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6日 16.2°C-18.7°C
澳元 : 人民币=4.5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特写:亲历白澳政策和中国文革,澳洲华裔作家郭美华的传奇人生

2022-02-06 来源: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这是一位人生中充满传奇色彩的澳大利亚华裔女性:生于珀斯,成长于上海;与斯诺等名人共同为中国抗战而出力;曾跋涉数千公里逃离日军魔爪;文革中受到批斗折磨,下放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在80多岁的高龄时完成一部记载澳大利亚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著作。

特写:亲历白澳政策和中国文革,澳洲华裔作家郭美华的传奇人生 - 1郭美华(中)出生在澳大利亚,成长于中国,经历过白澳政策时期的种族歧视,也因海外身份而在文革中受到打击迫害。(Supplied: Siaoman Yen and Richard Horsburgh)

她,就是被称为游走于两个世界的教师与作家的郭美华(Mavis Gock Yen)。

漂泊的童年生活

1916年,郭美华出生于西澳珀斯的一户商人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华人移民郭明(William Gock Ming),母亲则是在澳大利亚本地出生的第二代欧裔移民。

在那个时代,她的父母能结合并非易事。

1890年,年仅18岁的郭明离开位于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家乡,来到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接手哥哥创办的生意。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威廉开始学习英语,并结识了后来成为自己妻子的英文老师梅布尔·詹金斯(Mabel Jenkins)。

出生于维州本迪戈(Bendigo)的梅布尔并非职业教师,她靠做裁缝活谋生,也是一位通过教授英语做善事的基督徒。

特写:亲历白澳政策和中国文革,澳洲华裔作家郭美华的传奇人生 - 2
郭明与梅布尔打破白澳政策下的种族歧视与偏见而结合。(Supplied:Simao Yen and Richard Horsburgh )

1910年,郭明与梅布尔成婚。在当时,很多澳大利亚人都看不起这样的跨种族婚姻,梅布尔的娘家人和欧洲裔的朋友也因此与她断绝关系。当地的公理会牧师拒绝为这对跨种族恋人举行婚礼,他们只能前往墨尔本结婚。 

在那个时代,澳大利亚的主流群体普遍支持联邦政府立法实施的白澳政策,针对华人社区的歧视与孤立现象十分普遍,偶尔还有暴力事件发生。

六年后,郭明与梅布尔的二女儿在珀斯出生。郭明给女儿起了英文名梅里斯·郭(Mavis Gock Ming),但同时也给她起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名字——郭美华。

特写:亲历白澳政策和中国文革,澳洲华裔作家郭美华的传奇人生 - 3
郭美华(前排左一)与哥哥郭桂芳、妹妹茜拉与艾德娜。(Supplied:Simao Yen and Richard Horsburgh  )

郭美华婚后改用夫姓颜(Yen),因此她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梅里斯·颜(Mavis Gock Yen)

在珀斯,郭美华度过了将近九年云淡风轻的童年生活。

1925年,她的生活开始出现变化。那一年,郭明带着一家人从沉睡的珀斯来到繁华的远东大都市上海,在著名的永安公司就职。

永安公司由郭明的远亲郭乐、郭泉兄弟及其堂兄郭标等人共同创办,前身为悉尼开办的企业永生果栏(Wing Sang&Co.)。

虽然在上海的新生活让郭美华感到兴奋,但不幸很快降临。1926年,她的母亲梅布尔染上天花而病逝。

在家人安排下,郭明又迎娶了年轻的当地女孩黛西(Daisy),之后一家人辗转于中国各地,最终回到上海定居。

从9岁至19岁的十年期间,郭美华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其中有两年住在父亲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广东中山市竹秀园村。

1930年代初,郭美华在上海知名的英办国际学校上海公立西童女校(Shanghai Public School for Girls)完成了中学学业,而且在曲棍球和游泳等运动项目方面表现出色。她很喜欢这所学校,因为这里没有种族主义的影子,也没有戏耍捉弄学生的现象。

