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6日 15.0°C-18.1°C
澳元 : 人民币=4.7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从碎片到系统:设计师必备的知识库搭建指南

2024-04-17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作为一名资深的知识付费爱好者,我逐渐意识到在职业生涯中,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最近,我也在着手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借此机会,我想分享关于设计师建立知识库体系的一些思考和见解。我非常期待与大家深入交流和探讨这个话题!

本文将从四个维度展开探讨:建立个人知识库的重要性、用一套思维模型快速搭建知识架构、我的实践经验及心态修行。通过系统学习,加上我个人实践思考,分享如何创建真正属于自己、高效实用的知识体系。

这不仅是知识管理的方法,更是一种提升自我认知与学习能力的思维训练。记住,唯有亲手编写的素材、亲自打造的知识库,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智慧财富。

一、设计师需要自己的知识库

结果先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可以带来哪些福利呢?

1. 系统知识汇总

首先就是对我自己学到、拥有的碎片知识做一个系统性、结构化的汇总,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并且可以在需要某一个知识内容的时候快速定位信息,调取使用。

2. 刻意练习

其次,在整理知识体系过程中,因为贯彻「亲手编写、亲自打造」的理念,可以锻炼我的思维逻辑与表达能力,并且修炼手册、案例库中记录的是自己刻意练习的实例,反复练习,也能加深自己对于理论方法的理解,培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是那句智慧财富密码 ? 请时刻谨记!!!

结合心理认知学与教育学的理论,我深切体会到,自己亲手书写和实践的经历能让知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记,并实现真正的内化。这种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成为我个人能力和智慧的一部分。

与之相对,那些仅凭他人传授而得的知识,往往难以达到同样的深度和持久性,因此主动学习和实践在知识获取与内化过程中极为重要。

3. 团队协作

在团队中构建个人知识库,不仅是分享和交流设计经验、技巧的桥梁,更是促进知识共享、加速新人融入及提升团队整体水平的关键。这个过程中,我得以洞察信息差距,持续丰富和更新知识库,确保其与行业前沿动态保持一致。并且,自己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可以实现自我提升,促进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

二、还原基础|一套思维模型,快速搭建知识库框架

? 敲黑板

以下内容都是基于这一套思维模型:目标思维 ➢ 输入|输出|复盘|SOP ➢ 作品思维

1. 目标思维

我始终相信做事要真的清楚自己的目标,才能更清晰自己该从哪里开始,下一阶段的方向是什么。

真正清楚的目标既要具体可行,又能起到启发鼓舞人心的力量。例如只能做一件事,那我将会选择做什么事情?想做这件事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如果不做会怎样?一步步去拆解。

我明确目标的方式是先从自己拥有的、当前所处的情况开始捋,拿我的动效专项知识库来说:

我之前已经有1.0版的动效知识库框架,里面收录了一些本地化文章、内容,一直私密未开放,总想着“等准备充足了”再共享,在这次优化前已经停用了2个多月,停用根源是乱、繁琐;囤积的内容很乱,其中不止动效主题,还有界面设计、兴趣爱好等杂七杂八的拓展类目,有些框架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少使用,但又好像有点相关性;归档流程繁琐,当有新内容想记录时,我需要想半天该放在哪里才对,之前放的某一个信息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了,关键词是什么来着…

从上述梳理中,我挑出5个关键词:「1.0框架」「私密未开放」「等」「乱/冗余」「繁琐」;

那新的目标思维我就会从这5点开始:「2.0优化」「公开分享」「立即」「动效专项」「精要版」;

完整下来就是我这次核心目标是优化知识库体系,梳理清晰基础框架后直接开启公开分享模式,设置好权限类别,更名为「雪莉动效社|精要版」,即此知识库仅做为动效专项知识库,内容要与动效强相关。

2. 基础模型:输入-输出-复盘-SOP

在知识框架的迭代升级中,从1.0到2.0版本,我始终应用「输入|XX」、「输出|XX」、「复盘|XX」以及「SOP|行动清单」这一核心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是我习得的精华思维,更是经过自身实践验证,确认为最适合我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模型。它如同一座桥梁,巧妙地将输入的资讯信息转化为我可以深度理解和实际应用的知识财富。

接下来,我面临的任务是进一步明晰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精心挑选并填充最有价值的内容,以打造一个「更少,但更好」的知识库。

输入|知识笔记

首先仍需明确的是「与动效主题强相关」,我的输入来源主要是课程资源、主

围绕深度、系统、有清晰目标导向的输入特点,结合我自身的应用,把两类输入又细分具像化。

比如知识付费的系统课,我为每一门课程对应建立一个笔记文档,命名格式统一为:状态|课程主题|平台,链接后面SOP中的「笔记模版」,系统整理一套「雪莉的动效知识笔记系统」,这是我的理论基石,课程中涉及到的案例可以梳理案例清单,实践应用后丰富我的输出|案例库,形成知识有效串联。

