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4日 24.5°C-26.7°C
澳元 : 人民币=4.58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从Amazon Go看国内无人零售 技术是应用中的“双刃剑”?

2017-10-2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从Amazon Go看国内无人零售 技术是应用中的“双刃剑”? - 1

亚马逊的Amazon Go便利店不但开创了无人超市之先河,且为视觉流派的物体识别方式树立了典型。综合此前外界对Amazon Go的说法,亚马逊的Amazon Go称得上是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

尽管Amazon Go尚未对外正式运营,但中国的创业者们已经相继挤入无人便利店赛道。CIC灼识咨询CEO楼自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无人零售是一种颠覆,只是要达到理想的技术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拿即走技术要求高

“Amazon Go目前仍只是向亚马逊内部员工开放,这家店就位于亚马逊西雅图总部大楼Day1的楼下,员工进出很方便。最初打算今年3月份前后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但计划延迟了。”互联网资深分析人士关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是表示。

今年5月,关健去参观了亚马逊,但Amazon Go并不属于参观的项目,也没有对外开放,所以仅在店门口看了看。他向记者这样描述见到的场景:“当时是工作日晚上8点多,店内顾客很少,熟食加工的厨房员工已经下班,顾客拿手机上的app接受门口门禁机器的扫描后走入店里,购物完出门时直接走出来不用再扫码或再使用手机。门口位置可见的货架上面大多是零食、酒类和饮料等食品,排列得比一般超市稍微宽松些。店内角落布满摄像头、传感器等,有4、5名身穿橙色羽绒服的员工负责理货。”

根据亚马逊的官方说法,“Amazon Go是技术创新的成果,在Amazon Go内,我们应用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无线射频识别、图像分析和感测融合等多种技术,原理类似汽车无人驾驶。”

据记者了解,Amazon Go的核心正是“即买即走”。按照关健的说法,“即买即走”的出发点是当顾客扫描app进入超市后,就不再和手机打交道,也不再像一般超市那样,在收银台排队扫描商品,不管是自己扫还是收银员扫。实际上这项方案最难的地方在于店内的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在人比较多的情况下仍然准确地识别每一个人拿了什么,买走了什么。亚马逊之所以推迟了正式开业时间,主要困在了“店内人数上限”问题上。

关健认为,Amazon Go的产品模式是目前已知的无人店各种方案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一个,也是需要顾客参与程度最低的。他表示,未来待技术成熟后,还是要面对复制和扩张的问题。因为从成本和收益考虑,仅仅局限于“亚马逊线下零售的高科技玩具”这一概念的话,没有太多实际意义。未来向第三方实体店复制技术方案又是一个新难点。目前看,Whole Foods给Amazon Go提供实体店复制试验田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Whole Foods店面面积太大,通常有四五千平方米,已经超出了便利店范畴,对设备成本与识别准确度的要求太高。

离大规模复制尚有距离

相较于Amazon Go的谨慎,国内无人便利店的玩家却是越来越多,而早在上海出现首家24H无人便利店时,店内就已经拥有所谓的人脸识别安全系统,但人脸识别实际上也是有难点的。

据记者此前了解,人脸识别在线下场景的应用比线上场景更为复杂。与在手机上使用,或实验室场景下的内测不同,商用的真实应用场景复杂多变,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挑战更大。比如,白天和晚上的光线不同,对采集的图像质量会有影响;因为用户体型不同,面对固定摄像头的角度和姿势各异,会进一步加大识别的难度。

楼自昂认为,目前国内兴起来的无人便利店和Amazon Go设想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别。“比如Amazon Go要实现即拿即走,从技术核心和传感器数量上都有较高的要求。Amazon Go的技术核心是计算机视觉,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货架动态识别的技术支持。目前国内包括缤果盒子等使用的是RFID技术,也就是每一个产品上面都需要一个标签。另外类似猩便利等使用的技术则是用户主动扫码,在偷盗率控制上难度较大。所以Amazon Go整体上的技术投入成本非常高。”

“国内的无人店无论是阿里的淘咖啡快闪店、苏宁体育无人店,还是缤果盒子这类微型店,都是把机器识别这个最重要的环节放在出口位置的门禁上,而非店内实时跟踪顾客。不管是用反欺诈能力不高的RFID技术,还是更原始的顾客在出口门禁机器上自助扫描商品标签,都属于比较初级的技术,严格说还不算真正意义的拿完即走的无人店。”关健向记者指出,无人便利店的这些方案还有待在实践中找到与中国超市环境相匹配的地方,比如超市收银员的劳动力成本真的已经高到无法承受了吗?”因此,巨头做无人店更多的是属于跟风,给新零售技术研发提供一个性感的场景,创业公司更多是冲着VC去的。

根据楼自昂的说法,无人便利店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技术方面,就是技术瓶颈市场上整合,没有突破。因为很多技术都是掌握在各个大企业手上,但企业与企业在技术上无法实现共享,整个行业的发展就会滞后。

目前行业内资金已经很火了,资金应该是不缺了,缺的就是高精尖的技术和算法。由于太多的资金和小型玩家入场,而他们对于无人零售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计划和成熟的技术支持,所以如果短期内大量案例失败的话,未来的资金也会成为无人零售行业新的困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初级
初级 2017-10-24 回复
鼓励大胆地试和创新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