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2日 33.9°C-35.0°C
澳元 : 人民币=4.57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既非北京喉舌,也不当堪培拉工具!在澳中文媒体“夹缝求生”:“是财富,也是负担”

2019-11-29 来源: ABC 原文链接 评论107条

【今日澳洲11月27日讯】悉尼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孙皖宁教授,日前在澳洲广播公司(ABC)发布一篇长文,题为:《我们能从在澳中文媒体中,了解到哪些讲普通话移民的体验?》(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Mandarin-speaking migrants from Chinese-language media in Australia?)(点击阅读原文 >>)

文章以今日传媒集团旗下多个平台为例,阐述在澳中关系紧张时期,在澳中文媒体不得不“夹缝中求生存”,以多元和多角度的内容特质,尽量保有自己的独立性。

译文全文如下:

在澳洲,说普通话的移民认为哪些媒体更客观?哪些媒体更容易与他们产生联系?今年2月和3月,我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对澳洲约800名说普通话的社交媒体用户进行了调查,向他们询问了上述问题,这是我对澳洲中文数字/社交媒体的纵向研究的一部分。

既非北京喉舌,也不当堪培拉工具!在澳中文媒体“夹缝求生”:“是财富,也是负担” - 1

当被要求评价多个媒体的客观性时,回答这一问题的参与者中有19%((即851人中有163人)认为澳洲英文媒体如ABC、SBS、The Australian和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是“非常客观”的媒体。有趣的是,约有相同数量的参与者(19%,159人)给予了中国官方媒体如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同样高的评价。

他们并不是调查样本的两个对立群体:他们中有一半多(86)在给予澳洲主流媒体最高客观性评价的同时,也给予了中国官方媒体同样高的评价。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把512名认为澳洲主流媒体“基本客观”的受访者也加入到这一组中会发现,这675人中有71%认为澳洲主流媒体和中国官方媒体都基本或非常客观。

这在所有回答这一问题的人中占了56%——他们对这两类媒体的信心高得惊人。而在西方分析师看来,这两种媒体通常处于可信度频谱的两端。

注意:我们想在不久的将来再进行一次调查来跟踪这一情况,向同一群人提问同样的问题,看看他们的观点因中西方媒体对香港事件(2019年6月爆发)的报道而改变了多少。基于我们对中国社交媒体言论的观察,被调查者对两个媒体类别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客观度的信任水平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关于各类媒体与他们文化价值观的一致程度,结果十分有趣,不到8%的受访者(65人)认为澳洲主流媒体“高度符合”他们的文化价值观。而三倍多的人(205人,约24%)认为中国官方媒体与他们在文化上高度共鸣。

但如果我们把那些感觉这两个媒体类别“基本符合”他们的文化价值观的人加上,差异就大大缩小了,60%的受访者认为澳洲主流媒体“基本”或“高度”符合他们的文化价值观,69%的受访者对中国官方媒体也有同样的感觉。

因此,虽然有小部分受访者在文化上感觉与澳洲英文媒体格格不入,但大多数受访者对中澳媒体都感觉有程度相当的亲近感,这足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参与其中。

虽然很多受访者可能完全清楚中国官方媒体“没那么客观”的本质,但他们继续消费这类媒体提供的内容。因为他们主要是在寻求节目形式和内容的熟悉程度和舒适感,不管他们认为自己是否能“看透”其宣传本质,或辨别信息源是否真实。

重要的是,虽然说普通话的移民经常从澳洲英文媒体和中文媒体两个渠道获取内容,但两种形式的内容大部分都被澳洲的中文数字媒体重新组织或过滤了。

此外,受访者接触两种形式内容的主要主要通过微信,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现在澳洲的中文数字媒体行业是如何运营的,这一行业是什么样的,他们经常出版什么样的内容,以及他们的内容是如何产生、传播和使用的。

澳洲的中文数字媒体

虽然面向澳洲华人移民的传统媒体,如报纸和电台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在,他们已经难以跟上数字革命的脚步。他们中的大部分只简单地建立网站以展示他们的品牌和内容。同时,澳洲华人移民现在可以从全世界的中文数字媒体看到各类新闻资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近年来正在激增的澳洲纯在线出版物。

这是一个极具活力且发展迅速的领域,其中一些网站是全球性的,澳洲只是他们提供服务的国家之一。例如创立于2003年的留园网,该网站为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普通话用户服务,是首家进入世界网站500的中文网站。

