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4日 27.0°C-28.1°C
澳元 : 人民币=4.57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郭宝昌作为大宅门养子,年幼时调皮捣蛋,为何深得白景琦原型乐镜宇偏爱?(组图)

2023-10-17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郭宝昌和他写下的传奇

仍将在这个世界继续

“惊悉郭宝昌先生逝世,不胜哀伤!82年毕业分到广西厂,初来乍到的几个年轻人,得到‘郭爷’的举荐和欣赏,感恩之心至今铭记。几个人凡去他家蹭饭时,回回听他聊‘大宅门’梦,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令人唏嘘。郭宝昌先生一路走好,天堂仍有大宅门……”

2023年10月12日16点30分,很少对电影之外的事务发声的导演张艺谋通过他的个人工作室账号发布了一条微博,悼念10月11日去世的导演郭宝昌。短短的篇幅里,他回顾了郭宝昌四十年前在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时,对他和几位当时的年轻导演的赏识与帮助,字里行间透露着浓厚的感恩之情。与此同时,网友们也开始纷纷发文感叹,悼念郭宝昌的离去。

郭宝昌作为大宅门养子,年幼时调皮捣蛋,为何深得白景琦原型乐镜宇偏爱?(组图) - 1

郭宝昌,2021年7月摄于北京。图/视觉中国

享年83岁的郭宝昌,是难得的那种凭借一部电视剧就“封神”的导演。2001年4月15日,郭宝昌编剧、导演的电视剧《大宅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立刻火爆全国。剧中明星云集,除了有陈宝国、刘佩琦、斯琴高娃等演员担任主演,更有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等知名导演前来客串。最终,这部剧因为对时代的精准反映,触动人心的剧情和精湛的演技留在了观众们心中,上演后二十多年来不断被观众回忆和重温。

实际上,《大宅门》的剧中故事,很多都是郭宝昌真实人生的写照。故事的情节、人物,均来源于郭宝昌身为大户人家养子的所见所闻。剧本创作的过程跨越几十年,原始剧本数度被毁,却又一次次起死回生,最终在他的坚持之下拍摄出来。因为人生的黄金时间在特殊时期度过,郭宝昌本人的前半生也是跌宕起伏,而这些曲折经历,也是导致他的作品稀少,并只能在晚年绽放光彩的原因。

晚年的郭宝昌,最爱做的事就是争分夺秒地写作。他不断著书立说,记录一切,曾说自己还有一肚子故事要讲。去世之前,他历时3年创作的小说版《大宅门》刚刚完成,即将与读者见面,但如今,他也只能遗憾地与大家告别。足够幸运的是,郭宝昌和他写下的传奇,仍将在这个世界继续,《大宅门》早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国产剧中的经典之作,永远陪伴着观众们。

门里门外的曲折人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陶庆梅近些年一直在与郭宝昌合作写书,他们曾出版了《了不起的游戏:京剧文化好在哪》这本研究京剧文化的著作,并为此花费了四、五年的时间。在陶庆梅眼中,郭宝昌是一位对待艺术创作极为严谨认真的前辈,他会穷尽所有的力量研究他喜欢的话题,而且这种热情能持续很久。每次见面时,陶庆梅都会向郭宝昌提出一些问题,等到下一次见面时,她发现,郭宝昌对她提的所有问题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因为对每一个问题,他都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一些西方的戏剧理论,并把它们消化成为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当年,也正是用这种认真的态度和热情,郭宝昌写出了“一生一部”的精品《大宅门》。1995年,郭宝昌创作出了50多集《大宅门》的剧本。创作时,陪伴他的只有一张书桌,满满一冰箱的食物,每天一壶的开水。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很少踏出家门,脑海中的幼年回忆疯狂地涌上来,养母的教诲,养父口中那些精彩的故事,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一一在纸上再现。他那时已经下定决心排除一切干扰,非要把这部他酝酿了几十年的作品拿出来不可。最终,剧中的故事,真的在这种近乎自虐的条件下,被他“修炼”成型。

郭宝昌作为大宅门养子,年幼时调皮捣蛋,为何深得白景琦原型乐镜宇偏爱?(组图) - 2

电视剧《大宅门》海报。

那时,郭宝昌已经是一位成名的导演,拥有了《神女峰的迷雾》《淮阴侯韩信》等数部颇受好评的影视作品,创作力和影响力都逐渐上升,生活也逐渐向好。他本该趁机舒口气,放松一下自己。但他却决定趁着这股劲,将酝酿多年的《大宅门》剧本彻底拿出来。他要纪念他所经历过的那一段段离奇的家族历史。

