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3日 30.6°C-33.1°C
澳元 : 人民币=4.5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2023-06-30 来源: Vista看天下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谁也没想到,专家、学者们集火骂了张雪峰一个星期,反倒把这位考研名师网红的热度骂得越来越高。

尽管他本人在四天前就“因为过度劳累而被强制住院”,暂时休息,名字却一直待在热搜上没下来过。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

“张雪峰建议报考有专业壁垒的学校”“张雪峰的公司做四休三”“张雪峰6年前的演讲火了”。

之前直播间的切片视频更是在社交平台上满天飞,动辄收获几十万点赞和几万评论。

如果看过这些视频,你会发现他原本确实是在做“报考咨询”的工作——

家长们通过连线报出孩子成绩、家庭情况、大概意向,张雪峰根据手头信息给出建议。

但评论区的赞誉,显然已经超出了对一名报专业指导老师的评价。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2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3

甚至不止是正在面临报考的学生、家长。

张雪峰在视频里说的每一句“大实话”,都在网友心中化作再具体不过的情绪出口:

“普通人手里的牌就是这么烂,除了精打细算还能做什么!”

01

“高中老师关起门说的话,

被他摆在台面上了”

现在先让我们回到把张雪峰拽上风口浪尖的那个时刻。

他在直播间对一位家长说“理科590报新闻,你会崩溃的”。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4

很多教授、学者们反驳他,理由是如今高校的新闻教育有多好、新闻素养有多重要。

但张雪峰那句话背后的指向其实非常简单、唯一——那就是就业。

“现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不是在讨论新闻学有没有用。而是在说,找工作时每个人都是你潜在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这几天在网上被疯转、大赞“张老师说得对”的片段,大多也都基于同样的底层逻辑。

或者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实用主义金句”。

家长连线进来,张雪峰先问的永远是男孩女孩?家里能不能支持考研?父母在某个行业里有没有人脉资源?

这哪儿是建议人家未来四年学什么?分明是在人生牌桌上替人出牌。

比如跟家长讨论要不要报考土木专业,不谈要上什么课、需要什么技能。

而是谈一旦决定报考了,全家人就要做好考研的准备。

因为“现在还在招人的甲方只剩下了国企,而国企能招到硕士为啥要你一个本科。”

进不了国企,那就只能去做乙方、施工方。“哪怕你是985,也得去工地打灰。”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5

孩子没有美术功底适不适合学建筑?

“跟美术功底没关系,主要是看你家孩子能不能熬夜。”

因为建筑专业出来就业,每天都是一群甲方在电脑后面盯着改图,“一改改一宿”。

“关键累还赚不着钱,你看看人家计算机熬一晚上赚多少?”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6

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两个专业如何选择?

别管两者的课程设置有什么区别、孩子是更喜欢做绘画还是做运营,本科直接先选面更宽的专业——“不至于把路提前堵死了。”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7

承认吧,绝大多数经历过高考的人,尤其是在小镇靠读书卷进大学的人,都对这种“大实话”并不陌生。

只是它们过去不会出现公共舆论场上,甚至都不会出现在高三那个鸡血拉满、一股理想味儿的誓师大会上。

它是班主任打给父母的一个电话。

告诉你家孩子这个分数,勉强上了二本烂专业也只是名头好听,不如选个好就业的三本。

是家里长辈叮嘱你不要跟风报金融,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

但家里没有行业内部的人脉,很可能去了也只是当10年卷生卷死的打工人。

是学校请来做报考辅导的老师,在公开课上对大家说:

“如果分数刚刚踩到本科线的话,就不要挑什么城市、专业,优先选择那些年年都招不满的学校,先尽量确保不会掉到专科去。”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8

在这些语境之下才没有什么爱好、什么理想,什么增长见识和陶冶情操。

“性价比”是唯一标准,“好就业”是唯一目的。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9

如今张雪峰引发的争议和热捧,或许恰恰都源于他把这样的大实话,拿到了台面上。

又因为他信息够多、口才够好,由此推导出的人生路径也看起来更具有“实用价值”。

比如他曾在连线中建议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报考“滨州学院”,家长甚至完全没听过这个学校。

“它很快就要改名字了,改了名字你这个分数就上不了了。”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0

甚至不避讳一些灰色地带。另一位家长说自己在北京有些亲戚,想让孩子报考北京的大学;

张雪峰直接建议,选北京不如选那个亲戚所在行业的对口专业,直接一步到位。

在专家们看来这简直是“歪门邪道”,是功利主义在选专业方面的极端表现。

但普通人只会在心里暗自嘀咕:“好家伙,要是有这机会我也想去啊。”

02

“恐吓式”打鸡血

张雪峰身上引发争议和关注的点,究其本质并不新鲜。

几乎每年高考选专业的节点,都会有一些新闻引发大众对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论战。

有时候是实用主义赢了:2020年,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考进北大却选择了考古专业,被质疑“这种专业难道不是家里有矿的孩子才配选?”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1

钟芳蓉回高中母校给学弟学妹演讲。

有时候却又被骂“太功利”:与之相对的,今年3月一个高三女孩在誓师大会上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被指责不够体面。

不难看出,公开舆论场对高考生“实用主义报考”的态度,是标准摇摆的。

比如通常认为成绩不好的学渣在选专业时可以“向钱看”,但清北精英们还是得有点理想和追求。

家境不错的孩子可以凭兴趣选择专业,但如果家里供你考研都费劲,最好还是老老实实选个热门、有前途的专业。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2

