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03日 26.6°C-28.5°C
澳元 : 人民币=4.6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1天前 来源: hk01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老笑话是,如果你是印度人,那你不能在美国当首席执行官。现在的笑话是,如果你不是印度人,那你不能在美国当首席执行官,无论是谷歌、微软还是星巴克,印度人都来到这里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驻印度大使加塞蒂(Eric Garcetti)曾经如此说道。

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1

确实,财富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中,超过十分之一都是在美国学习的印度移民。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值前十的企业中,华人已掌控英特尔、英伟达、AMD、博通四大硬件巨头;而印度裔则盘踞微软、谷歌(Google)、Adobe等软件生态要塞。

值得观察到的变化是,就在三年前,矽谷还弥漫著「印度经理人奇迹」的说法。Google CEO皮柴(Sundar Pichai)、微软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IBM的CEO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Twitter(现称X)前CEO阿格拉瓦尔(Parag Agrawal)等印度裔高管占据科技界「半壁江山」。

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2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3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4

然而,近年来,在大裁员潮下的矽谷,微软、Google、X等企业都辞退不少印度裔的高管。其中,星巴克的印度裔CEO纳拉辛汉(Laxman Narasimhan),上任不到一年半,也被公司开了。马斯克一接手Twitter后大裁员削减开支,印裔CEO阿格拉瓦尔,连同在印度的大批工程师都饭碗不保。一时之间,美国的这些大公司好像在「针对」印度裔的高管。

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5

美国星巴克(Starbucks)印度裔CEO纳拉辛汉(Laxman Narasimhan)从2023年3月上任到离职,仅仅只有17个月。

一个大背景是,根据研究服务机构exechange.com的统计,截至2024年上半年,在 Russel 3000指数企业中离职的191名CEO当中,有74名属于被解雇或被动离职。Exechange.com通过分析公开资源以跟踪高管变动,并发现这是自其2017年起开始跟踪CEO离职趋势以来,同时期内高管下台人数最多的一年。

Exechange.com创始人Daniel Schauber在采访中表示。「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表现不佳的CEO显然正被非常严格地撤换。」

年初至今被迫下台的CEO数量(所有数字均统计至8月13日):

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6

那么,为什么似乎这轮淘汰印度裔尤甚?虽然没数据表明美国企业针对印度裔高管进行彻换,但由于印度软件工程师、高管本身在美国科企比例偏高,在经济下行大裁员的情况下,「受灾」情况自然较严重。追本溯源,为什么这么多印度裔担任美国科企高层?

印度裔人口仅占美国人口的 1%,却占矽谷劳动力的6%。美国发放的H-1B 签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中有70%以上发给了印度软件工程师,西雅图等城市的所有外国工程师中,竟有高达四成来自印度。

总结网路上称赞印度人的职业作风:「他们更喜欢讨价、更喜欢有攻击性的争取资源、更重要的是他们汇报能力很强。加上印度由于被英国殖民过几百年,都说英语,所以有沟通上的天然优势。对于很多外企,印度长期殖民状态下的文化和语言与英美基本没有差异,优先提拔印度人也不意外。」

拥有印度血统的企业家 Ajaz Ahmed也自己总结了以下答案,其中一半跟印度的文化和教育相关。许多担任高层职位的人都有著相似的背景:他们在印度长大,在该国著名的技术和管理学院学习,然后来到美国攻读研究生。

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7

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IIT)素来是美国科技界人才摇篮,在印度有种说法:「当你一只脚踏入IIT,另一只脚也就踏入了美国矽谷。」。(网上图片)

塔塔集团前执行董事、《印度制造经理人》一书的合著者R Gopalakrishnan 表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印度一样,以如此斗士的方式训练如此多的公民。」他引用印度著名企业策略家C K普拉哈拉德的话补充道:「从出生证明到死亡证明、从入学到就业、从基础设施不足到能力不足,在印度长大的印度人能够成为“天生的管理者”。」

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IIT)素来是美国科技界人才摇篮,在印度有流传一种说法:「当你一只脚踏入IIT,另一只脚也就踏入了美国矽谷。」该校校友会毕业生占据美国科技界要职的比例,堪比常春藤盟校之于华尔街。而后这些印度裔学生留在美国,一路晋升到管理高层。

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与雄心勃勃的未来规划往往始于家庭。在印度文化当中,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最新数据显示,印度每周的平均阅读时间居全球首次(超过10个小时),而英国和美国甚至没有进入前20名。对于出生在印度的人来说,移民美国的门槛非常高。美国企业中印度人随处可见,他们必须是精英中的佼佼者才能永久居留。

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8

印度裔人口仅占美国人口的1%,却占矽谷劳动力的6%。美国发放的H-1B 签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中有70%以上发给了印度软件工程师。(AI生成图像)

而且印度人很倾向于管理岗位。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教育打底,再造美国哈佛、沃顿(Wharton School)等顶级商学院的深造补足战略思维与资本运作能力。这种「技术+管理」的背景,使他们既能理解技术细节,又能从商业全局出发制定决策。反观华人传统教育中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倾向强调自我营销的美国职场成为桎梏。

印度国内的激烈竞争,加上社会混乱无序,造就印度尖子的解难能力,而且印度精英倾向把职业放于首位——即更愿意加班,在美国职场也更吃香。印度每年培养150万工程师,其中顶尖的2%通过印度理工学院的「地狱级」筛选——录取率低至0.02%,远低于麻省理工的6.7%。这些精英中的80%选择赴美,并在矽谷编织起人脉网络。

但也许当印度裔高管数量突破某个临界点,「抱团文化」开始被视为威胁。比如X前员工透露,阿格拉瓦尔任内推出的「超级关注者」计划,开发成本高达千万美元,最终活跃用户不足三位数。印度裔高管深谙「影响力」(impact)的游戏规则:与其埋头修复影响用户体验的bug,不如推出能登上科技头条的新功能。马斯克收购X后,发现80%的服务器资源消耗在「几乎无人使用的花哨功能」上,而核心的信息流算法三年未更新。这种重包装轻实质的策略,在资本狂热期尚能奏效,却在经济下行周期现出原形。

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9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10晶片巨头齐聚华人CEO,矽谷印度高管遇劲敌?(图) - 11

当世界发生变化时,矽谷的文化熔炉自然也在发生变化。正如开文时说,全球半导体市值前十的企业中,华人已掌控英特尔、英伟达、AMD、博通四大硬件巨头,而印度裔则盘踞微软、谷歌、Adobe等软件生态要塞。华人工程师的崛起,延续著东方文明「垂直深耕」的传统——从科举制的「专精一艺」,到半导体产业的「技术纵深」,本质上是对「庖丁解牛」式专业主义的信仰。

四大芯片巨头集体「华人化」,也许不是一个偶然——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新阶段,也凸显出了矽谷的认知正在重塑——与华人务实的工程师基因,与当下硬科技时代的需求契合严丝合缝。实际上,当「领导力」沦为PPT包装术,当「多元化」变成身份套利工具,当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利益深度割裂,任何族群优势都可能瞬间逆转。

真正的启示在于:在重构生产关系的今天,无论是印度裔的演讲或管理天赋,还是华裔的技术执著,都需回归商业的本质——创造真实价值。毕竟,资本市场永远在寻找下一个增长故事,而所有泡沫终将面对现实的引力。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