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6日 22.9°C-22.9°C
澳元 : 人民币=4.55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2018-07-10 来源: 非非马 原文链接 评论8条

“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样的标题,如果它不是反复出现在我的朋友圈和订阅号里,我是决计不会点开的。

它号称是一篇“知乎最高赞”的帖子,可读了之后,却忍不住想要吐槽:事实性错误一堆、逻辑混乱、漏洞百出。

不可否认,“房子”这个话题在中国,牵动着大众最敏感的神经之一,今天就来借这篇文章一起说说。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
某公众号的推文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2

1

为了便于大家阅读理解,原文链接在此,大家可以先读一下。

知乎原文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15601/answer/419896928?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这篇文章的问题包括哪些?

首先,它以偏概全。将个例或者少数群体的特征,上升到全称指代。

比如这种说法:

“这一代发达国家年轻人都比什么呢?”

“那么美国人都追求什么呢?”

文中他举例的那个非洲兄弟,不幸也成了非洲人民的代表。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3

而所有的中国年轻人,都成了“房子教”的教奴。

可显然,最基本的常识是,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甚至,这已经是个社群细分的大时代。

美国人,不是都不关心房子、车子、名牌;中国人,也不是都只关心这三样。

至于非洲兄弟呢,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只关心大米玉米,以及馒头锄头:

“我知道你们觉得追求大米low,但是我并不是那种只追求大米的人,我还追求玉米、小麦、馒头。我不只大米要比别人都多,我还要玉米、小麦、馒头都比我周围的人多,这样才算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4

编撰痕迹如此严重,非洲人民这回真是被黑得不轻。

我在英国读研时,寝室隔壁就住着一位来自坦桑尼亚的非洲兄弟。他是学法律的,在和我们的谈话里,一次也没出现过大米、锄头或馒头,他关心的国际政经时事,全球性的危机与问题,恐怕一点不比所谓“发达国家的年轻人”少,事实上是比很多热衷泡酒吧,捧杯啤酒就聊一晚上天气与足球的英国本土年轻人要多得多。

以偏概全的逻辑,往往都与事实性错误形影相随。逻辑与方法论错了,在此基础上得出类似“外国的月亮就是圆”、“发达国家高级,发展中国家落后”这样的结论,也就不意外。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5

甚至,为了证明自己错误的结论,在选择事实论据时,也会选择性“失明失聪”,只摘选“片面事实”。

作者将爱房子、爱钱、爱车、爱美女,形容为特朗普一代的老富豪价值观与文化;将看贡献大过看资产,不爱房子不爱名牌,择偶时不看容貌只看是否接受过顶级教育形容为扎克伯格一代的新富豪价值观与文化。

果真如此吗?

就说作者提及的扎克伯格本尊吧。

小扎是不穿花里胡哨的名牌,可是他看似千篇一律的T恤衫,来自意大利名牌Brunello Cucinelli,一件在300~400美元。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6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7

小扎不买房子吗?他可不止一处豪宅。

根据美国CNN Money报道,小扎在帕拉奥图有一栋房产,并且,为了保护隐私,他还通过Iconiq Capital事务所,把自己这栋房子周围的房子全买了。

根据美国CNBC报道,小扎在旧金山还买了一个独栋别墅,仅装修就花了1000万美元,嗯,是美元。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8
图片来源:CNBC

根据《今日美国》报道,扎克伯格还在夏威夷买了283万平米的私人领地,内有沙滩和庄园,他还试图花钱让周边土地上的居民从他们居住了160年的房产中搬离,但这些居民把小扎给告了,最后小扎自己放弃了诉求。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9

除了以上言之凿凿的权威媒体消息,另还有传言称,小扎还在纽约最奢华的公寓之一One 57买下了89层和90层,斥资9000万美元,但这两栋房产是以一个基金名义买的,没有其它公开记录,但Forbes(福布斯)分析认为这条“传言”具有合理性。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0

且不说最后一个传言是真是假,小扎买的房产显然不少。

好吧,再来说说作者口中新一代美国科技富豪的择偶观吧,他们真不看重外貌,只关心是否受过顶级教育?

Snapchat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娶的可是维密超模米兰达·可儿,全球著名的美人,而她是顶级教育水平吗?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1

可儿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叫做John Fielder's Academy of Natural Living的机构学习营养学和心理学。据悉,这个机构是一个生物学家私人开设的培训机构,可儿当初想成为营养师,所以来这里修读课程,但她读了一段时间就去做模特了。

再说说硅谷著名的“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吧,此前分手的这位小女友安柏,也就是约翰尼·德普的前妻,是如今好莱坞著名的性感ICON,在银幕上素以美艳性感著称,根据维基百科资料显示,她高中就辍学了,最后是通过自学获得了一个学历证书(Diploma)。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2

我不会因为马斯克找了个性感、低学历的小女友就特别看不起他对女人的品味,但也绝不会因他找了个漂亮女演员就高看他的能耐和社会地位。我只想说,喜欢美女没那么低级,就代表了一种旧文化,而不喜欢美女,也并不一定多高级,就代表了一种新文化。

这些反例一一举出来,大家是不是觉得题中所说的文章,立论与论据都脆弱得不堪一击?

