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3日 27.7°C-29.0°C
澳元 : 人民币=4.5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极端天气下,中国制造业和基建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图)

2022-10-24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夏志坚:刚刚过去的夏天,中国制造业重镇饱受极端天气冲击,工业与基建的气候适应问题已被纳入国家战略。

极端天气下,中国制造业和基建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图) - 1

大半个中国在今年夏天都感受到了气候的异常。洪水、极端高温、热射病、干旱、限电、山火,这些充满灾难感的词语在这个夏天不断出现在媒体、社交平台以及人们的日常交谈中。

广东遭遇百年一遇洪水,多个乡镇淹没于洪泽之下,数十万人生活受到影响。大范围的极端高温干旱令四川、重庆多地经历了持续数日的罕见电力短缺,企业不得不停产以保民生用电,重庆更是在一周之内发生了十余起山火,当地民众不得不忍受缺电、高温与灭火的多重考验。

就在这个灾难性的夏天拉开帷幕之前,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委在6月7日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战略》),这是中国在未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最新政策指引。

与2013年11月发布的首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相比,新版《战略》用相当的篇幅强调了提高社会经济系统的气候适应能力,这其中既包括了农业、城市、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气候适应,也涵盖了加强敏感产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以及与稳定当前经济颓势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的气候韧性建设。

极端天气下的制造业危机

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企业的生产一旦产生波动,便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过去两年多的疫情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气候变化之下日趋频繁的极端天气,让正在遭受疫情、战争冲击的全球供应链变得更不稳定。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锂电产业链的重要基地,四川在今年夏天经历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8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确认,从今年6月13日开始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由于连日的极端高温以及历史同期的最少降雨,以水电为主要电力供应的四川,经历了大范围限电。为了保证民生用电,从8月中旬开始,政府不得不下令让工厂暂时停工,并号召居民减少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

有媒体用“四最”来形容四川此次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及其引发的电力危机:历史同期最高气温、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历史同期最枯来水、历史同期最高电力需求。

四川锂盐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从8月15日开始持续到8月30日的限电措施,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市场状况。据上海有色网(SMM)预测,本轮限电将导致行业8月碳酸锂减产1250吨、氢氧化锂3050吨。尽管限电已经结束,但是生产完全恢复尚需时间,华西证券分析指出目前多数锂盐厂家仍以补交长期期货合约为主,现货市场依然紧张。供需不平衡已经反映在了价格上,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与限电前(8月12日)每吨报价48.4万元相比,截至9月9日报价已上涨至每吨50.3万元。

这只是今年夏天中国制造业企业受到高温干旱影响的一个面向。而6月中下旬的广东,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则来自于洪水。

入夏不久,广东就遭遇了打破历史纪录的强降雨,珠江水系干流之一的北江水位暴涨并发展成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直接威胁着地处下游的中国制造业重镇珠三角。为了保护广州、佛山等制造业云集的城市,经济相对落后的英德市即使在多个乡镇被淹的情况下,也没有开闸泄洪,约40万当地百姓的生活被迫受到影响。这一局面暴露出珠三角制造业中心在极端天气面前的脆弱性。

气候危机的现实已经摆在眼前,问题在于如何应对以减少损失?

构建对于灾害更加有效的预警系统,是关于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战略》的主要目标中提到要持续增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气象服务产品,以提升敏感产业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灾害的能力。

“我认为将卫星实时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气候风险管理上,构建预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中国有能力去构建这样的体系。” 长期关注气候变化对劳工影响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劳工与工作生活项目(Labor and Worklife Program)研究员胡熙告诉中外对话。

此外,位于产业链下游的企业应当尽可能扩充自己的供应商,多元化供应链,而不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由于极端天气带来的破坏,现在能够给你提供原材料的企业可能突然就没有办法给你提供,所以一定要多元化企业的供应链,降低风险。”胡熙说,“在国外有很多供应链数据公司,可以为企业实时预警供应链的问题。比如哪一个地方发生了洪水,刚好这个地方有你的公司的供应商,那么你就会及时收到风险信息,从而及时调整。”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此前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也表示,如果是受极端气候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应作出相应风险预警和管理,包括披露厂房、供应链环节、物流等方面的影响,并把气候风险及相关应急预案纳入日常的企业经营运作中。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近期发生的这场由于缺水导致的电力短缺进而影响供应链稳定的危机,也突显了当前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战略》在敏感二三产业部分中重点强调了要提高能源行业的气候韧性,加强极端天气事件下输配电系统保护和应急调度,提高电力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防御应对和快速恢复能力。

