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烟火霓虹:香港电影总有好故事
最近几部热门港片大家看了吗?
拳拳到肉的《九龙城寨之围城》,是接近大家记忆中的热血刺激港式爽片,导演正是刚在金像奖凭《命案》拿下最佳导演的郑保瑞;
《白日之下》《年少日记》,是现实题材港片,同样口碑大爆,在豆瓣评分分别是8分和8.4分。
《白日之下》说的是社会福利机构的虐待事件,《年少日记》说的是青少年的自杀现象,这让人恍然发觉,难道港片已变天?
这样的判断之下暗藏的其实是对港片的误读。
没错,表面上看香港电影就是刀枪棍棒+俊男靓女,是一派莺歌燕舞的热闹。
但实际上,那些不过是港片的一种伪装。
现实题材影片,一直是金像奖最爱
前段时间的金像奖上,出现了很多人意难平的一幕:《毒舌律师》战胜了《白日之下》,夺得了最佳影片。
再加上林保怡败给梁朝伟的《金手指》,痛失金像影帝,于是很多人在说,金像奖还是太古板了,小成本的现实题材电影在这个工业体系内,越来越难获得认可。
《金手指》
这样的评论有一定的道理。
毕竟《毒舌律师》之所以获得这么大的认可,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打破了香港电影票房记录,对于一个低迷的市场而言,需要更多这样的影片提振士气。
这样说也没错,但也有点片面,《毒舌律师》本身也是在用爽片的包装反映着香港社会的现实问题的。
《毒舌律师》
单说金像奖本身,它对现实题材影片的肯定,也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金像奖最初颁奖的那些年,最佳影片给的大多都是小成本电影。
它们也都是现实题材。
比如第一届的最佳电影给的是方育平的《父子情》。就是一部讲述中国式父子关系的“小品”,它把目光瞄向的是香港的平民社会,是香港写实电影的代表作。
它的票房只有一百多万,非但没有引起什么观影热潮,甚至连引起的讨论都不多,比《白日之下》水花小多了。
而其后的几届也大多如此。
比如第二届最佳影片给了许鞍华的《投奔怒海》,第三届的最佳影片给了方育平的《半边人》,第四届的最佳影片给了严浩的《似水流年》……再往后,张婉婷的《非法移民》、方育平的《美国心》,这些小成本的,现实题材的作品都拿到了最佳导演的肯定。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金像奖的创办,本就是为了对这些质量优异的,但在市场上没什么影响的现实题材影片的肯定。
这和新浪潮的崛起分不开。
70年代末,有一批国外留学的电影人回到香港,比如徐克、许鞍华、谭家明,他们先是在电视台打磨了几年,而一经转向大银幕,便开启了我们所说的香港导演新浪潮。
这些电影与当时流行的拳头(功夫片)加枕头(风月片)不同。
它们虽然依旧遵循着类型片的框架,比如动作片、恐怖片,但实际上讲述的,却是切切实实的香港社会问题。
比如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就和《年少日记》一样,说的是香港的学生问题。
电影来源于一则社会新闻,而这则新闻开头就被和盘托出,广播里,一个声音念道:“今天下午,香港仔小学发现两名十三岁学生尸体,据说这两名学生可能是一时贪玩……”
在这些电影的影响下,香港电影其实逐渐形成了一条现实题材的脉络。
这里有新浪潮导演的延续。
比如许鞍华,我依然记得很多年后看到那部《女人,四十》时的感动。
平实的镜头语言下,诚实地讲述了一个中年女性的内外交困,以及复杂的内心。
尤其是开头买鱼时讨价还价的精明劲儿,这种平民家庭妇女的精明与智慧,我们甚至很少在其他电影里看到。
《女人,四十》
而新浪潮导演之外,紧跟其后的,则更多。
比如尔冬升的《癫佬正传》,姜大卫的《看不见的说话》,张之亮的《笼民》等等等等,它们和《白日之下》之类的影片一样,关心身边的故事,以及最真实的底层生活。
《笼民》
可惜的是,这样平实的现实题材影片终究因为商业性不足,而逐渐被遗忘了。
时至今日,我们再谈港片,所谈到的往往是王晶吴宇森,而不是方育平严浩。
可是,这样的传统真的就此消失了吗?
现实问题,是香港电影的根
徐克、许鞍华们引起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同时又无法引发足够的票房回报的原因其实是一样的:在他们的电影里,现实观感要强于娱乐属性。
这导致票房为王的时代里,天平逐渐倾斜。
电影毕竟是面向大众的艺术,而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里,本该就是民众关心什么,电影人就会拍什么。
但民众关心的只是娱乐吗?实际上他们关心的,在感官之外,还有现实的映照。
且不说柴米油盐,单是身边发生的那些不合理的事情,又有谁不会关注?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着眼于的现实问题的目光,早已已经注入了这些电影人的骨子里。
就拿喜剧片来说吧。
第一代喜剧之王许冠文,所拍摄的对象基本都是社会上的各种问题。
比如《卖身契》。
它说的就是那个年代的《年会不能停!》,打工人累死累活给资本家卖命,万一你无法给他们创造利润,那就只能被这个体系抛弃,从高楼一跃而下。
《卖身契》
而第二代的喜剧之王周星驰呢?
