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是什么人?辽圣宗为何会为他打开国库?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近3000年的封建历史中,不乏有弄权的宰相,这些人位极人臣,或仗着皇帝的宠信干预朝政,或利用手中的大权谋取私利。不过,除了这些让人诟病的奸臣之外,还有一些宰相清心寡欲,披肝沥胆,为国家和人民殚精竭虑,流芳后世。
在古代,有一位皇帝为了试探宰相,便在他的衣服上悄悄烧了一个洞,一年之后,这件衣服上洞居然还在,皇帝很诧异,随即又倍感欣慰。
为了表扬这位大臣,皇帝打开国库让他任意挑选宝贝。面对皇帝的隆宠,宰相没有拿金银珠宝,也没有拿金甲武器,他只是拿了几匹布。
那么,这位宰相究竟是谁,皇帝又为何非要在他的衣服上烧一个洞?
01
良臣张俭
如题,这位宰相名叫张俭,他祖籍在中原,不过他不是中原王朝的官员,他是辽国的宰相。
张俭生于宦官之家,他跟着父辈一直生活在辽国。张俭自幼聪明,勤奋好学,长大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进士,进入仕途。
在担任云州幕官时,深得百姓喜爱。为官一方,他对贪官污吏毫不手软,对百姓却体恤有加。张俭为人清廉节俭,口碑甚好。当然,此时的张俭还并没有做到位极人臣,甚至皇帝也不认识他,直到辽圣宗执政时。
由于自己两袖清风,所以张俭在朝堂上屡遭排挤,不过即便如此,他依然克勤克俭,“我行我素”。一次辽圣宗来到此地,按契丹国惯例,皇帝出游时地方官吏都需要为皇帝进献宝贝,当问及此地有何宝贝敬献时,老百姓们回答说,他们的宝贝就是幕僚张俭。
辽圣宗听后感到很奇怪,于是他非常想见见这个人。简单的交谈后,辽圣宗觉得此人不但朴实无华,而且诚恳谦卑。
辽圣宗曾做梦,梦见有4个人服侍自己,于是他高兴之余赏给几个人一些食物,其中就有一个人名字里有“俭”字,他暗自庆幸,想必张俭就是上天指派给他帮他辅佐基业之人。
仅一炷香的时间,张俭给辽圣宗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不久皇帝就封张俭为他为监察御史,平步青云直至辽国宰相。
02
皇帝在大臣衣服上做“手脚”
在其位谋其政,张俭没有辜负辽圣宗的希望,对于一些朝堂之事,在他的谏言下,都被处理得十分妥当,由于他的博学和正直无私,他甚至当起了帝师。
辽圣宗临终之时一再嘱咐辽兴宗要重用张俭,凡事都可与之商量,因此辽兴宗对这位两朝老宰相一直敬重有加。
张俭尤如其名,他的克勤克俭是出了名的,辽兴宗也早有耳闻,非但如此,张俭还经常苦口婆心要辽兴宗注意勤俭节约,要体恤民情,了解民意。作为一朝皇帝,经常被宰相耳提面命,皇帝有时候也心有不悦。
有一次,辽兴宗突发奇想,想试探一下张俭到底是不是真的节俭,还是一直都是装出来的,因为在他看来,当时辽国非常强大,根本不存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何况张俭他还是一国宰相。只是辽兴宗想出的这个办法却让人很意外。
有一年冬天,辽兴宗正在朝堂上休息,张俭有事上奏。辽兴宗看到张俭穿的是一件旧袍子,而且每次他穿的几乎都是这一件。辽兴宗索性让人悄悄在张俭的衣服上烧了一个洞,当然,张俭并没有察觉此事。
时光荏苒,一年过去了,当辽兴宗再见张俭时,他仍旧穿着那件旧袍子,更让他吃惊的是,烧的洞居然还在。很显然,张俭十分珍惜这件衣服。
原来张俭的勤俭节约并非虚言。辽兴宗来了兴致,就问张俭这是为什么?而老宰相的回答,更是让辽兴宗无地自容。
03
一开始,辽兴宗认为张俭是在暗讽自己,所以就直接问张俭,现在国家富裕,百姓安居乐业,你堂堂一个宰相出入门庭就穿这么一件旧袍子,不觉得寒碜吗?
张俭对辽兴宗说:“这件袍子我已经穿了三十多年了,只要还能穿,我就不会丢。”
虽然只这一句,但已经深深打动了辽兴宗。
而后,张俭又对辽兴宗进行了一番教育和疏导。皇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眼前这位秉持克己奉公、廉洁亲民的老臣瞬间高大起来。张俭不是在作秀,更没有讨谁的欢心。
辽兴宗很羞愧,更觉得自己在帝王的位子上没有起到表率作用,自己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而且经常有浪费行为。为了褒奖也为了昭示朝堂上其他官宦,他决定打开国库,让老宰相自己挑选奖励。
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国宝,张俭并没有眼馋,但皇恩浩荡也不容怠慢,为了让辽兴宗有个台阶下,张俭最后只拿了三四匹布,他笑着对辽兴宗说,那几匹布正好可以做两件新衣。随后君臣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张俭为官清廉公正,做人没有贪得无厌,在百姓心中,张俭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宝。辽兴宗和张俭虽为君臣,不过两人却互相成就了彼此。张俭这样的好官当然配得上皇帝的嘉许和百姓的拥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