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15.1°C-17.2°C
澳元 : 人民币=4.7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是否入外籍 很纠结!拿外国护照回中国像叛徒(图)

2019-04-12 来源: 侨报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根据意大利现行法律,出生且居住在意大利境内的外国移民子女在年满18岁后才能申请公民身份。当面临国籍选择时,一边是始终得不到认同感的意大利,一边是在文化上已经陌生的祖国,不少华人子女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意大利人?”不少美国华裔也面临同样的困惑,身处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叠加地带,处在夹缝之中,有时并不好受。

《欧洲时报》意大利版微信公众号意烩10日报道,一名即将年满17岁的华人男孩Filippo曾经发出过疑问,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意大利人还是中国人。近日,他给一名网络博主写信,讲述了自己的困惑。

Filippo在意大利都灵出生并长大,由于父母都是中国人,因此他出生便获得了中国国籍。他在意大利持有居留许可,但每两年就得更新一次。“我讲的是意大利语,有意大利人的心态,用意大利语思考,用意大利语骂脏话。”这名男孩写道,但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意大利人还是属于中国人。因为从法律角度来看,他持有中国护照,可自由出入中国。

但他现在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当他年满18岁时,将可以申请入籍意大利,但根据中国的法律,他又将会失去中国国籍。

Filippo 说:“走在街上,所有人还会继续叫我中国人。即便我获得了意大利国籍,也不会阻止那些所有移民迟早都会遭受到的种族歧视。他们还是会背地里讲着关于中国人的笑话。”

Filippo 认为:“总会有种族歧视的存在。你看着我的样子,就会觉得我不同。即便我获得意大利国籍,我也不会100%成为意大利人。而当以后我拿着意大利护照和中国旅游签证去中国时,会感觉自己像一个叛徒。”

Filippo称,不知道以后意大利的情况会如何,他的母亲暗示他,如果变糟糕,他们就会返回中国。这也是他在学习中文的原因。

意大利博主在收到Filippo的信后,友善地回答了他的疑问。他表示,“我没办法回答你是意大利人还是中国人,你是你自己。公民身份只是写在纸上的一个东西。我知道你的处境很困难,但在我看来非常不寻常,因为它充满了责任感。你留在意大利就必须要与种族主义作斗争,但如果你选择了中国,还是一样,他们会问你,你是中国人但为什么不说普通话?因此你面临着一道经典的选择题,无论选择什么,都必须要面对归属感的问题。你拥有意大利的文化,同时你流淌着中国的血液。像我和大多数白人意大利人一样,根本不懂什么是种族歧视,因为从来没经历过。但像你这样的人,正是消除这片土地上种族主义的唯一希望。无论你喜欢与否,你都是全球化的孩子。”

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ISTAT)的数据,意大利大约15%的新生儿为外国移民所生,在博洛尼亚所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托斯卡纳大区和伦巴第大区,这一比例高达25%。这意味着有超过100万的未成年人面临着身份认同的问题。

夹缝中的美国华人二代 不中不西身份认同陷尴尬

是否入外籍 很纠结!拿外国护照回中国像叛徒(图) - 1
2019年2月17日,纽约曼哈顿唐人街举行第20届纽约新春爱心花车大游行庆祝中国春节。图为游行队伍中的舞狮与观众亲密接触。(图片来源:中新社)

另据美国侨报网此前报道,美国出生的华人,有意识或无意识都要面临的难题是,“我究竟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无论生在何处,长在何地,在哪里生活和工作,都要面临“归属”的问题。

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后代身处两个世界碰撞交融的叠加地带。出了家门是扑面而来的西方世界,成长于此深受浸染;回家却又是父辈耳濡目染的神秘中国,隔靴搔痒终觉疏离。在家里,有文化和年代的隔膜;在外面,有文化和种族的隔膜。

对于从小生长在美国的华裔青少年(American-BornChinese,ABC)来说,中华文化既神秘又陌生。

ABC们自嘲为“香蕉人”。因为很多第三代及以后的华人,虽然有中国人的黄皮肤外表,内在却是地道的美国白人。

“香蕉人”的特征是,黑头发、黄皮肤,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汉字却不识几个。中国人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那你怎么不会说汉语?”外国人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你的英语怎么说这么好?”

尽管他们的英语说得同美国人一样好,甚至还更好。但在美国青年的眼中,“香蕉人”依然是外国人,难以建立起关系较密切的朋友圈子。这种圈子多半仍只局限于“香蕉人”之间。

大学不比中学,范围大“香蕉人”少,这时的“香蕉人”就体会到孤独,找不到归宿的孤独。寻求文化认同的渴望,使许多“香蕉人”在成年时开始满怀热情地学起中文,大学里开设中文班,成员最多的往往就是“香蕉人”。

“香蕉人”的思维与生活习惯与他们的父母完全不同。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是完全西方的教育,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已经和西方人全无二致,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他们为人处事的基础,而这显然是其父母、拥有中式传统思维方式的第一代移民所不能接受的。

