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3日 29.0°C-31.1°C
澳元 : 人民币=4.57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香港观察:以美台经验为训 镜鉴港式“热血民主” (组图)

2018-11-12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选举原本服务于让人民参政议政的社会功能,以便更好地在这之中建设社会的治理体系,解决社会问题与弊端,谋求社会的和谐公义。然而,在一些实行现代民主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中,选举却正在沦为政客巧言令色,取得议政席位及其衍生利益的手段。 

香港观察:以美台经验为训 镜鉴港式“热血民主” (组图) - 1

“我要真普选”已经成为香港社会当下的一句著名政治口号(图源:Reuters) 

在香港,这城市一场为立法会一个空缺席位的补选竞选活动正如火如荼,香港人相对熟悉的两个民主社会——美国及台湾,一个刚刚完成了它的举国中期选举,一个即将迎来它覆盖面庞大的地方公职人员换届选举。美、台、港三地的三场选举规模尽管有异,性质有别,但相同的是,它们其间都掺杂着互相攻讦与谩骂、抹黑和诬蔑无有歇止。 

香港人追求民主选举多年,更积极憧憬着想要依循香港“小宪法”《基本法》的条文规定,为这座迷人的微缩城市实现它的最高领导人及立法工作者的双重普选,但像美国、台湾那般充满“真相从后知后觉中来”的政治选举,相信不会是更多香港人追求的民主质料。这个前殖民地一直在慎思和莽撞中,不得求解地探索着该如何寻觅出一条稳具香港特色的民主建设道路,寻求真正令740万普罗大众安居乐业的善治方案,它还一直在思索着…… 

毋庸怀疑,政治选举是香港追求民主政治的必然路径。手执选票,可以让城下之民为身居要位者们评定政绩、赏善罚恶、裁决去留。加上“九七回归”的时间原点延展至今,已为“一国两制”该如何运行留下了21年的试错时空,香港社会见证了现行体制的弊病丛生,官僚施政低效,从政者的论政无方,亲民主者们常说的那句“普及而平等的选举”仍只属于口号,但它开始意外地成为了更多失落的香港人,转而逃避不堪政局的“避风港”和意识形态上的“精神食粮”。 

然而,争取普及选举就能解决香港问题吗?事实果真就如此简单?在今次这场立法会的补选工程中,香港泛民主派及亲建制的候选人们表现均强差人意,难见到本该火花四射而又具备质素的论争,反而自开始便充斥着粗暴的意识形态对立、感情勒索,甚至还有那些需要行政当局不得已出手制约的极端思潮,引人深思,香港之下的参政议政所为何事? 

互为攻讦 劣质选举文化发人深思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参照香港人最熟悉的美国、台湾民主经验,这或许能带来一些关于香港该如何汲取教训的有效反思,进而推进这城市的民主走出当下“黑暗的甬道”。 

2016年的美国大选,使得这个拥有超过200年选举经验的民主大国,选出了一位几乎颠覆了所有美国传统价值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其无常乏章、令人大跌眼镜的执政风格,两年以来正不断挑战着美国社会珍而重之的那些“普世价值”,引致民粹、仇富、排外之风在这里盛行,“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更开始沦为了右翼政客的讪笑对象,更讽刺的是,对传统价值的肆意改写、破坏,当下并没有为美国民众真正纾困,白宫主人正在借着包括与中国的贸易战在内的形形色色、蓄意挑起的国际外交之乱,继续麻醉因结构矛盾、社会不公而衍生的内政病痛。 

美国人并非不知这其中的荒诞与扭曲,因此也确实在中期选举中,以投给美国众议院的选票惩罚了特朗普,令这个民粹主义总统所在的美国共和党,失去了在国会中的一项重要控制权。但与此同时,特朗普主导的共和党依然在中期选举过后保住了美国参议院,甚至增加了个别议席。 

香港观察:以美台经验为训 镜鉴港式“热血民主” (组图) - 2

美国的中期选举刚刚落定,关于一个重要在野党重掌众议院的这种政治生态变化,已开始普遍被视为是对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民意惩罚”(图源:VCG) 

其实,不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这两个近乎垄断着美国政治的政党目前来看,它们均欠缺着根本上的勇气,去承认数年一次的各式各样选举并没有提升美国大众的生活和社会质素,或者哪一方又能主动改变持续已久的、攻讦詈骂的选举文化。不言自明的事实是,无论怎样选下去,如果不做更彻底的政治文化改革,美国社会的结构矛盾只会不断加深,社会撕裂也只会继续引发民间阵痛,而且,这并不是当下的一些亮眼的美国国内经济数据和所谓“中国崛起威胁西方世界”的论述可以掩盖的。 

而同样,发生在2016年的另一场大选中,女性政治人物蔡英文完成了台湾自上世纪末彻底走出夹杂着白色恐惧的威权体制以来的第三次政党轮替,主张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历史渐行渐远的台湾民进党,彼时同时还取得了台湾立法院的过半议员席次,完成了首次台湾立法机构的政党轮替,达成了实质意义上的政党完全执政。那些支持以“绿色”标注的政见流派的人们为此感到自豪,深信台湾社会当时已经选出了最好的总统,彻底告别了一个以政治强人蒋介石家族主导的威权时代,台湾可以在一位女性技术官僚的带领下彻底推动社会改革,建设一个不再只有“小确幸”的台湾,甚而照亮亚洲地区的民主前路。 

