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战死钓鱼城 对世界格局影响
1972年的美国科学展会上,洛伦茨发表了自己的“混沌理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蝴蝶效应”。他认为,不论是什么,任何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接下来一系列的逐渐放大的改变,最终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许多在一开始看上去毫不相干的微小事件,也有可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改变。就比如发生在八百年前的"钓鱼城之战",南宋官兵的奋力抵抗,保住了钓鱼城这座小小的城市,不仅为南宋续存了二十年的生命值,甚至间接性地拯救了世界!
南宋VS蒙古:"钓鱼城之战"
公元1259年,南宋与蒙古帝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钓鱼城之战",一直从严冬打到了来年酷暑。
事件的起源追溯回公元1258年,这一年蒙古帝国向南宋发起了战争,蒙古企图灭亡整个南宋,进一步控制亚洲地区。
蒙古帝国倾尽全力,集结了三路大军,具体作战计划如下:第一路由大汗蒙哥之弟忽必烈亲自率领,自北向南攻至鄂州;第二路人马从云南出发,经过广西进入南宋与忽必烈会和;第三路则由蒙哥亲自率领,他自宁夏出发,途经四川进入南宋,最终三路大军汇集一处,直捣都城临安。
"钓鱼城之战"是蒙古大军进攻南宋领域四川时的一个小插曲,也是蒙哥汗通往统一霸业上的一颗"绊脚石"。
钓鱼城位于今日我国重庆的合川,它是一个面积不超过2.5平方公里的小城,面对着四万蒙古铁骑,钓鱼城内不管是官兵还是百姓都没有展现出丝毫的胆怯。毕竟向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地形险峻无比,钓鱼城占尽了战争优势——易守难攻。
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水流湍急,山壁陡峭。蒙军不善水战,三百多米的悬崖也让他们望而生畏,蒙哥率领的四万蒙古军,眼下想要攻下钓鱼城,必须要改变打法,不能一味地强攻。
他认为,钓鱼城因为独特的天险易守难攻,同样也因为这个原因使钓鱼城的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不紧密,如今受战争影响钓鱼城更成为了一个孤岛,所以蒙哥当即下令——围城!只要断绝钓鱼城和外界的一切联系,等到粮食被全部吃光后,就不信守城之军还有力气抵抗。
钓鱼城的守城之将名叫王坚,人如其名他是一个很懂得坚持忍耐政策的将领,他知道"围城"这种作战方式,拼的就是哪一方能够坚持到底。
此时,按兵不动才是王坚的上上策。
影响世界的一战
围城一计,在蒙哥看来似乎是势在必得,但是事态却没有按照他想象中发展,转眼间时间飞逝,冬去春来,三个月的时间已过,钓鱼城还是没有丝毫投降的意思。
蒙古军的副将提议放弃,却被蒙哥狠狠地驳回,双方已经坚持了三个月,都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如果此时退兵那么前几个月的忍耐岂不是付之于东流。
加上蒙哥始终认为像钓鱼城这样的小城,不论是战争实力还是作战水平都不能与马背上打天下的蒙古军相抗衡,自信是好的,但是不分情况的盲目自信是很危险的。关于钓鱼城蒙哥还有很多没有掌握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恰恰是作战制胜的关键,比如他不了解此时的对手王坚。
王坚在钓鱼城任职的五年内,做得最多的事便是屯粮积草,其次是加固城防。他是一个懂得未雨绸缪的人,所以根本不怕眼下蒙古的围城策略,钓鱼城内囤积的粮草具体有多少无从得知,至少把蒙哥率领的精锐部队耗死是没问题的。
现下已到了五月,重庆的湿热让蒙古人难以适应,这里的天气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很多人生病又未得到及时医治,因时疾死去的士兵越来越多,慢慢在军中蔓延起了瘟疫。
史书记载蒙古军在这时遇上了雨季,整整二十天没有见过太阳。钓鱼城内收到消息,立刻上报王坚,这是有人建议应该立刻攻打蒙军,但是王坚认为还不到最终出手的时刻。
即使现在蒙古军军心动摇,但是他们仍然是南宋强有力的对手,对于胜利还有极大的渴望,所以我们要先击溃蒙军的心理防线,让他们知道此战必败无疑。
这一年的农历七月,钓鱼城主动向蒙古军发起了攻击,不过他们投递的不是巨石,而是肥鱼和面饼,并且是源源不断地投递。
城下的蒙古士兵顿时傻了眼,没想到城内整日里过得有滋有味,随着食物而来的还有一封信,上面用着满是嘲笑的语气写着:我城内粮草吃上十年尚且有余,念及你们在外征战物资拮据,赏些吃食给你们尝尝!
