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1日 21.6°C-23.9°C
澳元 : 人民币=4.54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精英时代远去!黄峥向左,刘强东往右(图)

2018-08-10 来源: 每日人物 原文链接 评论13条

精英时代远去!黄峥向左,刘强东往右(图) - 1

谁也没有想到,出身贫寒的刘强东做的是中产阶层的生意,而身处中产的黄峥在五环外找到了梦想立足点。

有很长一段日子,投资人都不看电商项目,这就像柏林墙倒塌前的美苏争霸,人们想不出来还有谁能够打破这种格局。

电商生意看起来每条路都被堵死了,要么是大平台,要么是自建物流仓储卖货,大部分消费者都能得到满足。

然而不久前,北京亦庄传来一声叹息,刘强东怎么也想不到,京东多少次浴血厮杀,多少年背负亏损的骂名,才伺候好五环内的中产消费者。

而38岁的黄峥,在刘强东曾经最熟悉的广袤农村大地上,插满了拼多多的大旗。

1

被称为“杭外”的杭州外国语学校,在杭州是如同神一般的存在。1991年新校区建成前,它每年只招收80名学生。尽管招生人数不多,但不管寒门贵族都削尖脑袋往里钻,有钱的靠爹,没钱的拼命学。

这所学校在浙江相当特殊。新中国成立后,总理和外交部长指示,在全国成立了第一批8所外国语学校。杭外和奶茶妹妹所在的南京外国语学校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

黄峥考上杭外的那一年,正好是杭外开始面向全省招生,80人扩招到120人。12岁的黄峥参加奥数得了奖,被推荐去考杭外。他一看学校名字带着“外语”字样,以为是一所完全学外语的学校,内心还有些抗拒。后来被小学校长叫去劝说一番,最后他成了这所小学前后9年唯一考入杭外的人。

这个学校是省教育厅直属,一般的文件奈何不了它。高考在这里从来不是主旋律,保送名校和出国留学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别的学生都在做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时,杭外的学生已经开始模拟美苏内阁会议处理古巴导弹危机。别的学校都是周末补课、寒暑假补课,杭外很多学生上了五年中学都不知道补课为何物。要不是高三家长要求搞搞应试教育,杭外的学生基本是按照西方的教育理念去培养。

黄峥进入杭外走向人生快车道时,刘强东刚结束了他在宿迁中学的光阴,父母在村子里摆了三天酒席,他拿着人大的录取通知书准备北上。没出过远门的刘强东,内裤里缝着家里借的500元生活费,包里是亲戚们凑的76个茶叶蛋。这是一个典型的鲤鱼跃龙门、寒门出贵子的奋斗史。

刘强东出身贫寒,按照东哥后来的说法来推测,当时的整个宿迁几乎都穷得娶不上媳妇吃不上饭,方便面已是人间美味,好不容易吃一顿猪油拌饭,还要冲几碗油花汤喝。

一上一下,正是现实。

有人说,后天的所有努力,都是童年片段的回响。

黄峥很早就成了布尔乔亚式的人物。在杭外,课堂会放美国大片,这些片子在外面的电影院都看不到。而90年代初,他们就有了外教,有出国做home stay的机会。这让他们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早,程度也更深,“比其他同龄人要更liberal一些”。所以你也别奇怪,为什么拼多多的老板能全程用流利的英语去上海敲钟,而他的消费者可能连普通话都还分不清前后鼻音。卖的东西低廉并不代表老板不是喝咖啡的。

外界对杭外人的普遍评价是“非富即贵”,类似“年薪百万也不算混得好”的标题频繁出现在杭外家长的帖子里。别的孩子还在纠结去哪个省上大学时,杭外的孩子已经在比拼谁收到的世界名校录取通知书更多。

杭外人的机会比普通学生多了很多,但争议也很大。这种教育实验,说白了是顶着公办的牌子,干着民办的事,利用行政优势掌握了大量特权。

这种矛盾和分化直到现在也没有缓和,城市的孩子享受着越来越丰盛的优质资源,农村的孩子已经远远输在了起跑线上。

刘强东在龙镇中心小学读五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过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老师神情严肃地告诉他们,400字左右的意思是,不能左,也不能右,必须是400字。所以老师改卷也没看内容,直接把每篇文章的字数数了下,发现没人符合要求,所有人零分。

