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7月01日 7.8°C-11.1°C
澳元 : 人民币=4.8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进入议程 摧毁IS现曙光

2015-12-13 来源: 网易新闻中心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日,土耳其军队不顾伊拉克政府的抗议,以反恐为名,越境进入伊拉克的北部而赖着不走,欧盟和美国的选择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当前的中东乱局中,突厥人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何近期动作频频?“IS”在美欧一年多的空袭打击下,为何反而做大做强?俄罗斯的打击为何却颇为高效?近期巴黎和美国国内遭受“IS”有组织的恐怖袭击,会带来何种影响?美国会派出地面部队介入吗?为何说“IS”问题的解决曙光初现?巴沙尔政权是否会体面下台?叙利亚未来组建联合政府能否成行?就这些问题,南都专访了博联社总裁、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先生。

土耳其的算盘

最近土耳其军队以反恐为名,越境进入伊拉克且“赖着”不走。在中东目前的乱局中,土耳其动作频频,它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马晓霖:土耳其是想博大国地位,至少是地区领袖地位。埃尔多安当选总统之后,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土耳其介入巴以争端,参与斡旋伊核问题等,绽放拥抱中东的巨大热情,并呈现伊斯兰主义的一面,其风向标之一,就是与传统盟友以色列关系不仅瓦解,且极度恶化,特别是2010年“马尔马拉号事件”之后。

土耳其一直渴望加入欧盟,但被欧盟以各种表面理由拒绝,它不甘心如此一直被“挂着”。土耳其经济增长在动荡的中东地区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在埃尔多安多年的执政下,维持政教分离和世俗化进程,但将军队势力打压殆尽,埃尔多安本人的“强人”地位日益巩固,自信心也在逐步膨胀。在这个背景下,土耳其在政治上逐步回归伊斯兰主义,在文化上回归大突厥主义,在行为上体现为“南下东转”积极介入中东事务。实际上,土耳其也许有另一个目的,即想借此以退为进与欧盟讨价还价。

2011年中东和北非大动荡发生后,土耳其旗帜鲜明地支持各国反对派,想抓住阿拉伯年轻人,在阿拉伯世界推广“土耳其模式”。叙利亚危机中,土耳其态度与阿盟一致,坚决主张颠覆巴沙尔政权,扶植逊尼派穆斯林,打压什叶派,挤压伊朗的战略空间。

“IS”扩展如此迅速,一个原因就是土耳其放手放水,让欧洲及世界各地极端穆斯林借道进入叙利亚,这方面证据颇多。“IS”劫持多国人质从来没有放过,却释放过1 1名土耳其驻伊拉克领馆人员,这不是很蹊跷吗?“IS”经由土耳其走私石油获得资金,是连美国都承认的。

俄罗斯武装介入打乱了土耳其在叙利亚的战略部署。俄罗斯支持巴沙尔政权,只要是反政府武装力量,不管是“IS”,土库曼武装,还是穆兄会或自由军,俄罗斯一律打击。用土耳其媒体的话说,俄罗斯是在打击叙利亚境内的“亲人”,这就导致了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的极端事件。

南都:军队越境入伊拉克也是其战略的一部分?

马晓霖:是的。土耳其过去就多次擅自进入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它从来不把此当作是违反国际法的事情。若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独立会引发连锁反应,激起相连的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分离主义夙愿。因此,伊拉克库尔德人做大或独立是土耳其不愿意看到的。

当年库尔德工人党被视为恐怖组织后,土耳其军队以追击为由越境进入伊拉克。当时伊拉克是萨达姆当政,欧美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欧美要利用土耳其,也要使用土耳其基地,所以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况且美国干掉萨达姆后扶植起来的伊拉克什叶派政权,现在也投向伊朗甚至俄罗斯的怀抱,让美国很丢脸。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呼吁,要求欧美制止土耳其的侵略行为,自然也被无视。

土耳其进入库尔德人区域,赖着不走,是想以训练库尔德武装为名对其钳制,也想防止未来在击溃“IS”后,库尔德人趁机扩大地盘而做大,更要防止库尔德人独立。伊拉克与叙利亚接壤,随着英法德美俄相继发力空袭“IS”挤压其生存空间,土耳其军队进入伊拉克的另一个目的,也是想伺机迂回叙利亚东部,扶植它认可的反巴沙尔政权力量,夺占“IS”丢弃的地盘。简单地说,就是想提升在伊拉克的影响力和未来对叙利亚政局的操控能力。

欧美首鼠两端

南都:“IS”宣布建国也一年半左右了,为何欧美的轰炸打击迟迟不见效,“IS”的力量反而在做大做强?

