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9日 17.0°C-19.0°C
澳元 : 人民币=4.5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北大学者追忆昆德拉:最后一面,他曾谈到中国(组图)

2023-07-1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据央视新闻7月12日下午消息,欧洲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去世,终年94岁。“收到消息时,我几乎不敢相信。”12日晚,米兰·昆德拉唯一的亚洲学生、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董强向南都记者表示,米兰·昆德拉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昆德拉对小说、文学理论及创作的理解,全方位打开了我的视野,也让我的学术研究持续得到滋养。”

北大学者追忆昆德拉:最后一面,他曾谈到中国(组图) - 1

米兰·昆德拉。

“收到消息时,我几乎不敢相信。”12日晚,米兰·昆德拉唯一的亚洲学生、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董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正在跟法国知名作家勒·克莱齐奥写邮件,“他和昆德拉都是我早年间在巴黎时对我影响巨大的两位作家。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无法言语。”

米兰·昆德拉1929年出生于捷克,1975年移居法国。其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生活在别处》《小说的艺术》等曾被译入中国,引发“昆德拉热”,包括莫言、王安忆、余华等著名作家在内的读者群体均深受其影响。

北大学者追忆昆德拉:最后一面,他曾谈到中国(组图) - 2

董强。

谈及最后一次和米兰·昆德拉见面的场景,董强向南都记者回忆道,“我最后一次和老师相见时,他当时身体已经抱恙,还坚持去地铁站接我。我见他腿一瘸一拐,便关切地问他腿怎么了,他自己竟不以为然。我感到很心酸,也不便多说。那次见面我们聊得很开心,他也谈到了跟中国有关的话题,以及他的小说在中国的接受程度。”

近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又推出了一系列米兰·昆德拉作品新译。除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生活在别处》《笑忘录》等小说作品,国内读者亦能读到他的《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等论述、随笔集。

董强向南都记者表示,米兰·昆德拉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我生命中最迷茫的时候,身边同学们为了生存都转行了,他的课成为我的精神支柱,有这样一位大师认可我,愿意接受我做他的学生,激励着我坚持下去。他和另外一位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一直推动、促进着我前进,两位作家的情谊我一直铭记在心。”他说,米兰·昆德拉对小说、文学理论及创作的理解,全方位打开了他的视野,也让他的学术研究持续得到滋养。

流亡作家、告密者、当代隐士……

米兰·昆德拉的多重人生

米兰·昆德拉在世界上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他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具有传奇色彩,但三十七年以来,由于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他成为公众眼中的当代隐士,与他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说人物相比,作家本人显得愈加神秘。

1985年,米兰·昆德拉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他在获奖演说里谈道:“小说家是一位(按照福楼拜的说法)希望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的人。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也就是说拒绝公众人物的角色,这在今天并不容易。”

谁是米兰·昆德拉?出生在音乐世家却倾心于文学;年少成名,作品却被禁止出版;去国离家,终身流亡法国外省;享有世界声誉,却在耄耋之年深陷“告密”风波……

为了追寻昆德拉的足迹,法国记者、作家阿丽亚娜·舍曼一直走在寻找米兰·昆德拉的道路上,从东欧到西欧、从布拉格到雷恩、从科西嘉到美丽岛往返穿行。她结识了昆德拉的夫人薇拉,与她一起追忆作家的往昔岁月。她采访过知名出版商、电影人、电视主播,凭吊过遇害的作曲家和钢琴家,接触过年迈的持不同政见者和金盆洗手的间谍特工,也聆听过德斯诺斯和阿波利奈尔的诗篇……她通过作品阅读昆德拉的人生,又通过小说家的人生去解读他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和人生,经过几许翻译迷失,从此分裂在两个祖国之间。

北大学者追忆昆德拉:最后一面,他曾谈到中国(组图) - 3

被窃听的人生

1967年,昆德拉以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文坛初试啼声。《玩笑》连出三版,每次都在几天内售罄,奠定了昆德拉的文学地位。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因此失去了当时在布拉格电影学院的职务,文学创作也难以为继。

在《寻找米兰·昆德拉》一书中,阿丽亚娜·舍曼首次揭露了捷克国家安全局在1969年到1979年十年之间对昆德拉的全面监控,以及由此留下的2374页档案。这些档案里,昆德拉被称为“精英主义者一号”,他的妻子薇拉·昆德拉被称为“精英主义者二号”。