每一篇课程笔记的记录,我依然推荐以自己的产出为主,用自己习惯的话语表达记录,才能加深自身的印象,有助于知识吸收。

以思维导图形式,反推课程结构,关键词加无框限制,能让我的思路更加拓展,不被零散的点所拘束,这一思路也是基于我的学习模式提炼出来的:

第一遍听课主要是给自己扫盲,以学生心态去学课程中讲到的知识点,巩固已知、探索新知,在听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去思考、拓展,所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让我快速记录听到的关键词信息,有拓展就继续展开,没有也可以再单开一个跟着课程节奏走。课后通过实践应用,把课程理论落地,产出可视化作品,遇到具体问题,我会通过回看课程对应时间点针对性找解决方法,或者检索、自己实践寻求解决思路,这一步思维导图就可以让我把知识更好的串联起来,而不是一个个零散的小点啦!~

输出|以终为始,案例库&内容创作

知识库的核心之一在于输出,结合自己的核心目标或终极目标去建立细分类别,以终为始反推结构。

比如我的最终目标之一是系统小课产出,核心在于构建案例库,那我的输出重点就要聚焦于主题案例的深度沉淀,涵盖作品成果、过程思考及拓展延伸等多维度内容。

输出|内容创作部分,我主要用于记录自媒体笔记、文章分享两块内容,做好知识的串联。

例如我的自媒体以小红书为主,记录我的动效案例日常,分享教程为主,展示自己在做的事儿,建立账号认知度,这一块我就会通过双向链接,把用到的「案例库」或「动效修炼手册」中的信息引用过来,知道笔记内容的来源为何处,产出怎样的成果。

文章分享将是我今年的重点之一,我计划撰写一系列关于动效主题的实践经验分享文章,包括这一篇基于我优化动效专项知识库的实践经验。

今年,我设定了明确的目标:突破新手村,产出高质量的干货内容,并努力获得专业平台的认证。书写这一行动我断断续续持续了三年,现在是时候全力以赴,将这一愿景转化为现实啦!~

复盘|觉察成长

复盘是知识库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第二大核心环节。

2024年,我将「觉察」作为年度关键词,以此深化自我成长的认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系统的记录和总结输入、输出过程中形成的行动清单,以周为期,定期做进度与成果复盘,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持续优化迭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流程,同时梳理下周计划,确保每个阶段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总的来说就是具体场景、行动,产出了啥成果,咱以数据、作品来说,这样相比「我最近瘦了点」「最近有点忙」要更为具像化,例如第11周我用一周时间完成动效专项知识库的2.0结构升级并开放共享;

第14周我主要拆解了《Shapes in motion》,并完成教程录制与上线,实现第一个MVP闭环尝试,迈出第一步等。

SOP|行动清单

区别于复盘模块,我特意把「SOP」与「行动清单」单独划分出来,核心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和应用我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流程,收录三类内容:思想清单、SOP流程与知识笔记模版,对应场景直接调用。

思想清单:捕捉我的灵感、想法以及问题卡点的合集,是我审视和调整自己行为模式的重要工具。

通过定期梳理正在做、应该做和想要做的事,我能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核心目标和优先级次序。

正在做的事:现在进行时状态,是我当下的时间精力投入部分,也是需要仔细筛选,断舍离的部分;应该做的事:未来时态,是自己应负的责任,例如身体健康|规律睡眠作息,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等;想要做的事:未来时态,是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应该投入主要精力去做的事,例如我的愿景、成长规划、核心目标等。

《精要主义》中倡导的「更少,但更好」理念,让我意识到自己之前陷入了过度忙碌的漩涡,每天貌似忙了许多事,却难以看到实质性的成果产出,这种状态让我深感困惑和疲惫。

为了改善这种困境,我开始践行「主题」模式,即每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只专注于一个核心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我将集中精力产出一个完整且有价值的成果。这样方式提高了我的专注力和行动效率,而不是什么都只做了一点。

SOP流程:详细记录各种常见任务的执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我在处理各种事务时都能保持高效率和一致性,节约决策成本,从而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在我想做和应该做的事上。

我为每日规划制定了SOP,简化决策过程,将精力集中于更重要的事务,使用时我只需要根据当日状态,填写内容、记录即可,轻松高效规划每日任务。

另外我还把第14周实践过的MG全流程拆解内容,系统化梳理为「课程设计SOP」,这种基于现有模型构建的1.0版本,为我后续场景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检验和优化基础,助力我持续提升知识体系化的专业水平。