马晓霖:在中东乱局的多重博弈中,各方敌友关系和利益诉求总是在不断变换。“IS”在伊拉克发展起来,然后进入叙利亚,打着反巴沙尔政权口号,得到欧美和沙特等海湾国家的资金和武器迅速壮大。当时只要是反巴沙尔政权,欧美和沙特就支持。但“IS”是由瓦哈比和萨拉菲宗派中的极端分子组成,他们暴露真面目后不仅脱离“基地”组织,残酷打压异教徒和什叶派,也滥杀无辜的穆斯林,当然也会反咬他们的战略和核心敌人欧美势力及其地区“傀儡”政权。

“IS”在伊拉克迅速崛起,半年拿下15座城池,向北威胁库尔德人核心区域,向东逼进巴格达,美国才被迫宣布发动反恐战争,开始大规模空袭。但空袭一直雷声大雨点小。近一年多来,美国声称空袭8000多次,但效果不佳,远比不上俄罗斯最近的轰炸。

南都:为什么会如此?

马晓霖:一是客观上“IS”不好对付,尤其是由“基地”老兵带领的部分力量,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二是“IS”藏兵于民,核心战士才穿所谓军装,一般武装人员往往与民众混杂,甚至把百姓当“人盾”,使空袭行动投鼠忌器。三是美国和沙特等国扶植的巴沙尔反对派,要么是“海归”,要么是过去居于权力边缘,并不掌握叙利亚全国的地理信息,无法为空袭做精准“向导”。而这些重要讯息掌握在巴沙尔政府手中。俄罗斯短期内轰炸效果要好很多,就是有叙利亚政府的支持。四是美国及其盟友的轰炸三心二意,首鼠两端,其心思更多放在如何把巴沙尔赶下台,而不是优先消灭“IS”。

过去一年多,美国轰炸的次数不少,但“IS”控制区反而扩大,兵力增多。据说“IS”已由原来1万多人增加到现在的8万多人。“IS”现在稳固地掌控叙利亚和伊拉克各40%的土地,公布了疆界和首都,有政教合一领袖,掌握石油资源并发行钞票,甚至向控制区的民众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就业和医疗等服务。所以,它对许多反美分子、激进分子,甚至挣扎在“末世情结”里的欧洲二代三代穆斯林移民,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另外,“IS”高效、迅捷的反击和报复也增加了它的所谓魅力。俄罗斯轰炸叙利亚目标,“IS”转眼就把炸弹放置在俄罗斯民航班机上,造成200多人死难的西奈惨案。法国宣布“戴高乐航母”参与轰炸,“IS”立刻在巴黎实施大规模恐怖袭击。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东,刚宣布投入2亿美元支持反恐,“IS”立即将两名日本人质以每人一亿美元的高价挂出让日本赎回,并最终撕票,报复手段又快又狠。美国近日遭受的独狼式恐怖袭击,也是“IS”唤醒其信徒所为。

南都:这些事件是否会导致美国决心派出地面部队消灭“IS”?

马晓霖:从奥巴马最近表态看并非如此。美国非常清楚“基地”的一套逻辑:袭击美国目标,打痛美国,诱使美国反恐,结果必然是轰炸或派出地面部队。美国派出地面部队作战就成为占领军、“新十字军”,成为异教徒入侵,必然会激起本地穆斯林的普遍反感,从而进一步扩大激进和恐怖组织的兵员和能量,然后导致美国陷入战争泥潭,消耗更多资源,损失更多人员,最后像罗马帝国竭血而亡。这其实就是之前本。拉登不断通过圣战宣传公开讲解的战略与战术。