然而,蔡英文上任以来,施政早已伴随着民调低分而印证了她的为政能力不如理想,亚洲版“民主灯塔”并没有如想象般照亮岛内及台海水域之外。到今,民进党已越来越无法拆解台湾社会的诸多困局,而为了坚守住奉行台湾未来终将独立的政党原教旨纲领,蔡英文只能一边说着“台海两岸维持现状”,一边继续借助美国、日本之力激荡内外政治矛盾,掩饰执政败绩,但这最后还是招致了两年多来台湾的几次外交挫折与两岸关系的再次冷冻,在内政、外交与两岸关系都碰到瓶颈之际,蔡英文以及民进党主导的台湾政治动作,是否又能够真正地回复了当下的民意?答案不言自明。 

而另一面,民进党这个从“非法社团”走到“政治在野党”,再走到今时“执政党”地位的政党,现下的诸多举动正在令很多台湾政治人士和普罗大众为之目瞪口呆,并不得不感叹,“权力带来的异化与扭曲”,连民进党也逃不过。 

正像原本只是为了修补社会撕裂和向历史给出交代的“转型正义”计划,如今正在台湾变质为一场政治清算运动和党派之间的斗争工具,对现在成为在野党的国民党进行政治攻击,最终只是让人们看到了民进党正在运用一项加深政治与社会对立、族群矛盾的一党私器的政治晦暗面;而民进党推出的本来可以纠正多年来资源错误分配的台湾“年金改革”行动,却最终招致了台湾社会强烈的批评;一种可被简称为“一例一休”的休假方案,以及这背后关乎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的劳工权益争端,已经让民进党关乎此议题的改革方案,最终演变为了政策朝令夕改、毫无定数的典型失败案例。台湾民间正在忧虑中质疑,曾经主打“为民请命”旗帜的草根亲民型政党,为什么在上台之后,却变成商界利益和政治打压的拥护者? 

当台湾民众重新认识到所谓“告别旧威权时代”,其实只是另一个隐性“威权”时代的开端,蔡英文及民进党在不到两年内,便由民心向往堕为了大众失望和抨击的政治标靶,曾经那位因过于爱惜自身羽翼而好似“过街老鼠”的前任台湾总统马英九,如今反因其在两岸关系及商贸政策上的长袖善舞,而重新获得了台湾民众的接受和拥护。台湾人正在高呼即将开始的“九合一”岛内大型公职选举,应该为大众的更好生活而非为被消费过度的“蓝绿政治”而战,尽见台湾人那早已厌倦两党恶斗之情。 

香港观察:以美台经验为训 镜鉴港式“热血民主” (组图) - 3

台湾总统蔡英文近来的执政表现饱受诟病,其被认为在搞僵台海两岸关系和台湾内政管理不善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图源:中央社) 

非蓝又非绿的台北市长柯文哲民望长期稳固,就是民心所向的明证;选举风格别树一帜的国民党籍高雄市长候选人韩国瑜正在异军突起,他甚至将有可能颠覆台湾南部这片“传统绿地”为“崭新蓝天”——人们究竟是厌倦了台湾的选举文化,还是选举政治本质上就会如此演变,这是历史为台湾——甚至是香港——留下的一项钻研课题。 

选举之外 更要直面更根本的改革

这些新近或正发生在美国、台湾的直白事例告诉了香港,政治现实从来没有那么简单,选举亦并不可以被拿来简单地与解决复杂社会议题划上等号。若香港人只知道不顾一切地拥抱形式化的选举,认为如此这般,这座城市就可以在后殖民时代臻善一切,那美国与台湾正在发生的一切,就足以成为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前车之鉴。 

美国、台湾均拥有着一些香港人眼中的“真普选”,但前两者到今天依旧欠缺对更根本制度结构的社会讨论与可目见的改革,社会矛盾不但不会因它们拥有选举操作而得到消除,相反,如事实一般,它只会因选举而恶化。可以想见,从来都不乏有观点会对此辩护,认为有了真正普选,任何心向民主之地就可以凭此拿来优化制度,社会自然会更趋公平、正义——简言之,即香港是有能力不蹈美、台覆辙的。但经验丰富的美国人和台湾人,目前皆出现了崇尚选举与深陷政治泥沼、社会撕裂并行的社会现实,香港又凭借什么来实现能人所不能呢? 

