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6日 11.7°C-14.1°C
澳元 : 人民币=4.7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揭秘现代版桃花源:小镇夜不闭户 买卖全凭自觉

2017-04-06 来源: 北青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揭秘现代版桃花源:小镇夜不闭户 买卖全凭自觉 - 1

聚龙小镇居民参加老兵服务队组织的包饺子活动

揭秘现代版桃花源:小镇夜不闭户 买卖全凭自觉 - 2

小镇信用超市的小黑板,没带钱的顾客将欠款信息写在黑板上,补交之后自己擦掉

揭秘现代版桃花源:小镇夜不闭户 买卖全凭自觉 - 3

信用超市付款、拿货、找零全凭自觉

在这个住有7000人的社区里,有两家蔬果日杂店,称重、付款、找零全凭顾客自助,多年始终钱货两清;居民凭一个电话,即敢让素未谋面的男子,替自己接送正读小学的女儿;有人丢了几次手机,都被捡到送回。还有人外出将钥匙放在邻里知晓的地方,甚至干脆不锁门。

这个位于福建惠安西部山麓的社区,名为聚龙小镇。对于外界赋予的“创立桃花源”说法,其缔造者却认为,代表小区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和与人为善等人文精神,每一项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以溯源。

“只是随着发展,这些都丢了,现在要重新捡起来。”

帮我把女儿带到厦门

2017年3月22日,福建惠安。

中雨是在北京青年报记者刚刚步入聚龙小镇园区后开始降下的。此时,记者距目的地还有1.5公里。

行走中,一辆棕色SUV从后驶至记者身旁,车窗降下,62岁的林先生转过脸:“下雨了,载你上去吧。”

等北青报记者上了车,林先生才知道,自己刚刚拉的陌生人并非小镇居民。他绕道将记者送到后,折返回自己在聚龙小镇的家中。

在住有7000人的聚龙小镇里,活跃着两个由小镇居民组成的爱心顺风车微信群,有三四百名爱心车主和数百名搭车人。每天,注有“搭车人数+起止地+时间+电话”和“空座位数+起止地+时间+电话”的一条条免费搭载的信息,不停地在群中刷新。

林先生即是爱心车主之一。

三个月前的一个周五,46岁的小镇居民林志辉像往常一样,在群里发布了将驾车前往厦门的消息。一位女士来电,希望他能帮自己将两个女儿顺便带到厦门。

接出两名女孩后,林志辉还带两个孩子吃了些许点心,然后驱车前往厦门。路上,小姐妹告诉林志辉家事,说母亲在厦门做珠宝生意。

小姐妹被平安送达,而林志辉和那位母亲至今也从没见过。

出于安全考虑,除要求顺风车主有一年以上驾龄外,顺风车群也要求群员在昵称中注明在小镇的确切住址、姓名及电话。

不会使用微信的搭车人,还可前往设在小镇的三个固定顺风车站候车。不少车主都习惯出发前,去那兜一圈,只要顺路,都会载上一程。

据顺风车发起人之一洪德换介绍,虽然起初也有搭车者将爱心顺风车误认为系收费服务而发生不悦,但一经解释,便能相互理解。

我家的钥匙你拿去

除了车载陌生人,在聚龙小镇,还有很多“怪”事。

小镇有两家销售蔬菜日杂的小超市,既无收银员也无监控,称重、付款和找零,全由顾客凭店内电子秤和收款箱自助完成。钱箱分上下两层,下层像存钱罐一般,装着很多100、50的纸钞和硬币,上层则是5个格挡,在5块写有“诚信无价”的石块下,压着不等面额的零钱。

“每月盘点一次,钱货都对得上。”超市理货员郑月琼说,这样的超市小镇共有2家。自2015年先后开设以来,除初期有小孩好奇拿钱被制止外,从没丢过钱。

钱箱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零散地写着几个带着小镇房号的数字和金额,这是赊账的顾客留下的,待还款后再自行擦去。

60岁的蒋丽琴曾在一次买姜粉时忘记带钱,便将欠款50元写上黑板。第二天,她本想让理货员见证自己还款的过程,哪知对方说:“不用看”。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超市的既有老人也有领着孩子的家长。偶有老人不会称重,则由其他顾客或管理员帮忙。不少家长,还特意指导孩子完成自助付款。

小镇品牌部经理林义勇介绍,类似这样靠信用自助交易的店面,小镇共有8家。

半年前,40多岁的小镇居民华筝(化名)在商业中心开起了一家销售土特产的自助店。因多地经商的原因,她平均每天在店里待不了两个小时。好几次匆匆离去,无人照管的店面就敞着门。

“就连我们家平时都不锁门的,有时车里放钱放包,忘了锁车门,也从来不少东西。”华筝坦言,自己这么做,除了对小镇住户的信任,还有对小镇监控、门禁系统的信心。可一旦出了小镇,她就会提高警惕——包包不能随意背,怕被偷;车内不能搁贵重财物,怕被砸;更不敢随意捎载陌生人,怕被劫。