1935年,由于时局动荡,父亲将中学毕业的郭美华和其他孩子送到远离战争威胁的澳大利亚悉尼。短暂居住一段时间后,郭美华又回到上海。1938年,她重返悉尼,在女子健康联盟(Women's League of Health) 受训,并获取了体育教学资格证。

二战中跋涉数千公里逃离追捕 

1939年,世界多地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但就在这一年,郭美华来到局势紧张的香港,在澳大利亚女子健康联盟的香港分支机构就职,帮助女性强健体魄。由于这不是全职工作,她又找了一份半职的秘书工作。

她担任秘书工作的机构是中国工业合作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Industrial Cooperatives,ICCIC,简称工合国际),这是中国工合运动在香港设立的机构。

工合运动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由宋庆龄、胡愈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新西兰作家、政治活动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等知名人士在上海创办的工业合作社运动,初衷是支援抗战,保证军用与民用工业品的供给。设立工合国际这个机构的目的则是支援抗战,争取海外援助,并促进中国工合运动的发展。直到今天,工合国际依然存在,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国际性社团组织。

初入工合国际的郭美华没有想到,自己的后半生因工合运动而受到巨大影响。

设在香港的工合国际是一个知名人士活跃的机构,在该机构担任委员,主持工作的包括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与海伦·斯诺(Helen Foster Snow)夫妇,以及路易·艾黎(Rewi Alley)等人。在工合国际工作期间,梅里斯还结识了民国时期在中国政坛最为活跃的西方人端纳(William Henry Donald)。端纳是澳大利亚著名记者,后来进入政界,为孙中山、张作霖、张学良和蒋介石担任过顾问。

在工合国际工作期间,郭美华读了埃德加·斯诺介绍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书中内容对她触动很大。

除了工合国际和妇女健康联盟,郭美华还在香港国际妇女俱乐部工作过。不过,她在这里的工作没有多久就结束了,因为战火很快烧到了香港。18天的抵抗后,驻港英军于1941年底投降,香港沦陷。

1942年1月5日,郭美华与其他一些平民被日军扣押在大观酒店的二楼。据一位历史研究者发布的信息,当时在大观酒店内关押平民的环境并不好,两个人关在一个小小的隔间内,而且只能挤在一张床上就寝。幸运的是,郭美华后来摆脱了监禁,睡在一个办公楼的地板上。后来,一位身在九龙的珀斯故交前往香港将她带回九龙,否则她就会被送到专门关押外籍人士的赤柱拘留营。

1942年3月,她与一些朋友开始了奔向自由的危险之旅。一行人从新界出发,步行三天到达广东惠州。一路上,他们要避开日本巡逻队,还要与沿途的武装组织和共产党游击队协商安全的逃跑路线。抵达惠州后,郭美华又用了几周的时间搭乘船舶、卡车和火车跋涉3000公里,到达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的陪都重庆。

在重庆,郭美华为英国大使馆的香港难民救济部门工作了一段时间,照顾来自香港的难民。1944年底,她被送回澳大利亚,先从昆明飞越喜马拉雅山到达印度,然后乘船回到悉尼。

那时,战争爆发前就回到悉尼的哥哥与几个妹妹已经在这个城市定居,但郭美华却有自己的打算,不想留在悉尼。她在悉尼为美国海军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感觉在悉尼的日子无聊,也没有真正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与家人分离数十载

 在二战硝烟刚刚散去不久的1946年初,郭美华做出了回到上海的决定。然而,上海之旅导致她的人生再次出现巨变,与在澳大利亚的家人分离近40年而无法相见。

郭美华回到上海时,中国的抗战才结束不久,但国共内战已经一触即发。

在上海,她要继续为工合运动工作,为中国制造业与工业的复兴尽一份力。

“我妈妈在工合工作,就是因为工合才把她吸引到中国去的。她的同学为她在联合国找到了工作,但她不肯去,一定要为中国做事情,”郭美华的女儿颜小曼(Siaoman Yen)接受ABC中文采访时说。