若要走出不一样的路,香港恐怕只能在追求选举的同时,坦承并直面社会制度的根本不足、结构矛盾:只有不沉溺于“选举是万灵丹药”的迷思,才能在这城市构建出一种更理想的关乎公平正义的社会形态;只有对低收入、高成本的城市阶层分化现实有长足讨论,形成抵制既得利益藩篱的认知、聚集守护社会弱势的共识,才能借选举慎选其人、谨监其政。反之,若然民主讨论只限于选举体制,那么,香港接下来恐仍将难以走出公职人员凭选举每届换新,但更多无能政客依旧继续占位沉沦的恶性循环,最后更可能从根底处摧毁民众对民主制度的信心和寄托。 

遗憾的是,香港民主运动的领袖们在过去数十年间,似乎不但没认识到这城市在主权变更的时代背景下,实质上并不需要制造对立和撕裂的政治攻讦,反而持续热衷于强调意识形态对立,在追求民主的过程中不断制造纷争、撕裂社会,这已然妨碍了民主在香港的健康发展。 因为影响大中华文学世界最深的、笔名“金庸”的武侠小说家查良镛逝世,香港社会近来再度回忆起了对“双查方案”的讨论。上世纪末,时任帮助起草香港《基本法》的一个政治团体委员的查良镛与另一名在香港影响力深厚的商人查济民,在1988年提出了一项关于“香港行政长官及立法会选举方法”的并非彻底普选类的协调方法。而当年,香港的泛民主派人士们囿于意识形态,彼时纷纷批评该份方案过分保守,可能将窒碍香港民主发展,而当初参与反对的香港资深政治人物李柱铭,近日选择发声反思,认为当年的“双查方案”或许是有远见及智慧的,并认为若方案落实,香港现下可能已经享有了民主。 

因此,若说执信“选举乃万灵丹药”是一种民主迷思,那么,执信基于意识形态的自我热忱,笃信其可以“克服一切客观困难”,实质上仍可算是另外一种迷思。当下的香港,几乎所有支持民主政制发展的人,都不会质疑李柱铭等这些老牌泛民人士对民主的信念,但不得不承认,泛民社群的政治善心不等同具备深入认识民主奥义的能力,以及不具备对民主理想落于香港现实、现况、现状后该如何适应局势变化所应有的操作思路——这些不是光有充分的道德勇气和政治热血就可以的。在关键时刻,客观、理性、冷静地提出切合香港现时历史阶段所需的要求,循序渐进推动民主发展,泛民主派缺乏的即是这些。 

香港观察:以美台经验为训 镜鉴港式“热血民主” (组图) - 4

笔名“金庸”的查良镛不但对华语文学世界的影响力深远,其曾经主张的一些政治理念近来亦再度为人们回忆、怀念(图源:VCG) 

争取民主 至少要有基本政治认知

事实上,由于以往中港关系欠缺足够的政治互信,无法让香港在主权重回中国之初即落实普选。香港的泛民主派力量空有理想,在以往不顾现实地提出了许多北京方面出于考虑整个中国层面而根本不可能接受的要求,这在当时已经证明了,京港关系因不愿尝试互信下的政治妥协和由此引发的谈判僵局与冲突,注定都无助香港政制向前。 

北京与泛民之间的政治嫌隙和沟通困局,让香港及社会大众为此负担了太多政治代价。今天再度被拿来讨论的“双查方案”,已然是当年最终未能走上前台的往事,更遑论发挥其中的政治智慧。但可以想见,现下李柱铭可以带头反思“双查方案”,大概日后,也会有新一代的泛民领袖反思那个让香港人现在看来追悔莫及的“831框架”,慨叹当年的慷慨激昂,不过是未臻成熟的幼稚判断。回顾过往、遥望将来,香港人真切需要加深对民主与政治的认知,冷静判断争取的手法。无论是“双查方案”还是“831框架”,太多事件与风波如今早已尘封,旧话重提虽然事态已晚,但若能从中有所汲取,就仍不算晚。 

由认识民主的真谛,到修正追求民主的道路,香港人还有漫漫长路须走。不论是本地的政治阵营恶斗,还是美国、台湾等地的反面教材,都值得香港人警戒,并反思应如何走好香港民主路。如果不断地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空谈美言、甚至是那些只会在街头叫嚷宣泄口号的政治人物身上,香港选民在届复一届地惩罚城市当政者无能的同时,亦是在惩罚自己,这只能说是追求民主的幻象。 

透过政治改革,更好地、更确切地解决房屋、教育、收入分化等现实问题,改善民生,使港富民富、港强民强,才这城市民主的真义体现。选举显然是任何政治改革的对象之一,但如果改革不涉及改变香港习惯的原教旨资本主义治理模式,那么,这选举也就并不会创造什么有益的变化,看看选举前和选举后的美国、台湾就会明白,它们谁不曾经过一轮轮耗时耗力的选举制度改革和劳民伤财的选举工程,但如今依然未能避免现实的政治困局——当然,或许那些天天呼喊香港“追求真普选”的人会认为,自己能做得比美国和台湾的政治领袖更好,但谁会相信呢?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DiorDebby
DiorDebby 2018-11-12 回复
以前英国派的香港总督是香港人选的?更搞笑的是最后一任港督还是给港独分子站台……真是刚度…………
雪莉CherryRed
雪莉CherryRed 2018-11-12 回复
沒有“港式民主”,只有港式漢奸洋奴。
Nova肖肖
Nova肖肖 2018-11-12 回复
不理想?可以下次不選他/她!起碼有機會和平的換。
Becca-代购
Becca-代购 2018-11-12 回复
不可理喻的神經病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