2

那么,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年轻人,是否已经如那位作者所言,都到了超越关注房子、车子等物质生活的阶段?

并不尽然。恐怕全球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已经“进化”到这个阶段。产能过剩的时代,物质极大丰裕的确是实现了,可资源的分配并不均衡。

有资源的竞争存在,因匮乏感、不安全感而带来的对物质的渴望就不会灭绝。更何况,还有那么多鼓吹消费主义的大小媒体在为过度物质消费的正当性煽风点火。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3

还是来举举具体的例子吧。

关于美国人买房子的问题,有位好朋友在硅谷工作,她和我说她男友的上司是麻省理工的博士(符合那位作者说的毕业于好学校、受过顶级教育的精英人士标准),其最大的爱好就是买房子。

我另一位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的好朋友Connie——哈佛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得到”讲师、一位人脉管理和社交培训的专家,和我说:

美国人有钱没钱都喜欢买下自己家的房子,只有完全没有经济收入或者极低收入的才租房。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4

至于说物质消费,美国大部分年轻人的确不会像中国一些年轻人这样,不论是否有经济实力,也要一身logo,但这不代表他们超越了对“锦衣华服”的追求。

Vogue这样的时尚杂志,《欲望都市》、《绯闻女孩》这样的美剧,在社交媒体上吸粉无数的肯豆、霉霉、国美小姐这样的网红,背后捆绑的是庞大的时尚产业、beauty经济。没那么多追逐者和消费者,何来这样的人气网红存在?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5
《欲望都市》剧照

我在所谓“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呆了九年,那么,更崇尚绅士、淑女风的英国人就已经超越了关心房产与物质生活的阶段了吗?他们与人交往时不再care一个人收入的多寡、所处的阶层,而只关心他对社会的贡献吗?

显然不是。

英国人见面最喜欢聊的话题之一,除了天气,就是:你住在哪里?这可以是一个和天气一样的闲聊式问题,也是一个可以迅速打量出对方经济阶层的解锁性问题。

住在切尔西、南肯辛顿地区的英国人,他们中不少都会有一种自豪感。我一个英国朋友,住在伦敦一个豪宅区,他说起自己住哪里时,有小心翼翼藏着的自豪感。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就看似不经意地告诉我,他父母亲,他的弟弟都住在附近,他自己是牛津毕业的,弟弟毕业于剑桥。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6

以我的观察经验,很多英国人其实很介意阶层,Upper-middle Class(中上阶级)也很注意维护自己的阶层IMAGE。

除了自己居住地的邮编(英国所有房屋都被精准地分配了邮编,有经验的英国人,一听邮编就能判断出你住在哪里),你的口音,对英语语言的使用规范,你的气质谈吐、爱好兴趣,你的衣着,都在无声地喻示:你,隶属于哪个阶层,甚至,你过去来自于哪个阶层。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7

中产阶级爱去Wholefoods, Waitrose和 M&S 超市买菜,平民阶层去Sainsbury,  Tesco超市,经济收入再低一些的,去ASDA,以及各种1镑店采购生活用品。

精英阶层买衣服,去新、旧邦德街,去Harrods, Liberty和selfridges百货。这里聚集了各种奢侈品牌,平民阶层会热衷去牛津街的ZARA、H&M等快时尚品牌,而中产阶级呢,喜欢买那些有很好的品质感、设计独特,价格介于高街品牌和奢侈品牌之间的,比如Regent st、Covern Garden就集中了相当一批这样的店铺品牌,它们很多都是英国本土品牌。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8

当然,如今快时尚品牌对各阶层的渗透力,对阶层界限的打破,其影响力不可小觑,但它通常不太可能在一个精英或者中产阶层的衣柜里占据主导。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19

在我的观察里,英国是一个阶层秩序依然清晰而分明的国家,尽管,和《长日将尽》那样的时代相比,它已然是模糊了不少。

我在五月回国前和我的两位英国朋友、英国皇家摄影协会的CEO Michael以及英国女王的摄影师之一Henry一起吃了个晚饭。席间我谈到中国社会大众对购房、尤其是学区房的焦虑,一些年轻人对占有奢侈品牌的非正常渴望,很多年轻人被一些时尚博主教育得纷纷以追求奢侈品为荣,非常“消费主义”,结果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在英国其实也一样。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20

英国人不是不care买房子这回事儿,大部分人当然都想能买下自己居住的房子,只是很多英国人的收入承担不了英国尤其是伦敦的高房价,所以一辈子只能租房子住。好在英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还算不错,只要尚未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无(不动)产者通常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太强的不安全感。