1940年,郭宝昌作为一个贫民的儿子出生在北京,父亲早逝,他被母亲卖掉,辗转之后被养母郭榕买走。郭榕当时以20多岁的年纪嫁给了70多岁的郭宝昌的养父,也就是同仁堂乐氏家族的后代,济南宏济堂创始人乐镜宇。作为正房夫人,郭榕没有后代,于是一直将郭宝昌当作儿子抚养,郭宝昌跟随养母姓郭。从此,郭宝昌开始了他人生的一番奇遇。12岁之前他都生活在郭榕的母亲家中,12岁之后他开始到养父家生活,一步登天地进入了那个“大宅门”。在复杂的家族关系之下,他逐渐学会了察言观色,体会人情冷暖,也默默地观察着大家族中的一个个人物。

在养父母的讲述和自己的亲身接触中,郭宝昌怀着一个半外来者,半自己人的身份在观察“宅门”里的人,发现了很多颇具性格的人和不可思议的事。比如《大宅门》中的白玉婷,因为“戏痴”,迷恋戏曲演员,而嫁给了照片,事实上,这个人物就是郭宝昌在养父母家中的亲戚“十二姑”,生活中,她也的确做出了同样的选择。除此之外,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大宅门》中,由陈宝国演绎的那个极富个性的白家掌门人白景琦,正是他心中那个有趣的、常常给他讲故事的养父乐镜宇的化身,他的性格最为鲜活,既顽劣固执,又潇洒重情,这种矛盾感曾让郭宝昌在崇拜养父的同时又感到不解,但最终他理解了养父,并把养父的亲身经历,大部分用在了白景琦的身上。

那时起,从小在梨园听戏的郭宝昌就在酝酿着,有一天他可以亲自撰写这些家族传奇。到了1959年,郭宝昌“时来运转”,迎来了实现理想的机会。他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虽然报考中途,郭宝昌作为富人家养子的身份遭受质疑,但当时电影学院的老师田风颇为爱才,亲自为他打了包票,他成功入学。但理想根本没有那么容易实现,郭宝昌毕业后没有成为导演,而是因为身份问题被送去劳改,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在这种大喜大悲的人生剧本之下,郭宝昌似乎没有选择,为了身边的人,他只能选择“负罪”活着,等待机会。

写故事算是郭宝昌支撑自己的动力,但他写作的那部剧本命运多舛。那些年,数不清有多少次,他记下的故事多次被人销毁:养母因为他记录所谓的家丑,撕掉过他的剧本,在特殊年月劳改时,他也记挂着这部剧本,结果,记录剧本灵感的只字片语也被人发现、毁掉。甚至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和第一任妻子离婚时,剧本也散失过一次。当时他对财产一无所求,只要剧本,但妻子给他的回答是“烧了”。

1995年前后,总是经历大起大落的郭宝昌人到中年,才终于踏上了正轨,戏约也逐渐多了起来。但他一心记挂着《大宅门》,便有了疯狂的“闭门写作”的举动。他曾回忆,虽然《大宅门》已经让他等待了多年,但真正下笔之后,写作还是非常顺利的,因为这个故事已经在他脑海里酝酿了几十年。

心中的这份持久的光热,最终化作了经典的剧作。郭宝昌用这样饱含深情的写作,给《大宅门》中的每个人都赋予了极强的个性。无论是张扬、重情的“老七”白景琦,还是性格复杂的“白三爷”白颖宇,或是颇有担当的女性角色“二奶奶”,都能让观众在细微之处深深共情,感受到人物身上那种真实、鲜活的生命力。电视剧播出后成为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副导演洪海在郭宝昌去世后回忆,当年“多少人追着剧,看得屏息凝神,看得念念不忘”。

仗义的电影圈“伯乐”

大多数人知道郭宝昌,首先是因为《大宅门》的风靡。实际上,郭宝昌还有另一个角色,就是如张艺谋所言的那样,他是“第五代”导演的伯乐,没有他,就没有第五代导演。1973年,郭宝昌被调往广西电影制片厂,但是当时他算是“戴罪使用”,直到1979年才延迟获得电影学院的毕业证。虽然终于可以在工作中放开手脚,但是他的姓名也总是隐没在作品背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郭宝昌终于获得拍电影的机会,也开始因为电影创作,和正在电影学院就读的“第五代”导演结识,并结下深厚友谊。