“香蕉人”在美国接受教育,穿Polo衬衫,听HipHop和R&B音乐,很享受目前所能享受到的物质生活,并且十分不能理解父母这一辈持有的“品位”。在他们看来,父母的品位是老旧而落伍的。“香蕉人”看不惯父母谨小慎微的行事作风,父辈们也搞不懂子女张扬外露的价值选择。

不仅是思维习惯,“香蕉人”的饮食习惯也是完全西化的。也有移民带子女回国游览名胜古迹,谁知他们除了对美食和美景感兴趣以外,对其它的一切都很排斥。

语言、思维习惯、饮食习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文化上。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程度是“香蕉人”与其父母争论的最大焦点。

作为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中西兼备。然而,在说英语、看美剧的大环境下成长的“香蕉人”,脱离了祖籍国的文化氛围,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身处在美国的大环境中,“香蕉人”可以从学校、新闻和自己的探索中,了解当下中国大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但这样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中国远比他们在美国所了解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生长在海外的华裔后代,身处两种文化碰撞交融的叠加地带,处在夹缝之中,有时并不好受。

“我很可怜那些‘香蕉人’,他们既不能得到华人的认同,也得不到洋人的认同,犹如两头不到岸……”这是一位网友在网上发表的评论。事实上,类似的言论为数不少,可以说代表了国内年轻一代对“香蕉人”的普遍看法。

旅美女作家查可欣这样描述自己的身份:“夹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是一个矛盾,小的时候我很挣扎,因为别人看到的你永远不是你认为的你自己。但是现在我可以舒服地面对自己了。”

然而,文化的问题也许不能操之过急。有家长这样讲:“我的孩子都可以讲汉语,这是我给他们的一把钥匙。有一天,当他们自己有了欲望要进入中国文化时,他们的钥匙可以开启那个世界。”,“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路途,他们会自己找到自己在地图上的那一点。”

华人父母是否融入主流社会影响“华二代”

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别国生活,不能固步自封,须与人交流互动,在保留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单接受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且最好能融入主流社会。

美国媒体称,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以至中国人的形象曝光率在国际上比以前大为增加,在伦敦、曼城、伯明翰、巴黎、纽约等大都市,人们对华人多少有所改观。尽管如此,在大城市以外的偏远地区,尤其是华人人口不多的小乡镇,当地人对华人的态度仍是漠视和歧视始终如一。这是因为他们大多仍昧于中国事物,且往往无缘接触。而最关键的还是,所见所闻者通常也只是华人餐馆外卖店,在美加等地则还有华人洗衣店,难怪被人定型。

海外华人孩子的学业成绩多比白人优胜,但这并不表示就能自动获得尊重,因为不少华人孩子每每独自成群,或我行我素,读书温习鲜与其他族裔的人玩在一起,所以往往被定型为与世无争,不惹事生非,但也因此容易被视为怕事甚至好欺负。

华人孩子在学校受歧视,有些家长其实也与加害者同样难逃其责。事实上,华人父母越早能与主流社会人士增加接触,子女在学校或社会上的疏离感必会相对减少,越有利于融入,歧视也越易于避免。

“我到底是谁?” 华人身份认同受关注

法国《欧洲时报》报道,2015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治学系高级讲师白莲娜(Elena Barabantseva)带着自己和摄制团队花了两年时间拍摄的纪录片《英籍华人》(British Born Chinese)到中国进行首次展映,走进中央民族大学,引发一场关于身份、移民的讨论与思考。

两个华裔男孩成长经历:会因受歧视而打架

时长46分钟的纪录片《英籍华人》,讲述了两名生活在曼彻斯特的12岁华裔男孩Daniel和Kelvin的故事。他们的父母来自香港,在曼城从事中餐业。

两个孩子的性格迥然不同:Daniel是“学霸”,从不坐校车,由望子成龙的“虎妈”每天开车接送,他讲posh(时髦)的英语,上各种补习班,学中文、古筝、功夫;Kelvin操着浓重的曼城口音,独自打工送报纸,比起学习,更爱玩游戏GTA5(侠盗猎车手)。

因为黄皮肤、黑眼睛的特征,Daniel和Kelvin在同龄人之间都遇到过歧视。学校里中国人不多,同学们对他们区别对待,Daniel会气哭:“他们挑战我,而我不喜欢解释,我觉得不舒服。”慢慢地,Daniel学着对此视而不见:“有些人叫中国学生‘清朝人’,因为我们在清朝很弱。我自己不介意,但别的中国学生会反抗。”

Kelvin说,自己听过诸如“滚回中国长城”“滚回印度”“恐怖分子”这样的话,学生们有时会因此打架。“他们(英国同学)觉得中国人应该都很和善。但我会告诉他们,我是BBC(英国出生的华裔),我既不是香港人,也不是大陆人,我身上有英国人的‘凶悍’文化。”在学校的世界语言课上,Daniel给同学讲中国文化、教他们普通话。有同学问,“你最喜欢的中文词语是什么?” Daniel想了想,笑着回答:“炒面”。

白莲娜在影片里问他:“你觉得自己属于这儿吗?”Daniel答道:“我想是的。我没有真正在中国生活过,不知道在中国长大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

