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人,澳洲这些词语被禁!(组图)
因为中国人,澳洲这些词语被禁!
近日,澳洲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ABC)推出了一项新政策,要求全体员工停止使用一些常见短语,例如“no can do”(无法做到)、“gone walkabout”(消失不见)以及“Chinese whispers”(乱传话)。
作为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广播机构,ABC的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政策背后的原因指向公司内部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此举不仅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希望通过语言规范提升公共媒体的包容性,为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树立榜样。
ABC于今年年初展开了一次全面的种族主义审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0名员工中,仅一人表示未曾直接经历过种族主义,但绝大多数员工承认,公司内部确实存在“系统性”的种族主义现象。
针对审查结果,ABC于今年7月启动了名为“包容性团队规划”的专项项目,旨在通过政策和文化变革营造一个更加包容的工作环境。此次禁用部分带有种族暗示的常用短语,正是这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配合政策实施,ABC要求全体4000名员工在11月底之前完成一门“构建包容性文化”的强制性培训课程。课程时长75分钟,重点在于教育员工识别和避免使用可能冒犯特定种族群体的语言,并提供更包容的替代表达方式。
例如,以下短语被列为禁用,并提供了替代建议:
“Chinese whispers”应改为“misinformation”(误传);
“gone walkabout”应改为“absent”(缺席);
“no can do”应改为“I can’t help”(我帮不了)。
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含义往往比表面意义更加深远。此次被禁用的短语中,“Chinese whispers”和“no can do”尤为引人关注。
“Chinese whispers”字面意思为“中文耳语”,本义是指一种传话游戏,但其隐含的种族暗示却不容忽视。
该短语起源于19世纪英国航海业兴盛时期。当时,大量中国劳工被雇佣在英国商船上工作。然而,由于语言障碍,中国劳工在传递指令时常出现误解。这种现象被部分英国船员用来嘲讽中国劳工的能力不足,并衍生出“Chinese whispers”这一带有明显歧视意味的表达。
尽管该短语在现代使用中更多指“信息失真”或“以讹传讹”,但其历史背景和潜在冒犯性仍然存在。因此,ABC决定将其列入禁用清单,以避免对华裔群体造成无意的伤害。
“no can do”直译为“不能做到”,是一个在英语国家中广泛使用的短语。
然而,根据美国NBCU Academy的研究,该短语在19世纪末的美国,常被用作白人对中国移民英语能力的嘲笑。由于句法结构与中文表达习惯相似,这一短语被美国白人用以讽刺中国移民的“蹩脚英语”,其歧视性不言而喻。
鉴于这些短语的历史背景和潜在含义,ABC希望通过禁用这些词汇,向公众传递出更为尊重和包容的文化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