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干脆自己动手,写了篇范文,要求所有人背下来。后来一位同学发现老师的范文是401字。作为班长,刘强东不敢有丝毫懈怠,带着全班同学数了三遍,的确多了一个字。老师看了半天,淡定地掏出笔,划掉了文中一个“的”字。

这样的教育风格,是黄峥远远不能想象的。黄峥赶上了好时候,从杭外毫无意外地保送进浙大混合班,从一个富矿掉进另一个富矿。混合班是浙大竺可桢学院的前身,进去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受到各种优待。前两年不分系,学基础课程,但每个学期淘汰一批,下放到各个系里,剩下的在两年后自己选导师、进实验室。

这是输给同龄人系列的浙大版。黄峥很快获得了Melton Foundation基金会的资助,这个基金每年在国内只有5个名额,免费给获得者提供电脑和网络,提供海外当交流生的资格。

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和高度。这也是刘强东从小想着走出去原因,决心“做出海蛟龙,不做南河刀鳅”。后来,赚了钱的刘强东很快就去了美国,去了哥伦比亚大学。而这些都是黄峥在十几年前就做过的事情。

刘强东甚至把中学同学的孩子和他资助的贫困学生,接到北京过夏令营。他邀请京东的管培生去他纽约的家里做客。就像他当年站在灯火辉煌的南京金陵大厦楼下那样,对于一个没有见过电灯泡的宿迁少年,那份震撼和冲击刻骨铭心。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刘强东暗暗发誓,去大城市,娶南京媳妇。

宿迁中学90周年校庆,刘强东带着娇妻成了焦点。他用了十年,才得到北京的孩子最基础的一些东西;奋斗了二十年,才和东京人、纽约人和伦敦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

2

黄峥一出牌,就是王炸。他在学业和事业上的一帆风顺,让你甚至会怀疑,在人生这场游戏里面,黄峥是不是提前就偷偷充钱了。

20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毕业后的黄峥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微软,一个是谷歌。前者见证过去,后者代表未来,但当时这种迹象还不明显,段永平倒是看得通透,给他指了方向:去谷歌干三年。

段永平是OPPO、vivo背后的男人,被黄峥称为“人生导师”。而介绍段永平给黄峥认识的是网易丁磊。当时还在念大四的黄峥刚下课,一个自称是丁磊的胖子,通过MSN添加他,称自己正在研究一个技术问题。

当时的黄峥已经小有名气,丁磊找上门来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互联网的早期崇尚分享、平等、自由,丁磊还找《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李学凌去三里屯喝过酒,雷军、马化腾这些人都常年在论坛里灌水。而当时的网易遭到美国浑水机构做空,股票跌成了白菜价,差点灰溜溜从美国退市,严峻的形势也让丁磊把姿态放得很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方面自己得足够优秀,另一方面也要遇上大佬落魄。但如今,互联网大佬都被当成神一样供着,像段永平这样,时不时还在博客上和网民聊聊天的大佬,已经难得一见了。

后来,丁磊把赴美留学的黄峥介绍给了刚刚移民美国的段永平。黄峥的性格和聪明深得段赏识,而段此时还没在美国混熟圈子,黄峥后来也成了他的第四位徒弟。按辈分,他的前面依次是OPPO陈明永、vivo沈炜和步步高教育电子金志江。

黄峥的商业启蒙来自段永平。段永平的管理哲学是放手,平时很少开会,都是下面的人自己搞,步步高早期的很多决策都是大徒弟陈明永做出的。

当年段永平带着陈明永、沈炜他们从小霸王出来后,没干几年,就把家业一分为三,OPPO、vivo和步步高教育电子,在每家企业保留了10%的股份。而他自己追随爱人刘昕去了美国,成了巴菲特最忠诚的门徒。

拼多多的组织架构延续的就是老大哥步步高的做法。核心是黄峥,然后数家独立的公司,乐其、寻梦、拼多多形成公司矩阵。这些公司现在都还存在,而且每年保持着盈利。

段永平很早就叫黄峥别干了,人间不值得,跟着他去美国做点投资,没事打打高尔夫,晒晒资本主义的阳光,妻儿相伴,岁月静好。黄峥不甘心,不想年纪轻轻就过上老干部的生活。

他是见过钱的人,在谷歌上市分的钱到现在还没有用完,现在有了拼多多更用不完了。后来得了中耳炎,黄峥在家休息了大半年,休息就休息吧,内心还不安分。有钱人尤其是有钱的年轻人都有这种毛病:钱赚够了,该思考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生命的意义就是做有意义的事,而有意义的事肯定不光去纳斯达克敲个钟,要不然他也不会放着美国不去,在上海搭了个景草草了事。而黄峥不去美国敲钟的理由很西式,身体不适,得了中耳炎。这种事也就黄峥能干得出来。到纳斯达克敲钟一直是企业家的高光时刻,别说中耳炎,就是急性阑尾炎也要抬着去。