说起来,郭宝昌和“第五代”的缘分也算是不打不相识。1980年,郭宝昌带着自己的处女作《神女峰的迷雾》从广西回到北京电影学院放映。那时,按照惯例,一部新片在被观众看到之前,总是先拿给电影学院的专业学生内部观赏,听取专业意见。但是剧中演员侯克明却坚决反对郭宝昌带戏回校,因为他知道,电影学院现在活跃着一群调皮捣蛋的新生,在看新片时专门以起哄为能事,现场调侃讽刺,很多老导演都在他们的“裹乱”之下,丧失对作品的信心。

好奇心极强的郭宝昌,听到这件事却来了精神。他非要把处女作带回母校,且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征服他们。于是,作品放映期间,他淡定地听着身后那群学生的“倒彩”和调侃,并未发言。没想到,这些学生并不只会起哄,在观影途中,他们看出了《神女峰的迷雾》中不落俗套的部分,慢慢被吸引,直至最后竟然为作品鼓起掌来。后来他才知道,起哄的学生几乎都来自电影学院“78级”,如今已经成为著名导演的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都出自这一届。其中在影院里带头起哄的那个人,正是后来也成为著名导演的何群,此后,他和郭宝昌的友谊也持续了多年。

两年后,这段缘分竟然还迎来了后续。1982年,郭宝昌看到了田壮壮、张艺谋等人参与的电影《红象》,他的第一反应是惊喜,发现中国人居然能拍出这样的电影。这时候,他才在内心确信了当年的判断:“78级”那些“不怕死的牛犊子”,叛逆外表下隐藏了不凡的才华和思想,他们的眼光更是相当前卫、国际化的。更有缘分的是,这些“牛犊子”毕业后,居然分配到了他所在的广西电影制片厂。于是,在爱才的郭宝昌的支持下,这群新一代导演成立了“青年电影摄制组”,大胆推陈出新,创作出《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优秀作品,蜚声国际。

不过,在郭宝昌的记忆中,作为师兄的自己并没有指导过“第五代”拍电影,所谓做过他们电影的艺术指导,也是挂名的。因为从《红象》开始,他就感受到这群人身上的生命力和超前眼光。他仅仅是抱着艺术家的眼光,真心激赏他们的作品,并在电影上映过程中给予帮助,保护他们身上那种叛逆十足的创造力。实际上,不管自身属于哪一代导演,郭宝昌的灵魂始终和“第五代”的兄弟们属于同一个阵营,他们都知道,一部真正的好作品,正是需要靠着创作者身上前无古人的勇气和探索精神,才能最终完成。

这群“老炮儿”的友谊自电影开始,也因为对表演和影视的热情持续终生。1984年之后,郭宝昌和导演“兄弟们”因为工作关系渐行渐远,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在北京重聚。那时,也正好是郭宝昌第一次筹拍《大宅门》的时期,在聚会上,郭宝昌邀请张艺谋为他的《大宅门》出谋划策,田壮壮则当即提出,大家可以亲自到电视剧中客串,为郭宝昌“助威”。当时,张艺谋、陈凯歌等人纷纷响应,表示要抽时间亲自参演《大宅门》。

这真不是一句玩笑话。此时这些“第五代”影人早就成为名人,工作时间排得满满当当,但“大腕”们异口同声地愿意为了郭宝昌保留档期,甚至愿意集体剃光头,装辫子,拍摄清朝的戏份。而那时,命途多舛的《大宅门》第一次开机不久后就遭遇变故,必须暂停,直到数年之后,《大宅门》项目重启,这些大导演依旧能够做到信守承诺,调整自己的时间,前来拍戏,这种风雨无阻的守约令人感动。

戏里戏外,皆有故事。当《大宅门》终于重启开启拍摄时,当年的“臭小子们”齐聚宅门内外,同飙演技,也是为了回报郭宝昌过去对他们的情义相挺。当时,认真的张艺谋为了客串好大太监李莲英的角色,精益求精,反复纠结,甚至请求花时间重拍;陈凯歌趁着从英国回国的三天时间,抽出一天客串《大宅门》中的一个小角色,还为此不顾形象剃掉了鬓角。有一场戏,郭宝昌需要和张艺谋、姜文一起出镜,没办法做导演,在场的田壮壮自告奋勇充当执行导演,侯咏负责拍摄,何群做美工。伴着这些真挚情谊,最终,“大腕”们参演的珍贵影像,也永远留在了观众们的脑海里。

