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3日 27.2°C-28.7°C
澳元 : 人民币=4.5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麦道夫的“祖师爷”,他才是庞氏骗局的开山鼻祖

2021-04-16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从古至今,骗子层出不穷。比如刚刚去世的那位——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他正是因诈骗高达650亿美元而被判服刑150年。

麦道夫的“祖师爷”,他才是庞氏骗局的开山鼻祖 - 1

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

但要注意,即便是麦道夫这样的金融巨骗,也并没能像本文的主人公一样,把自己的名字永久镌刻在一个骗局上面,警醒世人,却也遗臭万年。

麦道夫的“祖师爷”,他才是庞氏骗局的开山鼻祖 - 2

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投机商人,图源:flickr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现在的声名很响,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人们更习惯把这样的骗术称为“拆东墙、补西墙”或是“空手套白狼”。

简单来说,就是将新投资者“上缴”的资金作为利润支付给老投资者,借此制造出这种投资有利可图的假象。

但到了1920年,查尔斯·庞兹在波士顿“一鸣惊人”,创造出“90天100%回报”、不到一年就大赚近700万美元的惊天“壮举”。

若以今天的美元计算,这是一笔逾9000万美元的巨款。“Ponzi”的大名也因此被1957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收入囊中,“千古流芳”。

01

前尘:坐牢为主,创业为辅

在来到美国之前,庞兹还不叫查尔斯,他是一个有着长长名字——卡洛·皮特罗·乔瓦尼·古列莫尔·特巴尔多·庞兹(Carlo Pietro Giovanni Guglielmo Tebaldo Ponzi )——的意大利小伙子。

少时失怙,身为贵族后裔的母亲堪堪凑了一笔钱将庞兹送入罗马大学读书,希望他出人头地,恢复家族昔日荣光。可惜的是,庞兹在学校并没有好好学习,而是过着花天酒地的逍遥日子。

等他回到家中,身无分文、还没能读出一张文凭的庞兹令母亲失望透顶。为了与母亲和解,庞兹决定前往大洋彼岸赚大钱,成为富翁之后再衣锦还乡。

时值美国“淘金热”,21岁的庞兹在1903年的秋天揣着200美元上了船,在玩牌输得只剩2.5美元的时候,到达了美国波士顿。

接下来的四年,庞兹当过工人洗过碗,刷过油漆也做过侍应生。他为自己起名查尔斯,并且在名字后面塞上波西(Ponsi)、波奇(Ponci)等一些虚假的姓氏。

1907年,庞兹移居加拿大蒙特利尔,在一家意资银行当柜员。这家银行主要为意大利移民社区提供服务,支付给储户的利息高达6%,为当时其他银行利率的三倍。除了储蓄之外,移民还会将钱交给银行,委托他们把钱汇回意大利。

这样的业务看似普通,然而,在看到“6%”的时候,应该就有人明白了:这可不是什么正经银行——老板挪走客户的汇款以支付高额利息,等到客户在几个月后发现丢了钱,再将罪责推给负责接收款项的那一方。

最后,银行老板带着以这种方式卷走的巨款远走墨西哥,第一次嗅到“拆东补西赚大钱”味道的庞兹也因此失业,并且越发希望自己能够“一步登天”。

机会很快就来了。在银行老客户——加拿大仓储公司的办公室,被工作人员熟识且信任的庞兹趁人不备取出了一张空白支票,大笔一挥给自己开了423.58美元,并小心翼翼地伪造了签名。

麦道夫的“祖师爷”,他才是庞氏骗局的开山鼻祖 - 3

但“幸福”实在也很短暂。在庞兹兑现支票、大肆挥霍“血拼”后不久,银行官员开始怀疑支票签名的真实性并联系了警察,庞兹随后以“查尔斯·庞西”的假名被定罪,判监三年。

尽管因为行为表现良好而缩短了刑期,但出狱后回到美国的庞兹很快又因涉嫌走私外国人被捕,在亚特兰大蹲了两年号子。这一次服完刑,庞兹开始在美国东南部流浪,几年后才辗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波士顿。

1917年,三十有五的庞兹终于找到了一份颇有前途的工作,在一家进出口公司负责跟踪海外业务。虽然起薪不高,仅有每周16美元,但很快就涨到了50美元。

事业上“久旱逢甘雨”,更令人快乐的是,这一年的五月,庞兹遇见了一位农产品商人的女儿,并与她结为终身伴侣。两人的新婚生活十分朴素,但庞兹心中仍有鸿鹄之志,希望能让自己的新娘成为百万富翁的妻子。