其他网站则是地方性的,主要但并非只针对在澳洲华语用户。一些线上公司正迅速壮大——今日传媒集团就是一家最新、增长最快和且涉猎最广泛的网站,他们自称旗下各类媒体的注册用户高达700万,包括今日悉尼、今日墨尔本以及其他澳洲首府城市的分站。

这些网站都是由中国移民企业家创立和运营的,主要为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服务。他们经常性地从中国国家媒体和澳洲主流媒体摘取内容,有时也标注新闻来源。这种新数字/社交媒体行业的出现,给澳洲中文媒体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

虽然有很多评论说中文传统媒体被中国国家媒体渗透,但他们对中文数字媒体行业却知之甚少。

这些线上媒体主要通过广告收入盈利,除了提供包括就业、留学、住房、金融、房地产、旅游、健康、购物和美食等方方面面的生活信息,还提供新闻和时事报道。

新闻和时事部分主要面向澳洲主流社区和澳洲华人社区,既有严肃事件也有八卦消息。大部分在线媒体都有自己的App和微信公众号,这让他们的内容能传到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上。关注了特定在线媒体的微信用户能收到新闻消息通知,还可以将这些新闻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的社交属性使得那些善于利用微信平台的在线媒体,能够最大程度地扩展他们的影响力。

关于中国的新闻往往是轻松且温和的,通常会避开严肃新闻和政治敏感话题,这些话题的发表几乎肯定会受到中国审查。中文在线媒体主要针对年轻用户和学生,对娱乐和名人八卦的报道比例很大。他们的语气通常是尖锐、煽情或愉快的,取决于所涉及的话题的性质。

中国移民的数字/社交媒体与传统华人平面媒体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受众规模。例如,创建于2010年的《今日悉尼》是首家数字中文网站,截至目前也是最成功的。今日传媒集团称其拥有超过1000万次/月网页浏览量,71万手机App用户,新浪微博账号有50万粉丝,微信公众号有超过44万的订阅用户。

正如2016年的一份报告所指出的,在线中文媒体如《今日悉尼》主要通过翻译澳洲英文媒体的内容或转载中国媒体的内容,向读者提供信息,同时提供原文链接,有时会加入他们自己的观点。

他们的在线内容经常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结果就是,中国数字/社交媒体行业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在那里,信息和观点经常与来自英文主流媒体、中国媒体以及个人社交媒体用户生成的内容相结合。

让我通过《今日悉尼》的四种新闻和信息类别——中澳关系、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来举例,阐明这些媒体是如何运作的。

例子1:中澳关系

2018年4月17日,《今日悉尼》网站的头条新闻标题为:“澳前大使:中澳两国关系处于1989年以来最坏,但中国已很强大!”。这条新闻配了一张非常抓眼球的“路标”图片,箭头一侧指向澳洲,另一侧指向中国。点击这条新闻的来源链接会发现,这是对前一天发表在《环球时报》上一篇文章的转发,而《环球时报》则是翻译了三天前,即4月14日Jennifer Hewett发表在《澳洲金融评论》上的一篇评论文章。

《环球时报》上的内容看上去是对Hewett文章的忠实翻译,不过标题不同,Hewitt的标题是“商界担心谭保政府的反华言论”,而《环球时报》的标题是“来自澳媒:澳洲政府反华言论的高昂代价”。

因此,虽然这篇报道最开始来自澳洲主流英文媒体,但后来被中国最具民族主义色彩的报纸《环球时报》选中——《环球时报》还经常被澳洲评论员描述为中国共产党可靠但更亲民的喉舌——最后被澳洲影响力最大且主要为中国移民和留学生服务的商业中文数字媒体《今日悉尼》转发。

通过这种途径,这篇文章的内容在三个不同的标题下面向三个非常不同的读者群:说英文的澳洲中产阶级读者、中国爱国的中文媒体读者(他们的教育和社会资本可能比同样读了该文章的澳洲中产阶级少),以及正在澳洲生活和学习的中国移民和留学生。

这篇文章还跨越了多个新闻媒体领域:《澳洲金融评论》和《环球时报》都是有数字和社交媒体分支的媒体,而《今日悉尼》则是纯数字媒体,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信息。这还意味着,Hewett的文章在三个不同的读者群中产生了评论和回应。