黄峥一直扮演的不是大哥角色,而是在大佬的羽翼下快速学习成长。很快,与张一鸣、王兴年龄相仿的黄峥,将成为马化腾的座上宾。下一年的腾讯饭局上,张一鸣应该不会出现了,刘强东估计要往边上挪一挪,让黄峥坐在离Pony最近的位置。

刘强东却习惯当头儿,不过是从泥地里走出来的头儿。小时候,东哥是生产队三组的头儿,每年七八月,穿着汗筋衫,大裤衩,举着火把绕着门口的小麦地跑来跑去。

中学一直是班长,成了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和得意门生。他对同学的了解比班主任还全,年级主任一看,觉得刘强东有管理天赋,将来在仕途上大有发展,建议他考人大社会学系,将来回宿迁当县长。

县长没做成,倒是做了董事长。刘强东的第一次商业实践应该追溯到他在人大西门买下的餐馆。他和女友背着两书包20万现金丢在餐馆老板面前,向所有人宣布,这个地方我买了,大家跟着我吃香喝辣。在刘强东眼里,这是一个良心商人带领劳苦大众发家致富的剧本;员工心里都嘀咕,这傻小子家里是不是有矿。

这一段被写入他的传记故事里,是他在商业和管理上的第一次实践。这种乌托邦的作风很快被中国国情打得鼻青脸肿。刘强东发现,大厨和前台好上了,不仅20多万打了水漂,还欠了一屁股债。

在中国创业,需要命逢贵人。即使命硬如强东,起步时也是独自当带头大哥。比较起来,黄峥几乎从青春期开始,身边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众星捧月,月亮升得也最快。

这也解释了京东的20年速度和黄峥的3年速度。

当强龙易,遇群狼难。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刘强东再也没有如此粗放的管理,自从创办京东之后,刘强东的神经一刻也没有松懈过。

但大家长式的背后也透露出一个尴尬事实:京东没有二把手。京东上市前,高管换了几批,闫小波、熊青云、徐昕泉、李永和、江川、李大学……,以及后来的沈皓瑜,无论是空降干部,还是本土干部,铁打的京东,流水的高管,始终不变的是紧紧围绕在以刘强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京东只能姓刘,即使是马化腾也不行。

但刘强东或许不会承认。他一直洋洋得意的是,当年他跑去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这个之前每天八点准时开晨会的企业家,半年时间对京东撒手不管。

当时刘炽平嗅到了机会,果断发起了反攻。在电商领域一直水土不服的腾讯,还想趁着这个机会,打京东一个措手不及。结果拍拍网不争气,差距越打越大,干脆一狠心,把拍拍过继给了京东。按刘强东说法,人家的老板不在家你都打不过,干脆把电商业务交给京东来做。

刘强东没告诉你的是,京东每天晨会的电话都要接到他在美国的办公室,一切都在东哥的掌控之中。虽然身在美国,但学习、恋爱、管企业、打电商大战,愣是一项都没有耽误。

但相比于黄峥的低调,刘强东喜欢热闹。从投资东北,到河北当名誉村主任,再到湖南寻祖、百亿小礼,东哥始终保持着在互联网的热度。

尽管不在农村住,东哥还是把老家的房子拆了,花200多万盖了一栋大别墅。“家兴财源旺”的牌匾还保留着,正对面是村委会和幼儿园。旁边几排米黄色的洋楼,村里每人一栋。同样是两层,刘家别墅比同村人高出了一大截,楼顶专门两条龙形雕塑,楼前多加了两根大柱子,看上去比旁边的楼气派了很多。

谁也知道不会有人回来住,但项羽两千多年前就教导宿迁人民,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

一个一心当老大,一个从大佬的门徒开始做起,黄峥和刘强东沿着不同的路,又向同一个方向飞奔而去。

京东兴起于互联网早期,谷歌刚在美国开张,中国网民才几千万,有电脑的都是社会精英人群或者是专业人士。说白了,这些人要么不差钱,要么不花自己的钱。强调正品,主动开发票,在那个假冒伪劣盛行的年代反而受到了尊敬。

