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0.0°C-14.8°C
澳元 : 人民币=4.8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何现在开始流行往脸上贴珍珠了

3天前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壹读

(ID:yiduiread)

作者:敏敏 张艺

最近古装剧《墨雨云间》里女性角色的珍珠妆,引起了很多讨论。

剧中无论老少都实现了“珍珠自由”,头饰有珍珠元素还不算,每个人脸上也都贴着许多珍珠做点缀,眉心、脸颊、嘴角边,各色珍珠简直不要太多。有细心的网友数了数,最多的脸上贴了25颗珍珠,最少的也有8颗。

快来快来数一数,都有几颗珠。(图/《墨雨云间》)

所以,为什么她们要在脸上贴珍珠?

火爆的珍珠妆

女子往脸上贴珍珠的做法在宋朝就已经出现,并且风靡一时。

古代女性用胭脂等颜料点画面部,或用金翠珠玉、色纸等材料制成各种图案粘贴于面颊,称为“面靥”,亦称“妆靥”“笑靥”“靥饰”等。在脸上贴珍珠,顾名思义叫做珍珠妆靥。

珍珠妆,实际上是唐妆中的一种珠翠花,在宋朝时珍珠妆流行开来,一方面是因为宋代沿袭了唐、五代的遗风,也十分推崇面饰花钿的妆饰方式,另一方面是受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思想的影响,整个社会开始崇尚素雅的美,于是珍珠妆应运而生。

从宋代词人蒋捷《浪淘沙》中“听得人催佯不采,去洗珠钿”的描绘也能看出,彼时小巧玲珑的珍珠钿已经出现。

即使是宫里的娘娘们也未能“免俗”。在宋代的宫廷里,花钿是皇室嫔妃们必备的饰物,官方对其样式的规定更是“严格统一”,这时的花钿一律被制成为“珠钿”,也就是用珍珠等各种宝珠作为花钿。《故宫南熏殿旧藏历代帝后像》所画的宋朝诸位皇后,面容上就有珍珠钿样的装饰,看起来十分华美。

(图/参考资料[7])

和画上去的花钿不同,珍珠需要牢固地贴在面部,而古代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胶水,那珍珠要怎么贴才不会掉呢?

根据宋代叶廷珪的《海录碎事·百工医技》记载:“呵胶出辽中,可以羽箭,又宜妇人贴花钿,呵嘘随融,故谓之‘呵胶’”。这种呵胶出产于北地,由鱼鳔制成,是一种易融的胶质物,粘性极佳,甚至可以粘箭羽,贴个小小珍珠不在话下。

呵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只需要对其呵热气,胶就会融化。不想呵气的,也可以蘸上少量唾液将其湿润,然后轻轻粘贴在额头或其他地方。赵光远《咏手》之二中的“炉面试香添麝炷,舌头轻点贴金钿”即是对这一方式的传神描写。

贴时容易,卸也不难。《辽史拾遗》记载,卸妆时,只要用热水一敷便可揭下花钿,不仅十分方便,而且鱼鳔这种物质是一种相当天然的化妆用品,对皮肤也不会产生刺激和伤害。

那么,装饰品这么多,为什么宋代女子热衷于往脸上贴珍珠呢?

主要还是为了美。

珍珠色泽莹润温和,贴在脸部能提亮整个妆造,还能改善人们的面部比例。

眉心位置的珍珠不单单只贴一颗就完事,宋人的眉心珍珠钿大致可分为花卉形和几何形,多变的花样不仅装点了额头,从视觉上看还缩短了上庭。同时脸颊两侧长条状的珍珠还能修饰面颊宽度,类似于我们今天修容时使用的阴影,起“小脸”和“瘦脸”的效果。

(图/微博@墨雨云间官微)

而且,在脸颊贴珍珠,还能遮蔽自己的面部瑕疵。

宋朝《眼儿媚》中的“鬓边一点似飞鸦,莫把翠钿遮”一句说的就是花钿可以用来遮瑕。虽然这里没有明确说明用珍珠来遮瑕,但珍珠钿也属于花钿的一种。照此推测,女子往脸上贴饰物,都有修容之效,珍珠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时期,珍珠非常珍贵,只有上流社会的贵族使用,把珍珠贴在脸上不仅好看,还能彰显身份,普通女性则是用花草进行粘贴。