刚巧,张雪峰的每一步都精巧地踩在了这批“需要实用主义”人群的心尖上。

无论你认为他的金句中有多少段子加工的成分,都不得不承认的是——

比起俞敏洪这种北大毕业的大佬,张雪峰所代表的形象、面向的对象,都更接近那种没什么选择的普通学生。

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因为足够优秀能被罗马直接选中。

但更多的是家里没钱没人脉,成绩也不足以改变命运。

手里的牌就是这么烂,想要赢当然得好好打,最好一步都别错。

张雪峰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农村家庭。他在演讲中提过当地的教育资源不行,“高中平均三年才能出一个考上清北的”。

而他最后考上的是郑州大学,在如今人均985的互联网上根本划不进学霸、精英的范畴。

但恰好呈现了“学习改变命运”的普通版本。

今天热搜上那个他6年前的演讲,里面最火的是这么一段话:

“孩子不爱学习就带他去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看看。看看里里面的人都是什么形象、姿态,问问他想做什么样的人。”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3

这句话如果换成某个专家、大V来说,大概率要被骂死。

但张雪峰说出来,就变成了“自己人说大实话”。

更不要说他给出的那些选专业建议,也都透着“这手烂牌得尽量打好点”的谨慎。

还是用俞敏洪对比,同样是建议考大学去大城市,俞敏洪给出的理由是“人要在广阔的舞台上发挥自己。”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4

这话放在几年前,恐怕还是相当普适的价值观。

它意味着一种向上的人生——去大城市可以见大世面,有大发展。共享单车、互联网大厂……各个都是小城市接触不到的机会。

那也是大学生卷学历卷的最厉害的几年:更高的学历就代表更广阔的空间、更高的职业天花板。

而如今哪怕是名校生,已经很少有人相信自己的人生会一路向上。

对未来的憧憬变成了向下的恐惧。

而张雪峰强调的恰恰是“别走错路”——与其感慨这是所谓“功利主义的极致化体现”,不如说大多数人对自我未来的认知就是扛不住一点差错。

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因为可以跳出原本糟糕的环境和生活。

“你还想留在那个小县城吗?你想让那个考试全靠抄的后座给你爸妈看病,让逃课翻墙的同学给你孩子当老师吗?”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5

如果说学霸和家境优渥的年轻人相当于直接抓王炸,那么张雪峰似乎在教人们怎么把烂牌打得没那么烂。

“你知道这有多珍贵吗!”

03

喊出“实用主义有理”,

是一种控诉

随着张雪峰的讨论度越来越高,一些舆论也开始逐渐往夸张的方向发展。

比如这几天已经有不少人把他捧到了“打破底层信息壁垒”的高度。

作为教育网红、考研老师,张雪峰的确给了很多家长有关选专业、报考的建议。

但要说凭一己之力、一个行业“补齐底层的信息差”,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事实上,张雪峰的咨询课程价格一点也不“底层”。而他在直播中给出的很多结论,也不排除有节目效果。

一些视频会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比如今天说土木不考研进不了国企;

第二天又变成了不学习、闭着眼睛都能进国企的专业,“就是工作环境一般”。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6

也有人指出,他某些专业的评价不乏片面、过时的结论。

“一提金融就是毕业去拉存款,仿佛没听说过风投和私募。”

“现在还在劝人学计算机,有没有研究过码农岗位多饱和啊!”

这并不奇怪,毕竟如今风口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没有谁真正指望一个研究专业报考的网红,在每一项选择里都能做出最最完美的决定。

甚至如今网友捧出的,也并不是一个有问必答的选专业老师。

而是一个嘴替——终于敢在舆论场中。

正如评论区下热火朝天讨论的,不止是正面临选专业的家长孩子。

还有更多已经通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的人,正在抒发自己的失意和不满。

在张雪峰劝大家报考“有专业壁垒”的专业下面,有文科生在底下抱怨自己就业难、竞争大;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7

看他建议某个家长“别报这个专业”,评论区通常都会变成各种所谓天坑专业的“团建现场”。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8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组图) - 19

张雪峰在考研讲座中告诫大家“千万别报那种只招一个人的专业,那个人肯定不是你”;

大学生们则在下面吐槽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读出来也收不到工作offer。

而每一个批评这位网红“太功利”的评论下面,也都总会有碰到头破血流,才认清了上升通道狭窄的人反驳——

“普通人是没资格追求梦想的,如果我早看过张老师,当年就不至于盲选专业了。”

如果重来一次,我们真的会全然听张雪峰的建议吗?如果当初听了张雪峰的,人生真的会更好吗?

不一定,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把张雪峰看成是“最诚实的声音”。

理智上我们都知道,生活是无数偶然组成的,没有人能每一步都踩准标准答案。

但在情感上,就像是一种控诉。

人们真正想要讨论的并不是张雪峰给出的选择正确与否,只是单纯愤怒于促使他做出那个选择的原因。

为什么人生中最该听从内心、放飞想象的节点,如今只能变成一道逻辑严密的推理题?

或许无力、无意义,只是一种应激的本能。

但当我们已经学会熟练地用“孔乙己文学”“沉淀文学”自嘲,这恐怕也是仅存的一点质问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pinklemonate
pinklemonate 2023-06-30 回复
应该听从内心的想法,而不是让它变成一道推理题!不然生活就太枯燥了!
懒猫Tina
懒猫Tina 2023-06-30 回复
感觉被束缚住了!内心的声音被逻辑推理给压制了,不爽!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