在上海工作期间,郭美华遇到后成为自己丈夫的颜泽龙(Jeffrey Yen)。颜泽龙受过良好教育,有政治意识,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1949年,中国共产党几乎控制了全国局势,10月成立了大陆地区的新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郭美华和颜泽龙遂离开上海,前往新政权的首都北京。

在北京,颜泽龙为政府工作,郭美华则成为北京广播电台的首批英语播音员。北京广播电台是官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负责国际广播的部门,后发展为今天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950年,郭美华与颜泽龙成婚。就在这一年,她进入新华社担任英文编辑,为中译英文稿润色。之后,郭美华又在新华社外训班任教,为新华社的记者教授英文。1964年,新华社外训班并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她便一直在这所新成立的大学担任教职。

特写:亲历白澳政策和中国文革,澳洲华裔作家郭美华的传奇人生 - 4
1951年时郭美华在北京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担任英文教师。(Supplied:Simao Yen and Richard Horsburgh )

在1950 -1960年代,郭美华结识了不少来自西方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其中包括第一位加入中共的美国人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著名的澳大利亚战地记者贝却敌(Wilfred Burchett)以及现年107岁的加拿大学者饶素梅(Isabel Crook)——她亦是工合运动的参与者。

1954年,郭美华与颜泽龙的女儿颜小曼出生。然而,当时中国与西方之间恶劣的政治环境让小曼在几十年后才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见到从未谋面的亲戚。

文革遭遇留下深深创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与工作性质都还令人满意,但1950年代后期至文革时期的经济政策与政治运动让国家陷入瘫痪,普通人的生活也日渐艰难。

对郭美华来说,生活上的艰辛并不是最痛苦的。文革期间,她在精神和肉体上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正是这段经历导致她产生动摇,进而做出离开中国的决定。

文革开始后的1966年,郭美华与二外的很多同事都受到隔离审查,不得踏出校园半步。后来,二外又在该校的老革命、教师和海外背景人士中开展了甄别出“坏分子”的运动。由于海外出生的背景,郭美华与另外十多名教师都受到影响,不断受审,个人的生活也遭到批斗。

那时,颜小曼在13岁时就开始要独立生活,因为父母都被强制在单位接受隔离审查,不能回家。

1968年,二外在河南明港设立了五七干校,对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师生一起挖沟、修路、垒墙、或是干犁地、翻土、割麦等艰苦的农活。

像郭美华一样,郭氏大家族中另一位在澳大利亚出生但一直定居上海的远亲也遭到迫害。她就是永安公司创办人之一郭标的四女儿郭婉莹(又名郭黛西,Daisy Kwok)。中国女作家陈丹燕根据郭婉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写了《上海的金枝玉叶》一书。2009年,《上海的金枝玉叶》中文版面世,英译本也在同年发行,负责英文版翻译工作的便是与郭婉莹有类似人生经历的郭美华。

进入1970年代,中国逐渐对外开放,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也出现变化,下放农村劳动的郭美华与其他一些师生获许重返校园。

虽然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教师工作重新受到尊重。然而,名誉和地位的恢复无法消除文革岁月在郭美华心中留下的痛苦烙印。

1975年10月,郭美华获许前往澳大利亚,与近30年没有见面的家人团聚。郭美华认为,由于文革期间的磨难,自己应该永远回到澳大利亚,并且应该把女儿小曼也接回来完成学业。文革期间,很多与小曼年龄差不多的青年连初中还没毕业就因上山下乡这类政治运动而失学。

1977年10月,郭美华为了接女儿而回到北京,并在1981年成功带她回到了澳大利亚。郭美华的丈夫颜泽龙则选择继续留在中国,直至2004年去世。 

初回澳大利亚后,郭美华与小曼在堪培拉定居。65岁时,已到退休年龄的郭美华重返校园,于1984年在堪培拉高等教育学院(Canberra College of Advanced Education)获得了主修专业写作的文学士学位,两年后又拿到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文凭。

郭美华开始写作,向一些报刊投稿。在她的作品中,有不少有关中国的文章。

一部口述历史的遗著

虽然返澳后的生活让郭美华感到满意,但她并未忘记文革时的遭遇。

文革期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内那些遭到审查批斗的人被不断要求反省,自我批判,为做过的事情忏悔,承认阶级罪行,并被迫表现出接受再教育的渴望。