珍珠到底该怎么贴

宋朝的历代皇后像向我们展示了珍珠妆的正确打开方式,不仅包括珍珠怎么贴,贴哪里,就连贴多少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先来看贴的位置。

比较“标准”的贴法是眉心、嘴角两侧抑或是鬓角两边,对称成妆。宋朝的皇后基本上都遵循这样的“标准”贴法。

以《宋仁宗皇后像》的曹皇后为例,只见她身披翟衣绶带,头戴珠翠花冠,眉间上方贴有一珠钿,该花钿是以翡翠为基底,将珍珠镶嵌在上面,然后贴于面部;除了在眉间,在曹皇后的面颊下方,水平于唇部的位置上,两边还各贴有一枚珠钿,与额上的珠钿形状、质地无二,只是尺寸稍微小了些;在曹皇后鬓角两侧处,各有一纵向排列的博鬓,每侧博鬓上各镶九枚珠钿。这种左右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端庄高雅。

宋仁宗皇后像。(图/参考资料[7])

再来看贴的数量。

徽宗政和年间就曾规定命妇首饰为花钿冠,冠有两博鬓加宝钿饰,而且对于花钿的数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一品花钗九株,宝钿数等同花数,二品花钿八株,三品花钗六株,五品花钿五株。

以宋朝为历史背景的古装剧《大宋宫词》基本还原了这种珍珠妆。宋真宗皇后刘娥眉心贴了一颗大珍珠,沿着鬓角两边分别贴了九颗小一些的珍珠,嘴角再各贴一颗珍珠,加上戴在耳部的珠排耳饰,构成一整套珍珠妆。

(图/《大宋宫词》截图)

《清平乐》的曹皇后、张贵妃、苗心禾、徽柔公主也按照这样的粘贴方式来贴。除曹皇后鬓角的珍珠数量为九颗外,其余三人鬓角的珍珠只有七颗,另外徽柔公主嘴角两侧多加了两颗。

(图/《清平乐》)

而有的电视剧没有具体的历史背景,在妆造上也采用了珍珠妆。

《墨雨云间》将背景朝代设定为一个名为“大燕”的虚构朝代,虽然也采用了宋朝的珍珠妆,但贴的位置没有严格遵循宋朝官方的要求,两鬓的珍珠位置也比较靠前,距离鬓角还有一段距离。

(图/《墨雨云间》)

《云之羽》中的女主云为杉只在眼周贴了几颗细小的珍珠,《锦绣安宁》的女主罗宜宁则是在眉心位置贴了上下两颗珍珠。

现代妆造中若想贴珍珠,精简点会更百搭。

倪妮在给杂志拍摄封面大片时,就做了珍珠妆,她的珍珠贴得比较分散,眉部、眼部、脸颊和下巴都孤零零地贴着单颗珍珠,相比之下,集中在眼周或者眼尾贴珍珠,更好驾驭一些,吴宣仪、林允、周也就都做过眼部贴珍珠妆。

如果是在特殊场合,比如秀场上,珍珠可以贴得夸张一点。

纪梵希2015年的秋冬秀上,走秀的女模特每个人脸上都贴着数颗珍珠。不过珍珠看起来比较大,贴在脸上十分明显,其设计总监解释道,这个创意名为“滴泪凝成的明珠”。古驰2018早春秀场上,模特也出现了珍珠妆。或用细小的珍珠串装饰在眉毛上,或是围绕在整脸的轮廓,算是比较另类的贴法。

如此看来,日常生活中想在脸上贴珍珠的话,还是不宜过多,点缀最佳。

[1]章楠佳,胥筝筝.从《清平乐》看宋代服饰美学[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8):84-85.

[2]李华锋.中国古代女性奇特面妆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07):93-95.

[3]田许静,郭丽.唐宋妆造中花饰特征探析[J].服饰导刊,2022,11(05):48-54.

[4]董孟雅.宋代红妆中的花钿盛饰[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35(06):67-70.

[5]纪昌兰.宋代女性妆饰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3.

[6]田天.宋代女性服饰及其文化蕴涵[D].山东:山东艺术学院,2015.

[7]吴倩.传统艺术中的花钿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0.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