而黄峥得感谢这个时代。等到他2015年安心做拼多多时,光微信的用户就超过了8亿。他也不是一开始就看上了五环外的人群。拼好货最早是给女白领卖水果。这帮人的生意利润不错,但不好伺候,动不动就给差评。黄峥也吃过亏上过当,当年做荔枝拼团,对物流的承受能力预估不足,运到消费者手里的荔枝都烂了,把钱退回去,很多人还骂他是骗子。

还是老乡看着亲切,他们会认真地对着一台299元的“创维智能”电视拍照晒图,给五星好评,还专门跑到评论区,发自肺腑地写下:绝对正品。

3

疫苗事件让刘强东在微头条上赢得了2亿人民的掌声。而这些拼命鼓掌的人,又拿起手机打开了拼多多。

提起拼多多,刘强东多少带着怨气:“当一种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便宜,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好处,这是浪费钱而不是节约钱。”

拼多多被贴上了假货的标签,带着假货的原罪上市,遭到各种调侃和嘲笑,典型的如“拼多多最大的功劳是让你看见3亿穷人”,这种说法黄峥是绝不会答应的,也不敢答应,不是说赚穷人的钱不体面,关键这是在抹黑我国伟大的扶贫事业,梁静茹也不敢给你这种勇气。

而令东哥怨气的不是拼多多有假货,而是京东做到现在的体量,花了整整20年,而拼多多跟打了激素一样,3年就长成了小巨头的模样。实在没想到,刘强东最熟悉的土地上,插着的是拼多多的大旗。

之前有句很辛酸的鸡汤是这么说的,我花了二十年努力,才换得跟你同桌吃饭的资格。20年和3年,差不多也是稻草堆长大的孩子和含着金钥匙的孩子想要达到巅峰所需要的时长。

尴尬的是,在大强子义愤填膺批驳拼多多时,有个网友在头条上这么问大强子,“如果不是你出人头地了,你可能也在买拼多多”。

如今,即便有个身价百亿的儿子,刘母依然生活朴素。她在闷热的铁皮棚里给工地里的亲戚做饭,花生米、菠菜、西红柿炒鸡蛋,外加一盆宿迁人最爱的酱豆子。她戴着帽子和口罩,穿着朴素,很少有人会留意到她。而黑色奔驰商务车停在门口,傍晚会有专职司机送她回到宿迁市区的家里。

这段场景被网友发到网上后,很多人对刘母做的事难以想象。其实,常识往往源于“偏见”。王兴说,全中国只有不到4%的人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国家统计局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300元,还没有包括房贷或房租,这都大大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

黄峥说,京东每日订单量只占到了全国快递日订单量的3%左右。京东的用户大部分生活在五环内,这帮没事爱发微博写公众号的人,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可广大的五环外消费者如蝼蚁,默默生存。

黄峥和刘强东,一个从二环内出发,突然发现了五环外自己所不了解的新世界,在这块土地上,精英主义的黄峥带领着三亿沉默的用户开启了一场商业冒险;另一个从五环外走出来,花了二十年打入了二环精英的世界,如履薄冰地为消费升级代言。

从此之后,黄峥更加肯定:五环内的人群看不懂拼多多。这些喝咖啡的人肯定想象不到,壮阳药和卫生纸才是国民刚需。

按照这个定义,这些看不懂拼多多的人里还包括刘强东,这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五环内的人认为,拼多多能成功,腾讯功不可没。微信给拼多多这种砍一刀的玩法提供了优良的孵化场和避风港,别人家的链接在微信上这么病毒式传播早就被404,但拼多多却能畅行无阻。不得不感慨,有靠山真好。

黄峥觉得委屈,马化腾连九宫格都没有给我,哪来的特权?但另一面又一轮轮拿腾讯的投资,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离开了微信的海量用户,来砍一刀的估计就是华尔街的投资人了。

拼多多成功有黄峥自己的思考。京东基本上还是把商品批过来,转手卖给消费者赚个差价,这是B2C电商最普遍的玩法,本质上是流通方式发生了转变。但黄峥想着,拼多多能不能从供给端和消费端同时发生变革。

他提到了很多概念,又是去中心化,又是供给侧改革。他也用上了拼单、砍价免费拿的玩法,把消费者的需求归聚集成有时间富裕的计划性需求,再由供给侧的中小工厂接单,但这么做的前提,注定了没有品牌,减少溢价,只需要提供商品的基本需求就好。