在政府福利保障体系不错的情况下,人如果没有温饱之忧,是可以有些余力去思考更为长远的事情,并为实现阶层跨越付诸实际的努力。

伦敦现任市长萨迪克·汗,就是实现阶层跨越的典型。他的父亲是一位巴基斯坦裔大巴司机,他从小是在政府福利房里长大。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21
萨迪克一家站在居住的政府廉租房外合影。

他是赶上了好时候。1980年代以前,42%的英国人住在政府福利房里。在伦敦,享受福利房的伦敦居民超过了35%。(数据来自2015年出版的《住在伦敦/Housing in London》。)

可如果没有政府的福利房呢,居无定所者能投向子女的教育资源,甚至是精力和注意力也必然会极其有限。

很不幸,现在英国的政府福利房在大幅减少,而贫困人口却在大幅增加。

英国《卫报》记者Stephen Armstrong在2017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新贫困(The New Poverty,2017)》,他援引欧盟的数据写道:


“目前,1300万英国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贫困儿童占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22

很惊人的数据了。另一个数据是,向英国慈善机构“食物银行”求助过的人,在2010是41000人,2017年已是120万人。

在基础温饱都无法满足,生存都成为问题,人恐怕首先得忙着填饱肚皮,而不是艺术、小提琴和理想。如果人整日担心自己的房东天天要涨自己的房租,自己不断得被动地搬家搬家再搬家,恐怕绝大部分正常人也都会想要拥有一处固定房产。

这是人和社会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3

接下来,咱们说说中国人的“房子情结”。

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各种畸形问题咱们此处就不讨论了,但我很能理解大家为什么都纷纷要买房子。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就是要有“宅”、要安居,如果不是房价高到自己无法承担,是买房还是租房划算,恐怕也都不会成其为一个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一二线城市的房价,相对于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实在太高太高了。所以,才有说法:一套房子,连着六个人的钱袋子——小夫妻和他们各自的父母。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23

至于说持有多套房产,从理财角度而言,在中国过去二十年间,还有比买房子更稳妥、更增值的投资路径吗?今天,除了房产投资,身边有些朋友开始买钻石、买祖母绿、红蓝宝投资,大家在积极寻找多元化的投资路径,但再早些时候,大部分钱,要么去了股市、要么去了楼市。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24

持有多套房产,和你是否拿此来炫耀,是两件事情。中国人热衷于买房,和拿持有的房产去做炫耀,没有必然的等号关系。

关于炫耀这件事儿,是炫耀粮仓里的大米,还是炫耀占有的女人,房产,名表,豪华游艇,直升飞机,在股市上的身价,本质都一样,没什么高下。爱炫耀,也不独是中国人才如此,有爱慕虚荣者,就会有爱炫耀者。

至于炫耀自己家里的古董、私藏的艺术品,和爱看歌剧、爱逛博物馆的爱好,一旦它成为了一种“炫耀”,也就并不高级了。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25

不带炫耀地谈论古董、艺术品,某个艺术展,就跟你讨论今晚的雨声真动听、红烧肉很好吃是一个心态,是出于平常心,这才叫修养。

可是啊,就像全人类现在也还没实现世界大同,我们也要允许自己不过是一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正常人,我们很难超越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也很难超越自己的人生发展阶段,也终身要和自己的各种根性、局限性包括虚荣心做“斗争”。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26

身为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终究是先要经济自立,先要努力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买房子、买车子、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和包,这没什么可羞耻的,只要不过度沉溺、无节制,且不以此为自己全部的人生追求。

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人处于温饱挣扎线,为衣食住行而忧时,客观上,很难有余力与思维带宽关注其余。而这,才是贫穷对人最大的局限,也是穷困者最大的悲哀。

在追求财务自由的道路上,如果通过买房子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这和买钻石、买基金来投资理财实现这个目标,并没什么特别的差别,也没什么可觉得羞耻的。重要的是,是否“财务自由”演变成了我们人生里的单一的、终极的追求?

在北京有十几套房子的中国留学生,却在美国遭鄙弃?有人忍不了了…(组图) - 27

最后,有房产很好,但炫耀房产很俗气。这不是“房产”的锅,是“炫耀”的锅。

讲真,我内心里真挺希望自己能多几套房子的,这会让我在目前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有更多的安全感。当然,并不是说房子越多就越有安全感。

总之,安全感不是凭空来的,经济建设、精神建设,一个都不能少。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8)
陈小馨_
陈小馨_ 2018-07-10 回复
标签化,这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人们通过标签化来对事物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共同特征进行概括,从而方便认知。
Patoie
Patoie 2018-07-10 回复
谁不喜欢有钱,谁不喜欢名下一片豪宅。只是经济能力有限,我们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求着最好的生活方式,开心最重要
啊萌Monica
啊萌Monica 2018-07-10 回复
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房子有什么错,没房子也没错,错在自己的心态。
opnicole
opnicole 2018-07-10 回复
都是跪久了站不起来的典型,而且就之前网络上的风气,说背后没有人推波助澜我是不信的。
Alan-庚
Alan-庚 2018-07-10 回复
喜欢投资买房没错,不喜欢买房,追求另一种生活也没错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