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5日 17.8°C-19.5°C
澳元 : 人民币=4.72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11月罕现“双通缩” 央行是否放慢货币正常化脚步?

2020-12-09 来源: 路透社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路透北京12月9日 - 中国11月CPI和PPI数据出现罕见的“双通缩”,受高基数和食品价格拖累,CPI同比意外转跌,11年来首次跌入负值,PPI则继续修复,跌幅明显收窄并创八个月高点,两者虽同负但走势分道扬镳,分析人士预计短期内仍会呈现CPI向下PPI往上之势。

中国11月罕现“双通缩” 央行是否放慢货币正常化脚步? - 1

2020年12月7日,湖北武汉,一名女子在商业街路边卖气球。REUTERS/Aly Song

罕见的双通缩是否会令央行放慢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脚步?分析师普遍认为不会,一方面CPI负值更多是受高基数和食品价格影响,内需虽然不旺但总体稳定,通缩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另一方面,央行化解金融风险立场坚定,预计仍会采用结构化政策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CPI同比已降至负数,这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德商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表示,CPI的快速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食品价格下跌,尤其是猪肉价格下跌,核心通胀率虽低迷但近几个月保持稳定。

他称,市场关注的问题是,考虑到极低的通胀率,中国央行是否可能减缓政策正常化进程。“目前看来,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中国决策者已加大去杠杆力度并开始收紧房地产。”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0,持平于2009年10月创下的低值;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5%,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下降1.8%,为今年3月以来最高。

统计局并公布,11月CPI环比下降0.6%,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下降0.2%;PPI环比上涨0.5%;11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跌2%,非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1%。

今年前11月,CPI同比上涨2.7%,PPI同比下降2%。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认为,中国央行会仔细研究通胀走势,重点关注核心通胀率(underlying inflation),鉴于中国经济活动仍强劲,核心通胀率未来几月可能回升。

“我们认为低通胀率不会阻止央行明年收紧政策。”他点评道。

民生银行智库宏观分析师应习文表示,尽管当前出现了CPI和PPI双通缩的罕见情形,但整体通胀水平并不悲观。核心CPI基本持稳,通信设备、交通工具价格环比回升,且幅度不小,耐用消费品的回升反映出长期需求企稳。

他预计,明年1、2月由于基数较高和春节错位,CPI有较大概率陷入负增长,但3月之后将逐渐回升,不存在持续通缩压力。

PPI方面,11月环比回升幅度已经达到201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他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反弹,以及美元指数持续下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会持续回升,加上国内经济内生复苏动力增强,PPI通缩幅度将会继续缩小,最早明年2月即有望转正。

中国1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为连续五个月维持在该水平。

CPI和PPI分道扬镳

今年CPI在1月触及八年高点后,伴随着“猪周期”逐渐减弱,开始趋势性下行,3月“破5”、4月“破4”、5月“破3”、9月“破2”,10月“破1”,11月更是跌入负值;而PPI降幅则总体延续逐月收窄之势。

中国国际经济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11月CPI意外转负主要受食品价格回落拖累,尤其是猪肉供应回升,价格回落;同时疫情影响下整体消费仍未回到正常状态。

他指出,考虑到价格对供需变化有时滞,加之目前货币供应比较充分,估计CPI为负的状态不会持续太久,是否为通缩仍需观察;但PPI受生产整体需要疲弱的影响仍会在较长时间维持在负值。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胡月晓指出,当前的体现在CPI同比值上的“通缩”是伪通缩,是对去年过高基数的修正,实际上体现为环比的当前物价运行平稳。受基数影响,未来一二季度的CPI同比值都将处于负值。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称,从同比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据测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张一表示,CPI的权重比例决定了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对其影响巨大。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导致CPI处于低位,从趋势上看,除非春节出现大规模报复性消费反弹,否则CPI很难进入持续上涨空间。

PPI方面,他指出,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企业主动补库存、去年较低的基数,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低位反弹推动了PPI止跌反弹。尽管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但随着经济在一季度出现较大幅度同比增长,未来PPI有可能出现较高斜率的正增长。

货币政策仍侧重结构化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11月出现“双通缩”,但央行货币正常化的节奏料不会受到干扰,明年仍将注重结构化政策对实体经济予以支持。

“对于政策而言,要看到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的主要特征,如果货币政策过快调整,可能会加大下行压力,并对价格带来抑制。”中海晟融的张一表示。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认为,整体看,更能体现物价真正运行态势的核心CPI稳定,物价走势平稳。物价“通缩”态势,有利于未来货币政策的结构化调整,使得货币当局降成本、下压利率曲线高度的空间增大。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表示,后续来看,货币政策有两难情况,从实体需求出发,需要保持相对宽松,但是如果把金融资产纳入观察指标,考虑到“房地产可能是最大灰犀牛”,又要适度偏紧。

他预计,后续货币政策还是会适度偏紧但不会加码,考虑到债券市场违约和人民币快速升值风险,更多会采取结构性政策。

央行打破今年以来每月仅一次MLF操作惯例在11月30日再投长钱,帮助银行降低资金成本,最终目的在于给实体经济融资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业内人士称,央行此举打消了短期内降准的可能性,除以逆回购等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外,不排除未来还会根据需要增加类似这种MLF操作的可能,政策工具的使用上预计会更为灵活。

中国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货币条件合理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