奥巴马说得很清楚,9.11事件后,阿富汗战争是需要的,而伊拉克战争完全没必要。美国把“基地”最重要的敌人———萨达姆政权干掉,等于间接帮“基地”的忙,还把伊朗的力量也释放出来。

奥巴马已充分吸取了小布什的教训。这次美国国内恐怖袭击死了14个人,伤了17个,被形容为9.11事件后最重大的恐怖袭击。奥巴马面临着共和党的巨大压力,民调也显示美国60%多的人希望派兵,50%的人认为奥巴马政权太软弱,但奥巴马明确表示,不想改变在中东地区“收缩”的政策,派出地面部队进攻“IS”。奥巴马还是要通过空袭,通过有限的“特种部队”,通过扶植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温和力量来解决问题。美国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要“再平衡”中国的崛起,其国家战略丝毫没有受此次恐怖袭击的影响。

“IS”进入最后的疯狂

南都:但在推翻巴沙尔政权问题上,美国似乎仍旧犯错了。

马晓霖:2011年北非和西亚这场动荡中,沙特等国想借机扩大逊尼派势力,把伊朗和什叶派势力赶回波斯湾,为双方的新仇旧恨做个彻底了断。乱局之下,中东地区的老牌殖民宗主国法国和英国,想发挥大国作用,再次扛起干涉主义大旗。美国最初是保守和收缩的,包括干涉利比亚,美国并不真的很主动,而是躲在北约后面。

美国与叙利亚政权是有外交关系的,后来也被英法和阿盟用道义、价值观和对付伊朗的共同利益所“绑架”,不得不走上推翻巴沙尔政权之路。其实直到叙利亚内乱造成9万人死亡,美国都不想深度卷入。2013年叙利亚出现化学武器袭击事件,越过了奥巴马的底线。虽然他宣称要进行“惩戒性”的动武,但也直言不想改变叙利亚的政局走势。后来俄罗斯出面斡旋,美国借坡下驴,以叙利亚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告终,再次证明奥巴马不想重蹈覆辙。

南都:在法国和美国都发生恐怖袭击后,英法美德要集中力量打击“IS”,但“IS”与北约的成员国土耳其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此难题何解?

马晓霖:消灭“IS”,至少消灭“IS”控制的有形国土是必须的,因为二战后形成的民族国家疆界若被非国家行为主体任意割占并长期盘踞,这是对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和安全秩序的巨大挑战,美国绝不能容忍,国际社会也不能接受。在此情况下,土耳其的小利益也必须为大利益让步。在解决“IS”的问题上,欧盟和美国可以与土耳其进行某种程度的利益交换,比如在未来叙利亚的政治格局中,是不是给亲土耳其的派别更大发言权,或在未来伊拉克事务中,让土耳其拥有更大影响力,或者确保库尔德人不会独立,或欧盟以半入门的方式来奖励土耳其,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对“IS”来说,现在可能是最后的疯狂了。

南都:曙光初现了?

马晓霖:可以这么说。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也会推动伊拉克的什叶派政府更多地让利给少数的失去权力和利益的逊尼派,把“IS”在伊拉克境内控制的民心、部落武装以及原来亲萨达姆的力量,重新笼络在联合政府旗帜下。这就会把“IS”的力量从伊拉克逊尼派的地盘中挤出去,至少不再配合“IS”。这是釜底抽薪。

而最近在叙利亚问题上,联合国小组已促成政府和反政府力量第一次面对面停火谈判,接下来可能会组成联合政府并举行大选。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已进入议事日程,得到世界大国和地区国家的普遍支持。沙特不想妥协也无能为力,国内政局不稳,收入急速萎缩,也门战事骑虎难下。当然,伊朗和俄罗斯也都强调必须保留巴沙尔本人。因此,各方达成妥协,淡化处理巴沙尔前途,是能够实现和解的。

叙利亚内乱若能解决,伊拉克在国际压力下组建更具包容性的联合政府,土耳其也不再与“IS”暗度陈仓,欧美俄接下来联合打击,摧毁“IS”的根据地不再是空想。当然,彻底消灭“IS”意识形态及其追随者,那是不可能的事。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