居民傅柳惠表示,自己也常将钥匙放在邻居知晓的地方。有时家里来了客人或有人上门借东西,自己不在,就让对方自己开门。蒋丽琴也在微群看到过,有居民在雨天拜托别人:“钥匙在老地方,帮我关窗户”。

“我们都是要在一起慢慢变老的邻居,因而相互信任。”傅柳惠说。

董事长“捡”烟头

聚龙小镇并非乡镇,而是位于惠安县黄塘镇聚龙山麓一处2万亩的社区。小镇依山傍水,绿意盎然,由福建省聚龙养生发展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开工建造,至今已10年。

很多居民谈及小镇,必会提起“老板”——聚龙公司的董事长郭添法。

聚龙公司总经理郭振辉介绍,十多年前,从黄塘镇前郭村走出的郭添法,受家乡政府之邀返乡创业,与10名股东创立了聚龙养生发展公司,逐步建起了聚龙小镇。彼时,石匠出身的郭添法已执掌西藏一家建设集团,承建了布达拉宫广场等工程。

同样出生于前郭村的郭振辉,原是福建一啤酒企业的高管,继而入股聚龙并出任总经理。

“我们小时候虽很穷,但乡里乡亲很淳朴很和睦。后来走了出去,见到很多地方人情淡薄,城里人连对门邻居都不认识,所以就想创建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郭振辉说。

前郭村村支书郭志阳回忆,当年全村300多户,没有一个富的。正因如此,村里从没小偷,夜里睡觉家里也不关门。谁家盖房也不花一分钱,因为石料从山上采,村民出人力,主家只管一顿午饭就行。

黄塘镇党委书记黄忠东介绍,黄塘镇本是惠安县最穷的地方。聚龙小镇所在地,本是闲置的格口水库,周边的荒山野岭上,散落着一些村子。

10年前,正是在这片荒芜之地上,聚龙小镇破土动工。

“挑战没有人情味的都市生活圈。”“小镇没有陌生。”“在小镇,最美的风景是文明。”这是小镇相继提出的建设方向。

当蒋丽琴8年前在小镇见到这些四处张贴的标语时,她只觉得这是个噱头:“怎么可能没有陌生?怎么可能都是一家人?天方夜谭啊!”

彼时已经退休的蒋丽琴,是冲着环境才在小镇购房养老的。刚入住的首个春节,因小镇配套的超市小,又离镇里、县里远,没买到韭菜的她没吃成饺子。大年初二,聚龙公司知道了此事,大年初三,就着人买回2斤韭菜,免费送给她。

“这是我在小镇第一次被感动,觉得真好。”蒋丽琴说。

几年前,蒋丽琴摔折了左手手腕,儿女不在,她只好求助小镇物业。物业负责人和社区主任很快将她送至医院,全程陪伴治疗后,再将她送回家中。次日,该负责人还嘱咐小镇超市给蒋丽琴送去猪骨头,让她熬汤休养。

显然,在塑造“人情味”、“没有陌生”的氛围中,聚龙公司率先向小镇居民伸出了友善之手。

“要让别人做到,自己得先做到。”聚龙公司总经理郭振辉说,公司特意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培训洗脑”。

聚龙公司品牌部经理林义勇介绍,在尚无居民入住的2008年,小镇就启动人文建设。员工白天在工地干活,夜里接受人文培训。

作为聚龙公司首批职员,现为小镇物业总经理的陈小香回忆,虽然公司的理念听得大家都很向往,但最初并不懂怎么做。公司只早期有些诸如“见到陌生人要微笑问好”、“人过地净”等零散规定。随着不断摸索和归纳,最终形成了小镇《人文建设手册》,公司内部从上到下都要照此执行。

从自身做起,郭添法也不例外。

洪德换、傅柳惠等多位小镇居民表示,郭添法就住在小镇的一幢别墅里。他家的别墅总是开着门,小镇居民可随时上门饮茶。身家数十亿的他,还时常炒菜给小镇居民吃。

让很多居民称道的,是郭添法总能弯腰随时捡起别人发现不了的烟头。曾有新来的小镇居民乱丢烟头,郭添法就跟在后面捡,几天后,对方再不好意思扔了。

“我想让小镇成为一个能改变坏习惯的地方。”郭添法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

“只要真的付出,一个人就可以感染一片人。”陈小香说。而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过程中,有4位小镇居民和工作人员捡起了烟头。

自发涌动的人情味

在聚龙的带动下,人情味在小镇四处逐渐洋溢。

年近八旬的居民周奶奶,在得知物业主任蔡萍萍生产后,特意缝了个中药香囊送来,为其几个月大的婴儿预防手足口病。为了这事,老人特意背着蔡萍萍跟人打听孩子的月份。为了孩子能够喜欢,老人又靠着昏花的视力,一针一线地将香囊缝成了卡通的鱼形。