例如,《环球时报》的网站显示,2408名读者使用了这条新闻的互动功能,33人关注了与它相关的帖子。可以想象,来自《环球时报》读者的评论一般是对澳洲有敌意的,从批评到直接的尖酸刻薄,称澳洲是“袋鼠”、“一群有前科的人”或“罪犯”。来自《今日悉尼》读者的评论也主要是负面的,不过主要是指向谭保政府、谭保政府支持美国的立场,以及鉴于中国是澳洲主要贸易伙伴,谭保政府的这种立场“非常愚蠢”。

Hewitt在评论文章的第一段总结了她的主要观点:“谭保政府希望淡化澳洲与中国领导层高度紧张的关系……(但)忧心忡忡的商界人士并不买账。”

她认为企业正变得越来越紧张,因为不绝于耳的反华言论将破坏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虽然有这条信息,但《环球时报》和《今日悉尼》的读者似乎都不想承认Hewitt的评论文章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在澳洲占主导地位的反华言论不是没有批评者的,理性和合理的声音正试图对这些言论进行修正。

换句话说,这条新闻的中文版本原本可以利用重起标题为澳中关系带来一线希望和乐观,但事实恰恰相反:在华人读者的想象中,澳洲对中国的敌意似乎变得更加根深蒂固。

例子2:澳洲的选举政策

2017年Bennelong进行了补选,工党候选人Kristina Keneally与自由党候选人John Alexander竞争该席位。对于当时的联盟党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补选,补选结果可能把联盟党推入依赖中立议员的支持,才能通过立法的境地。

Bennelong位于悉尼西北部,该选区在澳洲所有席位中拥有最高比例的华裔居民,接近18%。所以,竞选双方都认为赢得澳洲华人选民的支持将是赢得补选的关键。

正如大部分其他中文媒体所做的那样,2017年12月17日,《今日悉尼》也对补选进行了一系列报道。这些报道中的一篇可能会提供一些关于澳洲华人数字/社交媒体的运行模式的线索。

这篇报道题为“左右澳洲政局之战!Bennelong补选今日举行 华裔选民成关键力量”,报道综合了《每日邮报》的多篇文章和图片。除了根据Daily Mail的报道勾勒出了补选的大致情况外,《今日悉尼》还原创报道了两党为吸引华人选票所做的各种努力。

他们还从《悉尼晨锋报》和《每日电讯报》摘取内容,文章最后还有《今日悉尼》自己的在线投票,让读者预测谁能赢得补选。这篇文章发布后,近78%的调查回应者预测工党将获胜,只有22%的人认为自由党将获胜。

《今日悉尼》不是唯一进行在线投票的华文媒体,澳洲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中文报纸《星岛日报》也在微信进行了投票,读者同样预测工党将获胜。虽然最后被证明预测结果不对——自由党的John Alexander赢得了补选——但值得注意的是,《星岛日报》和《今日悉尼》进行的在线投票均被《悉尼晨锋报》(2017年12月13日)和《澳洲人报》(2017年12月13日)在关于补选的报道中引用,两家报纸都对华人选民决定补选结果的可能性进行了推测。

虽然两家中文媒体的读者投票预测结果都是错的,这是第一次主流媒体转向中文媒体来衡量华人选民对政党的支持程度,这一点很重要。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华人选民对工党的支持与来自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有关,但这也没有阻止主流英文媒体发表类似的猜测。

例如,2017年12月13日,Nick O'Malley和Alex Joske在《悉尼晨锋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周一晚上,中国主要的国家媒体《人民日报》对澳洲政府采取了强硬立场,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谴责有关其影响力的指控是一种种族主义,并敦促澳洲政府和媒体‘抛弃政治偏见’。那篇文章发表后,澳洲媒体对Bennelong补选报道的基调迅速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可能会对这场胜负难分的补选产生重要的影响。”

澳洲政府和媒体关于中国影响力的指控也被多名澳洲评论员描述为“种族主义”,这其中就包括了Tim Soutphommasane。2018年,他是澳洲人权委员会的种族歧视专员。正如Peter Drysdale和John Denton所说,“对中国的妖魔化升级,是因为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具有不可预测性,这种不可预测性让我们产生了痛苦的焦虑。”

在Bennelong补选中,澳洲主流媒体引用澳洲中文媒体的内容似乎不只是将其作为衡量华人选民偏好的可靠依据。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将其作为华人选民偏好被中国影响的证据。

例子3:澳洲经济

2018年4月14日,《今日悉尼》在“今日话题”栏目下发表了一篇关于悉尼轻轨项目延误的原创文章。长长的标题写到,“无语!悉尼那个仅仅仅24公里的轻轨项目又遥遥遥遥无无无无期了!因为承包商和政府打起来了!一会文物一会地下建筑...你们评评理吧!”

