服务,或者是人设打造。
一套流程下来,即便是再普通的女孩,也能被打造成网络上的“名媛”,也就是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刷到的白富美。
早晨,她来到一家毫不起眼的民宅,这里就是所谓的“名媛基地”。
各种“奢侈品”琳琅满目,但仔细一看,全是高仿。
这话是老板娘亲口告诉小书的,因为曾经也有真货,但是被偷了,所以就全都换成高仿了。
老板娘还告诉小书,拍照的话是看不出“奢侈品”是真的还是假的。
化妆师技艺高超,几下就把小书变成了“氛围感美女”。
穿上“名牌”裙子,拎上“鳄鱼皮”包包,小书瞬间自信满满。
接下来,就是各种摆拍。
米其林餐厅、无边泳池、高尔夫球场、豪华酒店套房,一天之内,小书打卡了所有“名媛”必备场景。
但是,现实远没有照片中光鲜。
蹲在狭小厕所里换衣服。
端着冷掉的饭菜找角度拍照
被保安误认为“不良职业者”盘问,小书的“名媛体验”充满了尴尬和心酸。
因为拍照的人太多了,小书和另外几个女孩子只能等上一个人拿房卡下来,她们才能拿着房卡上去。
小书说,其实挺尴尬的,因为她们穿着靓丽的礼服,却在电梯口一个接一个排队等着。
而其他穿着朴素的客人,早已拿着房卡上去了,明晃晃的落差感扑涌而来。
更讽刺的是,酒店房间里的“生日礼物”,包装精美,打开却空无一物,就像这场“名媛梦”一样,虚无缥缈。
一天结束后,小书回到现实,但“名媛”的生活却在她心里留下了痕迹。
她开始买各种以前不舍得买的衣服,做昂贵的化妆品,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留住那虚幻的“精致”。
小书的经历,只是冰山一角。
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目光中,焦虑、攀比、虚荣,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让人迷失自我。
为了打造完美人设,有人租豪车、住别墅、买粉丝,甚至编造虚假经历,把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
他们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着光鲜亮丽的生活动态,吸引着无数羡慕的目光。但面具背后的真相,却令人唏嘘。
信息来源:小书个人账号《没班味的樊小书》
在北京能“白嫖”生活21天?中央美术学院美女学生假扮名媛做到了
毛不易有首歌叫《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唱出了很多人对“有钱人”生活的幻想。
中央美院学生邹雅琦曾用一个大胆的实验,把这种幻想拉进了现实,还顺带撕开了上流社会一道口子,让你我都能窥探一二。
她的实验很简单,就一个问题:假装有钱,能不能不花钱在北京活得像个名媛?
说白了,就是“白嫖”。
但邹雅琦这“白嫖”可不是随便蹭吃蹭喝,她要的是“名媛”待遇。
目标直指机场VIP室、拍卖会、五星级酒店这些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这个实验其实有点像现实版《百万英镑》,只不过邹雅琦手里没有百万英镑,只有几件高仿奢侈品和一颗18块钱的假钻戒。
她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开始了一场为期21天的“名媛生存挑战”。
第一步,机场。
邹雅琦为了搞到机票,先去漫展打了三天工,换了张机票钱。
到了机场,她目标明确,直奔头等舱休息室。
工作人员看她一身“名牌”,也没多想就放行了。
邹雅琦就这样在休息室里享受了三天自助餐,还顺带打包了不少零食,妥妥地把“白嫖”发挥到了极致。
解决了吃喝,住的地方也不能马虎。
邹雅琦的解决办法是酒吧。
她去酒吧要杯免费白开水,然后往沙发上一躺,装作喝醉了。
服务员看她“非富即贵”的样子,也没多问,就这样,邹雅琦又免费蹭了好几个晚上的住宿。
后面几天,邹雅琦把“白嫖”目标锁定在了海底捞。
她知道海底捞服务好,就跑到店里说等朋友,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免费零食和饮料。
海底捞服务员看她一身“名牌”,又是独自一人,还以为是哪个富家千金闹脾气,对她嘘寒问暖,服务格外周到。
邹雅琦就这么“混”了大半个月,但她还不满足,想去更“高端”的地方试试水。
于是,她把目标锁定在了高端拍卖会预展。
拍卖会可不是谁都能进的,但邹雅琦凭借着“名媛”的伪装,又一次成功混进了会场,还吃了一肚子高档点心。
实验最后,邹雅琦挑战的是五星级酒店。
她摸清了酒店的各个角落,在泳池桑拿房洗了澡,在餐厅胡吃海喝,最后还跑到健身房的角落里睡觉。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个酒店保安真把她当成了富婆,对她献殷勤,想要求包养。
21天的时间里,邹雅琦没花一分钱,过上了“名媛”般的生活。
她把这段经历拍成了视频,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说她是“社交牛逼症”,也有人感叹“这就是现实版的《百万英镑》”。
邹雅琦的实验虽然荒诞,但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资源分配不均。
“马太效应”在这个实验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拥有“名媛”身份的邹雅琦可以轻易获得各种资源,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可能连温饱都难以解决。
这个实验也让我们看到了“身份”在资源获取中的巨大作用。
邹雅琦的“名媛”身份虽然是假的,但却为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在如今这个社会,我们究竟是更看重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还是外在的标签?
邹雅琦的“假名媛”实验,其实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的虚伪和浮躁,也让我们看到了公平的缺失。
这场“生存游戏”虽然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没有结束。
我们该如何打破这种“马太效应”,让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才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