中国人or英国人? 或是第三种文化

白莲娜是白俄罗斯人,大学在明斯克白俄罗斯大学学习中文,后赴曼彻斯特大学深造。2006年,白莲娜成为BICC(由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以及布里斯托大学,三大高校共同参与的全英高校中国研究中心,简称BICC)研究员,其研究兴趣包括移民、边界地区人际关系、跨国婚姻等。

两年前,受BICC资助,白莲娜和她的同事开始一项纪录片形式的研究项目。原本打算用镜头讲述曼彻斯特唐人街历史的他们,在一次活动中偶遇了正在做义工的Kelvin和Daniel。

“最开始的研究项目是探讨不同年代的华人移民与中国城的关系,后来很偶然碰到了这两个男孩,我们决定让镜头跟随他们,到他们做义工的社区中心、学校、家里拍摄,探讨不同身份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如何处理身份认同的冲突,如何应对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这才诞生出这部《英籍华人》。

“要理解一种身份,不能拘泥于身份本身。当你面临挑战时,你的表现意味着你对身份的理解。”影片的最后,白莲娜如是说道。她一直强调,影片只是这两个男孩的个人故事、日常生活,不可泛化、也不具有代表性。然而不同角色的观者从不同角度理解,似乎都有些感同身受。

2015年4月,纪录片在曼城首映,原本只是给学者、研究员看的,却吸引了不少普通民众,既有不同年龄的英国华裔,也有其他族裔的人。“不同人看到的内容不一样,青少年觉得这两个男孩的经历他们也有经历过,不同年代来英国的华裔观后感也不同,有的觉得现在英国社会对华裔的态度已经变化,过去欺压、歧视更多,我觉得影片所传递的不是单一的信息。”

2015年11月,在中国首映的现场,有观众提问,参与影片拍摄是否加强了男孩对“BBC”这一身份的认同。白莲娜回答说:“也许我的一些提问会让他们思考一些未曾思考过的问题,BBC是他们自己说的,他们身上有这样一种身份,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觉得‘身份’不会一直稳定、一成不变,有冲突、有矛盾,也会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

Daniel和Kelvin觉得自己更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白莲娜觉得,都是,也都不是。“也许是第三种文化,一种hybrid culture(混合文化)。”会场主持人、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教授张海洋补充道:“如果每个人都一样的,千篇一律,这个世界也太无趣了。”

还有一名学生问,增强族群识别意识会排斥主流文化的许多内容,如何破解?张海洋回答说:“个体的价值选择特别重要,看你侧重是什么。”

“根”在何处?两种认知的“协商”

同样作为少数族裔,白莲娜表示,也许因为自己一直处于校园的多元文化环境里,没有遇到太多种族歧视的尴尬。在拍摄纪录片过程中,她确实惊讶,作为英国增长第二快的少数族群,华裔仍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歧视。

如2001年,英国多地爆发口蹄疫,有媒体报道中餐外卖是“罪魁祸首”,这些不实报道严重损害了华人社区和中餐馆的形象,许多中餐馆和外卖店的生意下降,甚至遭到恶意滋扰。华人社区做了大量工作才得以恢复中餐声誉。“不得不承认,某种程度上,种族歧视还是存在的。”

在拍摄过程中,白莲娜和她的团队教两个男孩摄像,给他们两周时间,用摄像机记录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一直很“中国”的Daniel拍了自己的卧室,还有家人,完全没涉及他的中文、功夫、古筝课。Denis的妈妈说,这些是他的“根”。

但Daniel谈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只列了玩电脑和看电视,“学中国文化更多是责任,而非兴趣。”Daniel在片中说。而更“西化”的Kelvin,专门拍了中国小孩都喜欢玩儿的“七龙珠”游戏,也很珍视自己与“中国”的联系,每年都回香港、广东看亲戚,希望以后在香港读书,或许会在那儿生活、工作。

白莲娜觉得,身份是自我认知与他我认知的一种“协商”(negotiation)。正如影片的简介写道,“影片并没有对男孩的身份问题寻根究底,而是试图展示和解释,当社会、文化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归属感进行判断时,两个男孩所经历的那些脆弱的瞬间。”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melDing
melDing 2019-04-12 回复
外语中文两不误就不会有这种窘境,还是自己努力不够啊
TNL
TNL 2019-04-12 回复
习大帝的孩子们拿什么护照?
大懒熊澳洲代购
大懒熊澳洲代购 2019-04-12 回复
只要父母是中国人,孩子就只能是中国人,这个谁都没法改变。至于国籍,不用纠结,只是一种身份。文化认同其实才是他的心结。但就像有人喜欢安静有人喜欢热闹一样,向往什么文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往那个方向努力,这就够了。
IAM_ANSAMA
IAM_ANSAMA 2019-04-12 回复
中国心不变就行!
LitchiPop小圆脸
LitchiPop小圆脸 2019-04-12 回复
先入外籍, 卧薪尝胆,将来有出息了,恢复中国籍,回报祖国,这才是唯一正确选择。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