舆论场中已经有如何加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讨论,例如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建设速度,以及推广分布式新能源,实现多能互补;加强输电通道的双向输送能力建设,提升跨省电力互济能力;推动燃气发电以保障能源供给的稳定性等。但是未来具体将采取哪些举措来增强电力系统的气候韧性仍有待观察。

提升基建气候韧性

在疫情、地产危机和极端天气令中国经济承压之际,中国政府正期望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稳定住黯淡的经济前景。

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只增长2.5%的背景下,1-7月份,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逆势增长了7.4%,且增速连续三个月加快。

然而,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正在给交通等基础设施带来新的风险。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的一项研究估算,全球变暖造成的极端降雨天数增加在铁路沿线所引发的诸如泥石流、滑坡、洪水等灾害,未来可能会给中国铁路部门造成每年高达35.3亿美元的损失

降低基建投资的气候风险已经迫在眉睫。《战略》中专门提及要推动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的气候韧性建设,逐步完善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同时结合对中长期气候变化趋势的预估,编制未来工程技术标准调整和修订计划并开展预研究。

这样的做法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先例。比如,南非政府制定德班港扩建规划时便进行了气候风险评估,纳入了对海平面上升和更强风暴的考虑,从而加高了港口设计并制定了应急计划。

“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来提升基建的气候韧性。首先就是将气候模型应用到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因为每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气候风险的基础数据精确度要很高。第二个就是要了解新建基础设施的脆弱点在哪里,从而在设计的时候就采用高标准。”胡熙说。

不过,应用气候模型对未来的风险进行预估以及针对基础设施存在的薄弱点提高建设标准势必会增加建造成本,如何说服出资方增加这一笔投资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为什么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的经济影响评估极度欠缺,因为大家都不了解提升建设标准到底有什么好处,经济价值到底在哪里,这就是为什么气候适应一直很少有人去做的原因。”胡熙表示。

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在去年发布的《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是为数不多给出了提升基建气候韧性潜在经济价值的研究报告之一。

根据对宁夏、武汉和深圳三个地区的案例研究,这份报告指出,在气候韧性基础设施上每投资1元(如宁夏的节水灌溉措施、武汉的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和深圳的灰绿结合海堤等),除本身的经济效益外,加上避免干旱、城市内涝、风暴潮等灾害对经济活动和基础设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减少污染、调节气候等社会环境效益,未来30年共计可产生2-20元的收益。

然而,报告同时指出,当前中国气候韧性基建面临严重的资金供需不匹配问题,为提高中国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能力,未来五年内需要弥补近5000亿元的年均资金缺口。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在接受中外对话采访时表示:“国内现在大家都特别重视气候变化,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都在考虑气候适应这方面的工作。政策层面也提到了要利用金融手段让资金向更为绿色、更为气候韧性方面去投资。但是我感觉真正落地的手段并不多。”

除了缺乏资金,目前国内基建项目也存在气候可行性论证不足的问题。所谓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等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

“以正在建设过程中的川藏铁路为例。在建设之前的设计阶段,就需要对整个沿线的气候风险进行很好的评估,我们参与了一些工作,但是由于铁路沿线观测资料有限,评估不够精细。另外,现在很多评估是基于过去几十年的气象数据,但是未来铁路沿线的气候不完全是过去气候的线性变化,这就导致对未来的风险考虑得不是特别精准。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气候模型做未来风险预估,尽管结论有不确定性,但也是一个参考的依据。”巢清尘说。

一些国家已经在进行将气候模型应用于基建规划的尝试。胡熙告诉中外对话:“英国等国家已经要求工程单位做气候情景模型分析,在一个项目开始建设之前,需要经过很多的韧性测试(resilience tests)。我认为中国也可以借鉴。”

规划设计之外,巢清尘认为在基建的建设及运行阶段也需要气象部门更多地参与,加强建设部门与气象部门之间的合作。

“比如川藏铁路沿线有很多涵洞,在建设的时候就应该在这些地方设立相应的气象观测站网,通过在建设过程中获取的数据,进一步调整建设用材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但是就我自己的了解,目前建设部门与气象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还有进一步提升和合作的空间。”巢清尘说。

此外,对于大型的基建项目,在建成之后的运维阶段,通过加强部门合作,可以更好地评估项目产生的生态影响,以及在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项目运维可能面临的风险。

“总体来说,我觉得基础设施工程都需要在设计前、建设中和运行后加强气候风险和气候生态环境评估和分析。”巢清尘表示。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晏艳Yan
晏艳Yan 2022-10-24 回复
超级计算机应用比较多的就是天气预报,美国人嘴巴上喊着中国要加快减碳,然后一面全力打击中国的超级计算机。见过虚伪的,但没见过这么“丝滑”的虚伪。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