北大学者追忆昆德拉:最后一面,他曾谈到中国(组图) - 4

昆德拉和妻子薇拉

一九七四年六月一日。作家米兰·昆德拉,又名“精英主义者一号”,“离开家,他没戴帽子,深色西装,黑皮鞋。夫人陪着他。他们在住所前稍停片刻,十点五分一辆牌照为ABJ6797的车停在‘精英主义者一号’家门前。司机是G,同车还有一个陌生人。当事人和夫人上了车,汽车朝里克纳街开去,到达后停在那里。”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十七日。“‘精英主义者二号(薇拉·昆德拉的代称)’来到布尔诺人类博物馆与演员Z.K.见面,Z.K.和女演员V.F.在一起生活。见面是事先约好的,他们前后脚到达。交谈大约半小时后,我们的线人看到昆德洛娃[捷克语“昆德拉夫人”]向咖啡馆服务员要了一张A4纸并在上面写着什么。她写下‘O.S.’,还有她的电话号码。薇拉·昆德洛娃把这张纸交给了Z.K.。线人接下来听到昆德洛娃和服务员讨论‘拳师犬的交配’问题,她不太肯定自己的纯种拳师公犬杭沙是否能让服务生的母犬受孕。”

二〇一九年底,当阿丽亚娜·舍曼发掘出这些档案时,昆德拉夫妇还从未听说过它们的存在。他们后来也一直没有阅读过这些材料。阿丽亚娜·舍曼写道:“米兰与薇拉·昆德拉的生活就这样被记录在案、打印、编目,装订起来的文件达二千三百七十四页之多,上面盖有‘国防机密’或‘绝密’字样的章。”

如同很多受到官方制裁并被剥夺体面职业的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昆德拉夫妇此时只能靠着攒下来的最后一版捷克语《玩笑》版税艰难度日。

北大学者追忆昆德拉:最后一面,他曾谈到中国(组图) - 5

每人也找点小活计做。据阿丽亚娜·舍曼记载,在这一时期,薇拉·昆德拉开始在家里给人上私教课;米兰·昆德拉则用笔名给一份面对青年人的热门杂志《青年世界》星相学专栏撰稿,还为每一个星相、每一个上升星座配诗。

他还用笔名发表了一个剧本《雅克和他的主人》。阿丽亚娜·舍曼写道:“这篇剧作穿越了国境,也跨越了年龄界限:一九九二年,初中四年级的学生马克龙选择了这个剧本并在他的法语女老师面前表演,这位女老师后来成为了马克龙夫人。”

扑朔迷离的告密事件

1975年,米兰·昆德拉携妻子薇拉流亡法国。正如捷克诗人维克多·迪克在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祖国每每在梦里向他们吟诵:“如果你离我而去,我会安然无恙。如果你离我而去,你将终老他乡。”

几十年来,米兰·昆德拉在巴黎深居简出,他的作品一部部问世,成为与读者和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而他本人却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就像水滴隐没于大海,他成了当代国际文坛上最著名的“隐身人”。

北大学者追忆昆德拉:最后一面,他曾谈到中国(组图) - 6

直到2008年10月,一位年轻的历史学者根据警方档案,撰文指控昆德拉1950年曾向当局告发同学米罗斯拉夫·德沃拉切克为西方特务,致后者被判刑22年。此事将隐遁数十年的昆德拉拽回媒体的聚光灯下。昆德拉不得不加以回应,但他依然拒绝接受采访,愤怒地称这些指控已发展成“对作家的刺杀”。

告密事件扑朔迷离,加重了米兰·昆德拉人生的神秘色彩。阿丽亚娜·舍曼在书中确证,警方档案是真实的,而且昆德拉的名字准确无误地写在那里。但是以什么身份?出于何种原因?却不得而知。

对此案颇感兴趣的中欧问题专家雅克·鲁普尼克(Jacques Rupnik)告诉她:“历史学的基础工作没有做好,在这份警方报告里只有一句话提到昆德拉的名字。这句话提到了一只可疑的箱子,但根本没有提到德沃拉切克的名字。如果只凭这句话,就不能称之为举报。”

此外,阿丽亚娜·舍曼认为国家安全局也不是不会犯错误,他们的报告中舛误丛生,且不乏张冠李戴之处。薇拉也反复对她说:“这篇令人作呕的文章毁坏了我们的健康。举报信应该有告密者签字,而这里并没有。”

北大学者追忆昆德拉:最后一面,他曾谈到中国(组图) - 7

在捷克共和国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哈维尔锒铛入狱,成为了总统;昆德拉出走法国,成为了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人生与20世纪的欧洲历史紧密交织,流亡为他的人生增添了悲怆的底色,而他在文字中嬉笑怒骂,写尽了惟有失去故土的作家才能体验的“不能承受之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