此事一出,就连久经沙场的蒙哥都傻眼了,现如今是不能继续围城了,蒙哥下令立刻强攻拿下钓鱼城,但是此时军中的士兵大多已经没了作战的心思,为了鼓舞士气,蒙哥决定亲自登上望楼督战,还特意坐到了一个显眼的位置,以做示威之态。
按理说,暴露自己的位置在战场上是大忌,但是蒙哥认为这座望楼距离钓鱼城甚远,一般兵器和弓箭都无法到达此地。
可巧的是,王坚手上就有那不一般的兵器——投石机,这是一个用于远距离发射巨石的装置,在当时来说是最先进的武器。王坚并非有神机妙算,算到了蒙哥会出现在对面的望楼中心,投石机只是他提前就做好的战斗准备,这恐怕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吧!
只见王坚一声令下,投石机瞄准了对面望楼,蒙哥被飞石子砸死当场丧命。历史上对于蒙哥的死亡说法不一,《元史》中称他死于痢疾,也有野史记载蒙哥是战败后羞愤自杀,在这篇文章中采用的是《合川县志》中记载的说法。
对于蒙古帝国来说"钓鱼城之战",还不仅仅是战败失利那么简单,更为致命的是他们的大汗蒙哥竟然意外地战死于此役当中。
杜甫曾有诗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句诗表明了率先解决主要矛盾的重要性,蒙古帝国一下子突然失去了大汗,大批的兵丁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尴尬境地,先前分散出去的两批部队得到消息后都失去了作战信心,蒙古宣布撤军。
蒙哥突然离世致使大汗之位空悬,忽必烈此时距离临安只有一步之遥,但也顾不得夺取都城,他此刻只想回蒙古继承大汗之位。
一场钓鱼城之战让南宋得到了喘息机会,宋理宗赞扬王坚:"婴城固守,百战弥厉,节义为蜀列城之冠。"
回到蒙古的忽必烈,立即与胞弟阿里不哥进行残酷的权力争斗,这一斗又赔上了许多年,并且让蒙古帝国失去了扩张的最好时机,内斗引起内耗,先前西征时攻占的伊朗、伊拉克以及阿拉伯半岛等地区的驻军撤退,蒙哥制定的作战计划纷纷流产。
欧洲等国家趁此机会复国,世界局势因为一场小小的"钓鱼城之战"发生改变,如果没有王坚的从容应对和拯救措施,蒙古恐怕会侵吞欧洲、亚洲以及部分非洲。
因此"钓鱼城之战"也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战。
战争复盘
南宋在许多人心中的形象是一个羸弱的朝代,重文轻武,朝廷昏庸;钓鱼城是座看似微不足道、不堪一击的小城,谁又能想到世界局势的走向会因此发生转变呢?
从这场颇具戏剧色彩的战争中,一切都发生得太过凑巧,很多人评价这是一场偶然性的胜利,但其实不然。接下来我们通过对双方将领的分析,进行一场战争复盘。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王坚和蒙哥在作战初期,表面上占据上风的是蒙哥,一方面蒙军骁勇善战,捷报连连,另一方面围城战略也称得上是因地制宜出奇制胜。
但是实际上我们发现战争的主动权却一直掌握在王坚手中,不光是因为合川占据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更是因为王坚是一个准备充分的将领,提早屯粮、加固御敌城防、更新战争武器……
一开始有不少人反对蒙哥进攻南宋的提议,因为南方的地形和气候,与北方大大不同,贸然进攻只会让蒙古士兵感到水土不服。
并且南宋人口稠密,聚集在城镇周围生活,蒙古大多是骑兵,没有空旷的场地是施展不开骑兵的威力的,面对南宋这样的情况,蒙古军应该提前预备大量的火药和投石机,但是这些因为事出紧急都没有来得及预备。
这些桩桩件件都是来源于素日的积累,所以王坚比蒙哥更能抓住战争中的机遇。
沉没成本与及时止损。
蒙哥失败的关键原因还有一个是他不懂得及时止损,在经济学中常常会引用"沉没成本"的概念,即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等。
当一件事的沉没成本越高人们就越舍不得放手,背后付出的东西不可挽回,却依然追加成本,因为人们本质上对于损失这件事更加难以接受,所以宁可将损失作为投资未来的可能,也不肯承认当下我们已经失去太多了。
蒙哥就是陷入了沉没成本的谬误当中,早在三个月的付出看不到回报时就应该放手,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肯认清事实,这种不理智最终吞噬掉了一切。
虽说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但是从当下的生活来看,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依旧是在哪里跌倒还在哪里趴着。钓鱼城之战,是我国历史上非常传奇的战争,希望大家都能从其中得到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