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17.9°C-20.6°C
澳元 : 人民币=4.7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2022-05-10 来源: 英伦大叔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最近一段时间,魔都的某些魔幻新闻看得大家瞠目结舌,刚稍有“审美”疲劳,一些黑色幽默的笑话又接踵而至了。

1

逃跑计划上海

漫长居家中/其他城市的吃瓜网友们“不经意间”就发现了一个大笑料:

一支名为“逃跑计划”的乐队过段时间要在上海,南京,杭州办演出,所以在淘宝上开票了。万万没有想到: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2

没错,有上海的朋友把“逃跑计划”当成了一个能帮人离开上海的中介公司了!

网友们是怎么评论的呢?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3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4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5

还是那句话,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有些笑话,真的是笑着笑着就落泪了。

除了这条微博,还有一条来自魏魏看视界的视频目前也已获得了近6万转发。

视频内容是:几位会说汉语,长期居住在某小区里的意大利人解封后立刻大包小包地离开了上海。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6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7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8

视频背景中,貌似一位上海老爷叔的声音:搬走啦?

外国小哥:嗯?(似乎没听清)

老爷叔又重复一遍:走啦?

外国小哥:嗯……

老爷叔的声音中,似乎带着点无奈……

而另一个片段中,一位男士问画面中的女生,回哪里呀?女生回复:意大利!并有礼貌地补了一句:byebye。

而视频下面的评论也是五味陈杂得稀里哗啦: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9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0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相关的数据就摆在网上了。2022年3月到4月,全国检索出国移民的人数暴涨: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1

即便在上海还没有进行大规模封控的二,三月份,它就已经是全国检索移民主题环比增长最高的城市了,排在第二的是另一个直辖市——天津。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2

这几天我们了解到,一些海内外的留学/移民公司在最近一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要加派人手。

在进行直播活动为移民进行答疑解惑时,刚建立几个微信群,每个群竟然在2分钟内就有数百位来咨询的人扫码进入,群人数瞬间就满了。

“这种滚动入群,甚至来不及看入群人名字便被顶到上端消失的画面,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有的入群人在群里哭笑不得。

2

走出上海滩难吗?

上海本地博主越向写了一个笔记,引起了很多上海人的共鸣,标题就叫《出上海记》,仿佛想让人去联想悲壮却又光明的《出埃及记》。

而后者的故事中,人们最终得到了“救赎、拯救和供应”。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3

《出上海记》的作者则亲身记录了自己从上海住所出发,经历各种惊心但最终成功到达目的地国的经历。该笔记的第一句话就是:

“每个能到达浦东国际机场的人都是幸运儿,但这份幸运或许就到此为止,并不能保证他们还能离开。有的人已经在这里住了40多天……”

另一位博主“BIE别的”则讲述了一些被困在浦东机场的人们。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们这群人,就像是被下了诅咒一般,困在浦东机场的天花板下不得翻身。”

该博主采访的滞留旅客中有回不去高考城市的准考生,支援建设方舱的大哥,徒步二十多里地到机场的小哥,还有飞去其他国家的旅客,其中大部分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滞留了半月以上才成功“跑路”,甚至有一位在5月9日该博主截稿时仍未离开。

但是,他们这些人虽然经历磨难,但好歹能回家了。

而有一些人则永远止步在这次上海的疫情之中了。

最近的是5月4号这天离开我们的上海才女,90后的文汇报记者童薇菁。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4

死亡原因一说是她因心脏病没有得到及时抢救而去世(有报道称与她相熟的同事透露,“封闭时间太久,女孩前些天心脏不好,似乎也抑郁……送到医院抢救无效,她的父母崩溃了……”)。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5

另一说是她因为精神反常跳楼身亡。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6

这让我们想到前两年,抑郁症患者在英国疫情中翻了一倍,而且新增抑郁症患者中,年轻人占大多数。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7

2020年英国16-39岁人群重度抑郁症患者是2019年的三倍(数据来源: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

而在2020,,2021英国对抗疫情的几次大封锁期间,已显现出来的明显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绝望、被困和负担感、滥用药物、孤独、家庭暴力、忽视或虐待儿童、失业和其他经济不安全感。

回到上海,在刚刚过去的三四月间:

有年轻护士哮喘发作却因自家医院停诊而耽搁,因抢救不及时去世;

郎咸平的母亲因急发肾病就医,在等核酸结果时耽误了医治而死去;

上海哮喘老人因120拒绝借用心脏震颤仪救援而病亡;

复旦大学俞惠中教授、小提琴家陈顺平先生、上海交大吴中南教授等老人都因其他病症在疫情中就医未果而撒手人寰;