网易严选在一定程度上做着类似的尝试,但它的价格还在为中产服务。拼多多干脆一脚油门踩到底,打破圈层问到底,直击社会最底层的普罗大众,九块九包邮,就问你心动不心动。

投资人说黄峥没有野心,黄峥自己觉得还有能力和能量没有释放,冥冥中有一种天降大任的幻觉,做一个京东问题不大。这个事情对于黄峥而言,足够了。不是能挣多少钱,至少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江南皮革厂再也不用倒闭了,黄鹤可以带着小姨子回来了。

黄峥心态倒是很好,中国电商不可能永远都是这些大佬,30年河东河西,尽管东哥在爱情滋润下越活越年轻,但终究有老去的一天。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年轻人的。

错过了阿里巴巴的上海,喜迎拼多多。距离陈天桥扛起上海互联网的大旗过去了十年有余,上海互联网的旗手迟迟没有出现。现在终于来了个拼多多,就是不知道这个靠底层人群支撑起来的生意,会不会让天生骄傲的阿拉上海人有些排斥。

他也被问到过为什么要创业,他的回答是:“希望能够做一件社会影响力更大的事情,能够刺激良币驱逐劣币的发生。”

前半句大家是认同的,后半句估计创维和小米们不会答应。他曾举过一个电影院的例子,大概意思就是一个吃饱了撑着的观众站了起来,后面的人为了看清荧幕也站了起来,导致原本可以坐着看的电影大的人,都要站着看完。这是一个集体伤害现象。他可能没想到,如今卖假货的人就是站起来看电影的人,一两个还好处理,超过一定临界点就坏了一锅粥。

黄峥或许忘了他在做拼好货时说过的话,“你商品的图画描述是不是与实体商品相符,这一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你的诚信。”

很早之前,知乎上有个帖子,一个老杭外人讲述在杭外读书是一种什么体验,专门提到,杭外人一个严重的缺点是恃才自傲,常以精英自居。以前的杭外人鄙视华立人,现在的杭外人鄙视英特人。

“也许是曾经的王者心态,也许是封闭的教育环境所致,让我们对于这个精英圈以外的东西毫无认同。”

只是谁能想到,出身贫寒的刘强东做的是中产阶层的生意,而身处中产的黄峥遇强则强,在五环外找到了梦想立足点。京东崛起于精英时代,要做数千万第一代精英网民的生意,刘强东边做生意,边艰难进行着阶级的跃升;而当一个平民时代降临,第一代网民黄峥转身开始将战场放在了五环外,进行着阶级的降级。

两个今天再度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男人,在时代的变化之中各自越过自己的出身,走上了在另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耕耘的道路。

无论如何错位,归根结底都是生意,是否认同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只不过,今天最让人唏嘘的调侃,是一家媒体的标题,“拼多多跌破发行价,黄峥身价仍超刘强东”。二十年和三年,身价高与低,是向上攀升和向下降维的差异,是精英出身和底层奋斗的差异,是分裂而高速前进的中国故事。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3)
扎克拿针扎死你
扎克拿针扎死你 2018-08-10 回复
或许这就是换个活法吧,寒门贵子与豪门娇子的不同致富经,挺有意思的
Stephanie---Z
Stephanie---Z 2018-08-10 回复
贸易战虎视眈眈,国内知识产权必须加强。你东西质量差没事,但是不能仿冒,拼多多走不远的。
陈乙萱
陈乙萱 2018-08-10 回复
拼多多成功一半归功于便宜,一半归功于病毒式营销
失意女魔王
失意女魔王 2018-08-10 回复
很多农村人还有学历低一些的人(这里并非贬义)都会选择拼多多,首先,拼多多大多是生活刚需用品,其次,尽管在淘宝这么发达,支付宝走出国门的情况下,国内仍有很多人没有用过阿里下的东西。坐标新一线城市,很多商贩只有微信收款,他们觉得钱进了微信能发红包转账等等才是真的存在,他们也不会信支付宝,很有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到。尽管京东次日达很快,但远没有9.9包邮来的刺激。当生活真的把你逼到一块钱都恨不得掰好几次来用
叶清-Eva
叶清-Eva 2018-08-10 回复
拼多多就是赚穷人的钱,这话没说错啊。拼多多的成功其实也暴露了一些扶贫教育的问题。有需求才会有消费,目测拼多多还将成功很久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