一年后,庞兹辞了职去帮助岳父经营农产品生意,可惜他的自信并没能挽救公司于破产危机。不过,再一次的失业倒也没有击倒庞兹,反倒让他滋生出了一种隐隐摸到致富门槛的感觉。

1919年,庞兹先是选择成为一名商品经纪人,却出师不利地被指控偷窃5387磅奶酪,最终还是靠法庭文件拼错了他的名字而逃过一劫。

后来,他又决定出版一本国际商人通用的《交易者指南》,但因为资金不继又无从贷款,这一门生意最后也是惨淡告吹。

可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正是这一本看似异想天开的指南,却以另一种方式为庞兹打开了通往巨富的大门。庞兹的骗局人生,自此就要真正开始了。

02

来了老弟!在波士顿大骗活人

1919年8月,一早结束出版生意的庞兹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西班牙商人的信件,询问《交易者指南》相关事宜。除此之外,信中还附带了一片似是官方出品的方形纸张。

麦道夫的“祖师爷”,他才是庞氏骗局的开山鼻祖 - 4

这是由万国邮联发行的国际回信券(International Reply Coupon, IRC),身在国外的收信人可以凭此去邮局兑换邮票回信,而无需额外支付国际邮资。

盯着这么一张小小的票券看了一会,庞兹终于意识到了赚大钱的“正确”方法。这一次,他是对的。

简单来说,庞兹选的这条“致富之路”就是套利交易。在一战爆发后,欧洲货币已经贬值得非常厉害,意大利更是“个中翘楚”。

与此同时,国际回信券实属冷门,其兑换根本没有根据国际货币的实际汇率来进行调整。由此,1美元可以在波士顿购买20张IRC,但同时也能在罗马购买超过60张IRC,套利空间随之诞生。

于是,庞兹计划找人在意大利以每张接近1.5美分的价格购买IRC,寄回美国后再以5美分的单价出售,借此获取高达233%的利润,简直令人瞠目。

更进一步来看,这样的高额回报已经足以让他打出“投资45天,获利50%”的招牌吸引投资者,再将剩余的钱收为囊下。理想很丰满,但想玩一手“草船借箭”的庞兹却还欠缺着一阵东风——启动资金。

仗着一条如簧巧舌,庞兹说干就干。他不仅将老债主一力说服成了投资人,更将老熟人发展成了“一九分成”的销售代理。

麦道夫的“祖师爷”,他才是庞氏骗局的开山鼻祖 - 5

到了1920年1月初,庞兹的第一位销售代理人、杂货商Ettore Giberti就已经从18个投资者手中筹集到了1770美元,散户投资和销售代理的队伍都在不断壮大。

从本质上来说,庞兹倒卖IRC的想法并不犯法,只是非常荒谬。除开与美国邮政总局竞争销售难度极大之外,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要用来赚取可观利润的国际回信券,数量根本就不够。

但这没有人在乎,特别是在庞兹从他的第一位老板身上有样学样之后——他用最新这一批投资者的钱去填补老投资者的收益巨坑,如此回环往复,入坑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年的春天,庞兹每周都有美滋滋的3万美元入账。单看5月,就有1525名投资者出资44万美元;6月则更为夸张,近8000名投资者向庞兹投资了250万美元,相当于今时今日的3200万美元。

到了7月,美国当局正式发布禁令,禁止任何人一次兑换价值超过50美分的IRC。而那时,庞兹每周都能从投资者手中获得100万美元,也就是今天的1300万美元。国际回信券什么的,早就已经失去意义了。

金钱如潮水般涌来,志得意满地接了母亲过来成为“美国贵族”的庞兹开始涉猎其他公司和房地产,希望通过购买海军舰艇来合法化自己的商业计划,后来甚至还成为了私人银行汉诺威信托(Hanover Trust)的董事和股东。

如此高调的处事难免引起美国官方的注意。不过,鉴于其中的很多投资者都是波士顿警察,庞兹在面对当局的调查问讯时又是对答如流,官员们并没有能挑出他的一丝错处。

但在那年的7月下旬,还是有一位金融界的权威人士——当时尚未创立《巴伦周刊》的金融新闻大佬克拉伦斯·沃克·巴伦(Clarence Walker Barron)对庞兹的操作提出了质疑。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投资者的数量只增不减,庞兹当月从近2万名投资者身上赚取了650万美元。截至那时,已有近3万名男女老少将统共1500万美元的财产托付给了他。

这也就是说,庞兹凭借一张票面价值仅为6美分的国际回信券,已经收获了相当于现在约1.8亿美元的巨资!