长乐路58岁的独居者,据说去世后被邻居闻到臭味才被发现;当然还有更多不是名人,也不想或没渠道让大众知道的逝者。

……

这些是我们看到的被报道出来的人,而那些背后未经报道,我们尚不知、逐渐被人遗忘的人,究竟还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在此,我们也愿他们一路走好。

5月5日晚,有网友在浦东机场遇到了即将飞往澳大利亚(实际飞往香港)的彭于晏。

新浪微博上也能看到彭于晏隔离一个月后的照片: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8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19

最近几天也陆续有从浦东机场飞往各地的网友表示在机场见到了离开上海的外国人,称数量不小。

也许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上演自己的“出上海记”。

3

有钱人的风向

关于上海人会不会移民的话题,大家热议的一个点便是上海的富人们会不会离开。

作为中国金融与经济的扛把子城市,上海也是一座有钱人聚居的城市。

而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在上海的富人们与普通人罕见又奇妙地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

微信里一些上海朋友发的朋友圈是这样一个历程:

封控刚开始那几天:“上海人怎么能不喝咖啡?”,“隔离餐盒里怎么能没有甜点?” ……

封控中期:“求牛奶,求面包,求鸡蛋,抢菜”……

再后来:不太发朋友圈了。

求食和抢菜的人群中包括所谓“百亿身价”的风投女王徐新和许多所谓亿元豪宅汤臣一品的业主。虽然据说他们的果腹问题还是很快得到了解决。但经此折腾,他们所谓“富贵人”的身份怕是也折损了不少。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20

但其实这倒都不算啥,算啥的是:甭管你住的是几千万还是多少亿的房子,该被送去隔离的,即便半夜敲门或“破门”也要全家立即配合前往,假若你有私人保镖,那就连他们一起拉去。

如果说“求食抢菜”对富人们只是损失了体面的话,那假设全家半夜被拉走就可算是丧失了他们一直珍视的从容与尊严,可谓狼狈不堪。

因此,上海疫情最终会不会“让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先走”?

这还需要未来和时间去给出答案。但富人们,尤其是富人兼名人们的去留,应该会对普通人们也形成一些影响。

4

到底会不会有所谓移民潮?

上海未来会不会有移民潮?

这都不仅仅是一个国内的话题了,全球大论坛Reddit以及纽约时报网站上也都有相关的主题。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21

出上海记:“逃跑计划”令人心酸,离开上海滩难吗?(组图) - 22

在分析这个问题时,令人不禁想到了一个字——闽。

众所周知,中国的“海漂”大省中,福建绝对是一个主力。

很多年前看一个福建文化纪录片时看到一种说法,说“闽”这个字的真正寓意是:“关在门里是条虫,走出门外是条龙”。

以我们在海外多年的生活经验来看呢,这句话确实是有些夸大了。

成不成“龙”还是要看自己的眼光,智慧,能力和机缘。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确定的:至少我们见过,交往过的绝大多数“走出门外”的人最低限度也是衣食无忧,且只要不懒,都有钱可赚。

先把日子过舒坦才是实在的,成不成龙就随缘吧。

这倒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的生活状态普遍比较好,或者说,相比于住在上海几亿房子里的富人,我们反倒觉得他们能掌控自己生活的程度稍微多了一点点。

很认同陈丹青老师的一段话,基本意思是(原话记不清了):中国大城市的中产者,年轻人(我猜他八成指的就是上海人)其实都是假装活在西方现代社会里,活在自认为的西方现代社会里。

这次疫情中上海发生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其实是让这个观点更凸显了。毕竟,光鲜幻象总有褪去的一天。

最后我们脚踏实地地分析两句吧。

虽然现在咨询出国的人很多,但咨询和行动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就像逛商场的人多绝不代表买东西的人多。

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一个非要等到有个图书馆才肯读书的人,有了图书馆他/她也不会读书。”

移民是一个改变人生的大事,但不见得一定就能达到人们的预期。一个人如果动了这个念头,一定要自己权衡,考察与思量。

有人信奉“哪怕做出错误的决定,也比犹豫不决强百倍”。

但我们仍要说,任何轻易做出的决定,无论其导向的结果如何,也都不能称得上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尽管有些时候,可能结果确实是好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土澳居民br9Md
土澳居民br9Md 2022-05-10 回复
大傻不死,中国没救
Khitanskii
Khitanskii 2022-05-10 回复
上海癱
土澳居民N95
土澳居民N95 2022-05-10 回复
赵立坚说中国人来去自由,没事偷着乐吧
judithKubi
judithKubi 2022-05-10 回复
能走的都走啊,见识了那么多令人恶心的事情
raiincoat
raiincoat 2022-05-10 回复
要走就走!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