表面上看,他的电影是无厘头,好笑,且不合理。
但如果你看他电影里的那些角色,以及行为,黑帮,资本家,地产商等等,其实都是来源于他对香港社会的生活体验。
就拿他最近的一部《新喜剧之王》来说吧。
故事说的是逐梦,可逐梦的外衣下,我们能看到的则是大量的底层群演的艰难,与渺茫的前途。
说白了,他是站在底层群众的位置上,替他们发声,帮他们打气。
《新喜剧之王》
而那些莺歌燕舞喊打喊杀的电影呢?
同样如此。
成龙的《警察故事》,警察陈家驹冒死抓捕大毒枭,标标准准的警匪动作片。
电影里开车穿越村庄直冲下山的场面,视觉的确够爆裂,够爽,但你留意到那半山腰的房子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棚户区的问题,老旧简陋、杂乱无章,一块木板隔开几代人还有鸡鹅鸭乱飞……与富人的居住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警察故事》
棚户区那就是照着那个年代的现实情况拍的。
所以说,现实问题,才是香港电影的根。
虽然表面上光怪陆离,而且很多奇案题材,拍着拍着就走向了声色犬马的极端,让人忽视了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但终归,这是香港电影的出发点。
褪去浮华,这才是港片的真面目
回到当下港片的话题上来。
与其说这些的港片是“新”,不如说是回归,回归去探讨那个港片最本质的问题上去了。
比如《白日之下》的失智人群问题,之前有人拍过吗?
有的,《何必有我》《癫佬正传》等电影不要太多,而且都在当年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何必有我》之《肥猫流浪记》
《年少日记》的学生问题,有人拍过吗?
早年《靓妹仔》《猫头鹰与小飞象》等都是关注学生问题的电影。
不是说当下的这些影片都说玩前辈们玩剩下的,而是在说,香港电影的现实题材脉络其实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它们从来没有断过。
可惜这些港片非但在内地,在香港的票房也不是很好。
《年少日记》
《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记》内地票房将过千万,而在香港本土,也不过是跨过了两千万,而这,已经几乎是这类影片的最高一档了。
港片圈中有这么一个观点,意思是这些拍摄香港现实题材电影的导演们往往没有商业思维,导致影片不卖座,之后也就没什么电影可拍了。
这样的看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归根结底,其实是大部分人认为,这样的故事与“我”无关。
这些不过是远方的哭声罢了。
《桃姐》
他们需要的是情绪性强的,可以引发生理性共情的故事,需要符合他们想象的电影。
就像《消失的她》或者《孤注一掷》,单看简介我们也会以为这些是现实题材电影,但问题是,它们真的讨论了现实问题了吗?
现实题材只是一件外衣,藏在其中的,不过是爽片逻辑,是情绪煽动而已。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说,不是说港片走不出去,而是没有投观众所好的电影走不出去。
这不止是港片,更是华语片所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很乐意看到港片变成现在这副模样,或者说,褪去浮华的外衣,我们会发现,这才是港片的真面目。
以往我们常说港片的尽皆过火尽皆癫,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会以为港片仅仅只有过火和癫狂。
《爆裂点》
实际上,所谓过火与癫狂只是气质而不是本质。
港片的底色其实一直都是从底层出发的,它不做那些高高在上的严肃讨论,不拍那些故弄玄虚的艺术实验,它从来都是和民众站在一起。
没有底层视角,也就没有港片的辉煌。
如今放弃了娱乐的外衣后,这样的底层关照很难引起什么样的轰动,但我们还是希望,在流量为王的当下,它还能坚持得更久一些。
毕竟,电影本该如此。
结 语:
作为看着港片长大的我,还是想多说几句,港片不只是《英雄本色》与《倩女幽魂》,它还有其他的面目。
港片这个词,如今已经严重被刻板印象化了。
值得欣喜的是,在港片这个词被普遍误解的今天,依然有人会为了港片的普及而做自己的努力。
比如腾讯视频港片季,作为拥有丰富的优质流行内容和专业媒体运营能力的平台,在打开这份片单的时候,我欣喜发现,这里的港片有着多样化。
那些著名的港片像《无间道》《潜行》当然有,但诸如《父子》《阿金》《女人,四十》等小体量的港片也囊括其中。
更重要,是这其中有大量的电影是被修复过的,这对于重新认识港片,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由此也可见平台对港片的支持。
百闻不如一见,听得再多,也不如自己亲自去看。
我相信你们在其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港片定义,以及发现不一样的,港片的美。
E蓓子福利社
这一次,
E姐和大家一起来撑港片!
我们会在今晚的头条留言中,
抽出五位走心读者,
各送出腾讯视频月卡一张,
会员可以在有效期内,
免费观看包括“港片季”中的所有电影,
无需额外购买。
那么,来说说:
你最喜欢的港片是?
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