投资者依旧兴奋不已,庞兹却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当局迟早都会再次找上门来,那还不如由自己掌握主动权,与官员们见一见面。

会面当天,庞兹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提议:他可以向官方选择的审计师公开账簿,以证明自己拥有足够的资产来偿还债务——如果他不把资产限制在自己名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根据庞兹的计算,他需要拿出1500万美元的现金及其他流动资产来证明自己的偿付能力,但他最多只有这个数目的一半。

至于那另一半,庞兹计划走进汉诺威信托,以银行董事的身份为自己的贷款授权,再带着其他储户的百万资金进入保险库,等审计工作完成之后,再在同一天内还钱。

接下来的几天,审计工作持续进行。而此前刊发巴伦文章的《波士顿邮报》再次发出批判的声音,称庞兹的骗局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巴伦甚至还撰写了一篇更为详尽的分析报道,提出“如果庞兹能在90天内实现100%的回报,那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钱投入到仅能够获得个位数回报的(房地产、股票等等)投资当中”来警告投资者。

结果呢?巴伦的苦口婆心落了一个无功而返的下场,狂热的投资者一个也没被劝退。

03

天网恢恢晚年凄

但就在此时,庞兹聘来宣传其商业版图的公关人员——威廉·马克马斯特(William McMasters),在仔细观察了自家老板种种令人咋舌的操作之后,已经发现不对了——这就是一场大规模的骗局,没跑了。

一向遵纪守法的马克马斯特迅速找到了《波士顿邮报》,几经周折后发表了一篇揭露文章,大声宣告庞兹如今资不抵债。

麦道夫的“祖师爷”,他才是庞氏骗局的开山鼻祖 - 6

第二天,确实有一小部分投资者向庞兹要求退款,但大部分人仍对庞兹信心满满。庞兹本人也没在怕的。他干脆一纸诉状将马克马斯特告上法庭,声称他是一名小偷。

尽管马克马斯特立刻告了回去并要求赔偿,公众仍与庞兹站在一起。不过,庞兹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早在他提出审计请求的时候,一位观察了他很久的、负责银行相关事务的政府专员约瑟夫·艾伦(Joseph Allen)就已经正式盯上他了。

利用自身的职权,艾伦一早就向汉诺威信托发出了指示,要求他们监控进出保险库的每一美元,并提供详细的报告。随后,由于疑虑逐渐加深,艾伦又指派了两名审查员前往银行。

进一步的调查揭露出了两个赤裸裸的真相:庞兹账户早已透支;这家银行的其他官员背地里还在做着见不得人的非法勾当。艾伦迅速接管了银行,等到庞兹收到风声,他所能做的也只剩下祈祷罢了。

可是这一回,好运并没有降临到庞兹头上,甚至还被翻出了十几年前的旧账——就算当年用了假名,他那因伪造支票而获罪的监狱生涯还是被扒了个精光。

审计的结果在第二天出炉,被指负债700万美元的庞兹当即自首,被当局以“利用美国邮政进行诈骗”的理由逮捕,后来被判处五年监禁。

被骗得晕头转向的投资者们终于清醒了过来,不少人登记成为受害者,希望挽回部分损失。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些曾从庞兹手中拿到投资回报的人作出了高尚的选择:好心退还了他们所得的不义之财。

最后,大约2万名受害者成功获得了占他们投资金额近40%的退款,另有成千上万人收获了代价十分高昂的投资教训。

至于庞兹,倒也依旧贼心不死,在几年后的保释外出时又一次计划在佛州故技重施,搞房地产投资为投资者在60天内提供200%的回报。这结果也是显而易见——即使差点逃离牢狱之灾,他最终还是坐了更久的牢。

晚年获释,庞兹先是遭遣返回意大利,写过自传无人问津;后来又搬到巴西为航空公司打了一阵工,被裁之后就开始在里约热内卢教英语。

1949年,67岁的庞兹因健康状况急剧恶化而去世,身边余下的净资产仅剩75美元,多少有些令人唏嘘。

至此,一代金融诈骗大师的一生来到尾声。他看透了人性的贪婪,自己却也无法抵御这种贪婪。在彻底的失败过后,只有一句话平静地留了下来:

那个时候,我应该见好就收,在合适的时候全身而退。然而我没有,故事就是这样。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