整篇报道包含了很多工地和糟糕路况的图片,还有政府发言人以及项目承建方Acciona代表的图片。这些图片的说明文字综合描述了政府与Acciona之间的争议。

其中一张图片是ABC关于此事报道的缩略图,该报道的作者为Paige Cockburn,标题为“悉尼轻轨承包商Acciona起诉新州政府,可能再次延误工期”,但《今日悉尼》的报道不只是ABC内容的简单翻译,他们还从《悉尼晨锋报》和《每日镜报》节取了信息,这两家媒体都在文末被标注为内容来源。

文章中还贴出了《今日悉尼》读者的中文评论,小标题为“网友评论:当无能政府遇到流氓承包商”,这一部分是对个体读者抱怨的概括。一名读者表示,“每次开车经过工地,看到那一群人在工地上站着抽烟聊天不干活,就知道这家建筑公司的整体工作素质了。”另一名读者评论道,“让中国建筑公司来,一年就能修好。”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发表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评论。一名读者问为什么不把合同给中国公司,他们会高效地多,“西班牙人干裁缝可能行,但让他们建轻轨?拜托……这是纳税人的钱,他们在浪费钱,我的钱。”另一名读者回答了这名读者关于为什么合同没给中国公司的问题,他说道,“他们可能想给,但又不信任中国人。”另一名读者插话道,“他们不想把这个项目给中国,因为总理说过,‘澳洲人终于站起来了’,哈哈!”

很明显,这篇文章的一些读者生活在悉尼,但另一些在中国。一名读者表示,“几年前我去过一次悉尼,那里很乱。今年3月我又去了一次,仍然是一团糟,难以置信。”另一名明显是住在悉尼的读者表示,“在中国,一条轻轨不用两年就能建成,所以悉尼的轻轨已成为我和朋友们的长期笑话。”另一名读者表示,“所以,这就是发达国家的样子?”最后,他们的评论以“咯咯笑”的表情包结束。

悉尼轻轨是一个地方性问题,但它可能引起的共鸣是全球性的。乍一看,这篇报道跟中澳关系无关,但在《今日悉尼》读者的眼中,它与中澳关系有很大联系。对这篇报道产生共鸣的悉尼华人不仅是当地的纳税人,还是欣赏中国速度和效率、意识到澳洲对中国不信任,以及担心澳洲政府反华言论的个人,而主流英文读者对轻轨项目的抱怨中没有这种中国维度。

例子4:日常生活

《今日悉尼》还有一个名字很简单的栏目类别叫“今日话题”,其中都是中国移民会产生共鸣的话题。快速浏览该栏目最受欢迎的话题,会发现它涉及了各种各样的主题:

1. 悉尼哪个城区最安全,哪个最不安全?

2. 澳洲哪个城区最适合居住?

3. 如何在澳洲找到男朋友/女朋友?

4. 你认为澳洲的路况更适合轿车还是SUV?

5. 白咖啡和拿铁:哪一个在澳洲更受欢迎?

6. 如果你有机会再次决定移民到哪个国家,你还会选择澳洲吗?

7. 根据你与(非华裔)澳洲人的互动,你认为他们对中国有哪些刻板印象?