居民吴端谋曾在小镇捡到一部手机并交给保安,他因此和机主成为了朋友。蒋丽琴也曾在小镇丢过两次手机,但每次都被其他居民捡到并送还物业。她最初对小镇人文建设的怀疑,正一点点被冲走。

善意,也在陌生人间传递。

蒋丽琴曾在小镇里偶遇一名男子。对方主动说起自己正在美国读博,仅剩年逾八旬的母亲独居小镇。几天后,蒋丽琴便主动带了红枣去看望老人,并邀她参加小镇的活动。这位不会讲普通话的老人在小镇已孤寂多日,突然有那么多人跟自己聊天,开心地说,那是她讲话最多的一天。

除了用行为感染居民,聚龙公司还制定了一套针对小镇居民的《文明共约》。其中提倡,“见面主动微笑”、“邻里间相互帮助”、“礼让行人”等。在房屋销售上,也更倾向于愿意遵守文明公约,且购房自住的居民。

居民洪德换至今记得,在一次小镇周年庆时,当200多桌宴席散后,杯盘狼藉的现场被居民、义工和工作人员在20分钟内打扫得干干净净。期间,几个小孩子踮着脚摞椅子的画面,让她感动至今。

不断传递的人情与文明终成氛围。当氛围形成,一批批新居民也会不自觉地融入其中。

再后来,一系列群体和现象在居民中自发涌现——有践行关爱热心公益的爱心义工社,有劝导不文明行为的文明督导团,有免费搭载小镇居民出行的爱心顺风车,有彼此互帮互助的“我帮你”微信群,还有关怀邻居生活资助贫困学生的老兵服务队等。

3月26日,老兵服务队就组织了一场饺子宴。当天上午,在小镇文化广场上,围着两口大锅和三张桌案,四、五十名老兵及家属一起揉面、包饺子、煮饺子,好不热闹。

据老兵服务队负责人、65岁的黄先生介绍,老兵服务队由85名退伍的小镇居民自发组成,平日除了慰问孤寡老人,捡扶被台风刮倒的大树和树枝,为小镇湖水清淤之外,逢年过节,大家都会组织一定的活动,交流感情。而所有经费,都由老兵自愿捐献。

除了这样的活动,为促进邻里感情,小镇专设了一处专供居民、邻里做饭聚餐的地方——“邻里情厨房”。这样的聚会,也被居民称为“邻里宴”。

在小镇,还时常能看到居民免费领蔬菜、面粉的场面。

蒋丽琴回忆,几年前福建永安莴笋滞销,爱心义工社就你三百我五百的凑了一两万元,买回莴笋放在小镇广场向居民免费发放。

类似的事还有很多,在一份公示小镇居民物资赠送情况的展板上,写着58位小镇居民及团体的名字,所捐物资有“一吨大米”、“一车山药”、“一车春笋”、“一批圣诞玩具”等。

聚龙公司副总经理刘伟忠对此认为:“他们觉得被人帮助过,也该予以回报。”

小镇居民吕晓晋,在泉州、惠安、厦门共有4套房产,他对北青报记者感慨说:“像小镇这样的社区,是没遇见过的。”

是时候重新捡起来了

建“镇”10年,也不是没有过分歧。

多位业主证实,因小镇停车费问题,曾引发部分居民不满,也起过一些风波。

聚龙公司总经理郭振辉对此解释,早期的停车场是可随意使用的。但公司的所有行为,终究离不开市场化经济属性。因而公司试图与外界合作运营停车场,致使收费上涨,居民停车也不如曾经方便,使得部分居民不理解。后经沟通,双方达成共识,小镇也下调了收费标准。

日子久了,不少居民本能地将小镇的习惯带到了外界。

当45岁的小镇居民陈欣离开小镇,看到被人恶意拔去坐垫的共享单车,就会痛心。看到倒地、损毁的共享单车,则会扶起并报修:“这是我们自然应做的事。”

聚龙公司副总经理刘伟忠则表示,在小镇捡惯了烟头,每次在车站或机场见到烟头就会特别别扭。在一次登机时,他不禁弯腰捡起一张落在通道里的报纸——“已经习惯了。”

小镇居民林先生驾车与记者一同外出时,临时停下等待前方堵在路中与亲友道别的司机与小轿车,足足两分钟后才通过,期间未按一声喇叭。

黄塘镇党委书记黄忠东也表示,聚龙小镇已是当地的一张名片,每年都会组织镇里的村干部前来学习。

聚龙公司销售总监周水平表示,即便聚龙公司没有和居民一起营造出聚龙小镇,也定有别的团队打造出类似的人文社区,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他坦言,在人文建设上投入,也并不与企业性质相违背。

对于外界赋予聚龙小镇“创立桃花源”的赞誉,郭振辉认为,小镇倡导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与人为善和互帮互助等等,每一项都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溯源。只是随着经济发展,一些宝贵的品质被丢掉了。

“是时候重新捡起来了。”

关键词: 村民小偷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