文革时,出生在澳大利亚的郭美华开始批判性地分析,在澳大利亚时,占主导地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对待她这样的华人的态度,华人受到的歧视以及文革期间她被当成外国反革命嫌疑人而受到的不公对待。

文革前的20年中,郭美华始终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新国家而出力却被当成外国反革命。

文革中的遭遇使她开始思考,为何自己在澳大利亚和中国都会被视为外国人,并遭受不公待遇。  

在女儿小曼与女婿理查德的努力下,郭美华的遗著《明珠南流》终于付梓成书,由悉尼大学出版社出版。(Supplied:Simao Yen and Richard Horsburgh  )

这是郭美华苦苦思索的问题。

就是在文革期间,她萌生了研究过去150年来澳大利亚华人移民家庭史的想法。

郭美华去世后,在她遗留下的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第一次产生研究早期澳大利亚华人的想法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在自己一直教授英文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接受隔离审查,并被责令写关于自己生活的检查。现在,打击目标已经从老革命和知识分子扩大到海外来的华人。我问自己,在澳大利亚的华人怎么就被看成是威胁中国人民安全的人呢?” 

特写:亲历白澳政策和中国文革,澳洲华裔作家郭美华的传奇人生 - 5
在女儿小曼与女婿理查德的努力下,郭美华的遗著《明珠南流》终于付梓成书,由悉尼大学出版社出版。(Supplied:Simao Yen and Richard Horsburgh  )

1987年,71岁的郭美华开始采访一些早期移民家庭的后裔,并在十多年后撰写了一部反映澳大利亚早期华人移民综合历史的著作——《明珠南流》(South Flows the Pearl)。

郭美华独自一人,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用了八、九年时间采访了十多位早期华人移民家庭后代,采访录音时长共45小时,记录在41盘卡式录音带上。后来,她又决定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搜集到的录音资料整理为书面资料。这样,她又用五年时间,在80多岁的高龄完成了这部被称为澳大利亚华人移民口述历史的著作。

特写:亲历白澳政策和中国文革,澳洲华裔作家郭美华的传奇人生 - 6女儿小曼与女婿理查德承担了《明珠南流》的编辑工作,并让书稿得以出版。(Supplied:Simao Yen and Richard Horsburgh )

郭美华的女婿理查德·霍斯伯勒(Richard Horsburgh)与妻子小曼承担了《明珠南流》一书的编辑工作。他对ABC中文表示,虽然郭美华生前一直想让这部记录澳大利亚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书稿出版,但始终没有出版社感兴趣。

然而,这部书的价值并未因此而湮没。

颜小曼说,自己真正开始读母亲的这本书是在自己退休后,正是《明珠南流》让她对广东有所了解。

“我做了一辈子广东人,现在才稍微了解到广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小曼说,“通过出版这本书,我学了好多关于广东的知识。”

理查德则表示,看到书稿前,自己对澳大利亚华人历史一无所知,而书稿中记述的内容让自己眼界大开,与学校中学到的差别很大。

他还说,虽然我们说这是一部反应澳大利亚华人历史的书,但郭美华却始终认为这是一部讲述澳大利亚历史的著作,只是通过华人视角讲述出来。

2008年,郭美华在悉尼安然辞世,享年92岁。

让人欣慰的是,在郭美华诞辰106年之际,这部倾尽心血完成的遗著《明珠南流》终于出版。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屲冚仚屳
屲冚仚屳 2022-02-06 回复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JoanneK
JoanneK 2022-02-06 回复
两个对立的社会形态所带来的苦烂都经历过了,她也选择了让她最后得到心灵平静的归宿,然而她的选择令人深思。
lola
lola 2022-02-26 回复
感谢小编推荐,将买书拜读
-Q_小姐-
-Q_小姐- 2022-02-06 回复
真的是非常传奇的人生
Anni彭爷
Anni彭爷 2022-02-06 回复
苦了一辈子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