爱玩、真挚的艺术顽童

郭宝昌的合作者陶庆梅觉得,郭宝昌作为一位艺术家的价值,其实是长期被人被低估的。他超乎寻常人的传奇经历,他所经历的时代变迁,他作品中的艺术价值,他对京剧的研究和创新实践,还有他多了,大家开始流传一个笑话,说郭宝昌是“一流厨子,二流导演”。

实际上,做饭是郭宝昌的爱刚刚完成的《大宅门》小说,都是一笔笔值得后世挖掘的宝藏,但可惜的是,直至他去世,学界对他作品的研究还没有完全展开,对他作品的研究也不够重视,提到他,人们还是只知道他的一部《大宅门》。

“我觉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艺术家,尤其是他对艺术的忠诚,对艺术的探索等(精神),是他身上最重要的东西。”陶庆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考察过郭宝昌的人生和作品,人们会发现此言不虚。无论是对新电影语言的探索,还是对电视剧技术的开发,或者是将话剧与京剧结合,郭宝昌一直行走在创新的路上,他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顽童,永远都新鲜事物抱有热忱。

刚刚开始做导演时,郭宝昌就执着于探索最新、最前卫的内容。他那部征服了“78级”师弟们的处女作《神女峰的迷雾》,开创了刑侦领域商业电影的先河。

此外,《大宅门》电视剧中也隐藏着很多创新,早在很多电视台还没有高清电视这一概念时,郭宝昌的《大宅门》全剧就已经做到了高清摄影机拍摄,这是一个极富创新意识的举动。

似乎是得到了养父乐镜宇的真传,郭宝昌在生活中也是个爱玩、爱搞创新的人。他从小穿衣就有自己的主见,经常穿皮鞋不系鞋带,还觉得这是自己创造的时尚。准备考电影学院时,他还因为着装不符合当时的风格,被帮助他考学的班主任老师好一番教导,却仍然坚持自己的审美。

此外,因为在大宅门生活过,郭宝昌对美食的要求很高,做饭也是一把好手。他曾说,张艺谋、何群一度总到他家蹭饭,田壮壮也喜欢到家里吃他的炸酱面,大家总说他的炸酱面是业内“一绝”。后来饭做好,也是郭宝昌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这个玩世不恭的老北京人,总是喜欢开着玩笑,轻描淡写地讲自己的故事,但对情感表达的却质朴、真挚,也有着老派人身上那种传统和温暖。合作者陶庆梅就吃过郭宝昌亲自做的蟹肉炒鸡蛋,其中的蟹肉是郭宝昌自己一点点剥下来的,因为他对食材的要求比较挑剔,不想糊弄客人,才亲自操刀。陶庆梅很感动,她知道,郭宝昌透过做饭对她表达的,是一份对合作者的真诚谢意。

晚年的郭宝昌终于摆脱了前半生动荡不安的生活,愉快而忙碌地度过他的每一天,和他的亲人、朋友以及他最爱的戏剧在一起,获得了安宁和快乐。戏剧会落幕,创作者会告别,但优秀的作品会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

在《大宅门》的结尾,刘佩琦扮演的三老太爷,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子,逐渐变成了一个富有气节和良心的人。如今,在悼念郭宝昌的诸多微博下面,有网友喊出了那句知名的台词“三老太爷,流芳千古”,用这经典台词,表达着对郭宝昌的敬意和悼念,也怀念着他用生命和记忆塑造出的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这一份始终贯穿生命的“真”,也终于被他留住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沈小津
沈小津 2023-10-17 回复
人生亦如戏,大宅门就是你的戏。
fridge0218
fridge0218 2023-10-17 回复
如果说老一辈编剧导演叫工匠的话,如今那些草台班子的编导只能叫杂役。
广州绝版
广州绝版 2023-10-17 回复
曹雪芹懂你,天界可安息。
最近迷盗墓
最近迷盗墓 2023-10-17 回复
老话说 老人最怕摔跤
孩子气的小傻瓜
孩子气的小傻瓜 2023-10-17 回复
老话说 老人最怕摔跤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