有一条讨论话题吸引了很多评论,“如果你在澳洲居住一年多后再回到中国,不习惯的事情有哪些?”很多读者的回答描绘了一幅相当不讨喜的中国景象,“脏乱差”,“公共厕所没有纸”,“想过马路的时候没有按钮可按,汽车不会避让行人”,“在公共场所抽烟和吐痰的人太多”,“没有排队的意识,插队很寻常”,“汽车经常鸣笛”。其他评论则让人联想到一个高科技、现代化、高效和便捷的中国,“快递服务普及且迅速可靠”,“网速更快”,“用手机付账和买东西更方便”。

这个类别的讨论基调大部分是平静和友好的,例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或者,“毫无疑问澳洲的生活方式更好,但我在中国更有家的感觉。”还有一条评论以完美的押韵复述了华人社区在比较中西方生活时的一个流行说法,“国外好山好水好无聊,国内好脏好乱好热闹”。

不过这种辩论很容易会变得激烈,一些读者会互相辱骂。澳洲的捍卫者们想知道,为什么诋毁者还待在这里,而不是“滚回中国”。而那些更喜欢中国而不是澳洲的人,有时会称喜欢澳洲的人为“卖国贼”。

像《今日悉尼》“今日话题”这样的在线论坛超出了大多数在线新闻媒体所能提供的用户生成内容的范围,他们为说普通话的中国移民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虚拟空间。

在那里,他们可以试着理解自己的移民经历,并因此在自我文化身份、归属感和形成新的主体地位的表达上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新旧情感在那里相互碰撞竞争。在很多情况下,对祖国的原始眷恋以及移民国的欣赏和谐或不和谐地共存着。

不像之前类别里讨论的新闻报道和特色文章,“今日话题”的内容是用户生成的,通过用户所显示的位置来判断,大部分参与者生活在悉尼或澳洲其他地方。话题主要与跨文化观察有关,夹杂着克服文化差异的成功,或由于不成功而导致的不满。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生活、工作学习的华人移民的朋友、亲属和家人也对这个论坛特别感兴趣。

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从这篇讨论中似乎可以清楚地看出,中文数字/社交媒体存在于两个在理念上相互竞争的新闻媒体系统之间。一方面,他们被中国国家媒体主导,另一方面又被主流英文媒体主导。尽管如此——或可能正因为如此——从澳洲公共外交议程的角度来看,这一行业可能既是一项重要资产,也是一项负担。

虽然这需要更系统更广泛的数据来证实,但我们在这里的讨论表明,澳洲的中文媒体可能既不是中国政府及其官方媒体的工具,也不是主流英文媒体的学舌者。相反,他们夹在澳洲公开的反华言论与中国国家媒体的反澳回应之间,似乎是通过积极表达中国移民对澳洲和中国的矛盾心理而存在,并以此获利。

综合编译声明:本文系本站综合编译和整理自多个英文来源,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文章或有适当删减。未获本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07)
莯沐流年
莯沐流年 2019-11-29 回复
不仅是中文媒体夹缝求生,华人想在澳洲做出一番事业,也是夹缝求生。今日悉尼是这么多年来陪着我们一起成长的,从网站到App,一步步见证他们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旅澳老头
旅澳老头 2019-11-30
在这里.新闻.电视.媒体一天到晚就是china China .在中囯.没人说澳洲.原因是 你太微不足道了!
Rex King
Rex King 2019-11-29 回复
这也是我们大陆籍华人经常面临的两难,由于大陆与世界脱轨的体制,对大陆政府有时与众不同的举止,我们实难苟同,但传统国家情怀的教育,就发自内心希望中国的强大,大陆政府也试图用民生与民族主义来确立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政权的专制与国力的增长,导致了海外大陆籍群体经常性的分裂,不过仔细想想这种分裂也不予盾,即使咒骂中共的人与欣赏中共治理国家的人,他们也是华夏子孙,也是爱国者,纵然不爱朝廷。只是角度不同,诅咒中共的人,看到的是专制,欣赏中共的人,看到的是航母与高铁。
阿托利斯
阿托利斯 2019-11-30
你想的太多,有些人真的是谁执政他骂谁,不然人生就失去了意义
奢华墨村
奢华墨村 2019-11-30
世界什么时候有了体制?君主制还是奴隶制还是霸权制?中国为什么要追随其他人?
平凡荣耀
平凡荣耀 2019-11-30
你说的很中肯,相信很多人也是同感
任沫末
任沫末 2019-11-29 回复
今日话题这种讨论板块确实很不错 搞得好就是一个小型知乎 但没有知乎那种编故事的恶习
MJJ_Mpp
MJJ_Mpp 2019-11-29 回复
可见中文媒体在澳生存有多艰难 一方面不能扭曲澳媒体的愿意 一方面又要受到中国的监管 想今日这种能做起来生存下来的 都不容易
Nover
Nover 2019-11-29 回复
今日悉尼做得好!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