笔记模版:我为自己设计了通用的课程笔记模版与阅读笔记模版,遵循“减少决策浪费,提升使用效率”的原则,通过自动化模式让知识输入更加高效。

笔记模版中的行动清单双向联动汇总到「复盘」模块,强化实践验证;认知|关键词,如认知卡片索引或案例作品呈现,记录个人成长轨迹;大纲式笔记,则是前面「输入-课程资源」中提到的思维导图形式,关键词+无框不设限的笔记方法,让我的思维随着接受的讯息尽情扩散。

阅读模版中,关于问题卡点的记录,我借助「思想清单」去探寻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检验方案的有效性,最终,成果产出整合至「案例库」或「复盘」等模块中,形成知识体系的有机串联。

3. 作品思维

在我构建的「输入-输出-复盘- SOP」模型中,案例库和可视化成果的构建始终贯穿着「作品思维」的理念。

我明白,要将理论知识真正落地有用,就必须通过实践行动将其具像化为作品呈现。

无论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动效案例、一篇深入浅出的文章、一段寓教于乐的自媒体视频,还是一份条理清晰的知识笔记,都是我付出行动的最佳证明,亦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通过持续创作和分享,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让每一刻付出都转化为有价值的成果,实现时间的有效增值。

4. 工具箱

在工具选择与应用上,我坚守一个原则:个人的就选自己顺手的用,团队知识库需要再考虑协作需求,这与目标思维紧密相连,确保知识库能够高效服务于既定目标及相关人员。

目前,我主要依赖于语雀和Notion这两款工具。Notion以其「All in one」特性和强大的数据表功能,轻松承载我的全面知识体系,无需过多纠结;语雀则成为我专注于动效知识库的优选,便于我进行公开分享。

明确了工具,接下来便是对思维模型内容进行细致的分类整理。预先梳理着一部分内容,有助于节省决策精力。

我将内容划分为系统化和碎片化两大类。

系统化内容,如课程、主题阅读,我会将其纳入语雀知识库,提炼出相应的模版SOP;同时,Notion中的「知识主题」「课程」「图书馆」「宝藏库」模块可与语雀实现同步链接,形成完整的知识汇总,方便我随时查阅。至于那些与动效关联较弱的信息,我会直接存放在Notion对应模块中,以便在其他场景中灵活调用。

碎片化信息,如即时灵感、刷手机获取的信息,我通常会现在微信的「中转站」与「收集箱」中进行初步筛选和标注。

这些信息会被我赋予「标签+主题」的记号,与动效强相关的内容我会立即转化为行动清单,投入实践检验。其余信息则每周进行一次清理,避免过度积累。

值得一题的是,我还会利用「语雀小记」来记录一些碎片化信息,它们可以作为素材库,与知识库实现双向链接,进一步串联起我的知识体系。这样,知识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构建的。

三、说说我的实践经验|王炸搭配

索引:像是知识库的「目录」或「地图」。

随着知识库内容的日益丰富,每个模块下的信息可能会变得庞大且复杂,这时索引就能帮助我将这些分散的信息进行二次分类和汇总,无论是数据表格形式或是层级标题记录,只要能清晰展现分类关系,并通过关键词快速定位,就能发挥其价值。

SOP:设计思路与实用度在第二部分已经说过啦,可以再回看重点;这一部分无论是以时间维度出发的「每日规划SOP」,还是场景/要素维度出发的「课程/直播SOP」,重要的都是力求在输出与行动复盘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总的来说,索引&SOP这对「王炸」搭配,已经成为我知识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真心推荐大家去尝试使用,相信它们一定能为你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五、心态分享|以我为主,时间看得见

我深觉做任何事心态是最重要的,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长期成功的基石,能够在我遇到卡点的时候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

给大家分享三个我在搭建知识库体系时超实用的心态:

1. 知识选自己最需要的学

作为曾经的囤课达人,盲目追求知识付费,却发现真正用到的少之又少。例如我早几年买的Python,学习初衷虽好,但现实中却鲜少触及。

这让我深刻觉察:知识选择应结合实际背景,根据主题梳理行动,并付诸实践。例如针对我正在做以及想做的事,我的重心便是「动效」领域的深耕。

2. 循序渐进,做长期主义者

「慢工出细活」,在快节奏时代,我们仍需保持深度钻研的耐心。

实践过程中,我始终告诉自己要接纳不完美,允许“垃圾”的产生,因为正是这些基础积累,为后续的优化迭代奠定基石。每一次的更新,无论大小,都是我向前迈出的一步,拉长时间看结果。

3. 当下即是最佳时机

「想做」与「行动」之间往往存在鸿沟,我曾因「现在比较忙」「等忙完这个再去做」「1号完美开始」等种种借口推迟行动,最终错失良机。其实当时真的没时间吗?不一定!

所以现在,我坚信「想着有一天要去做什么时,当下即是最佳时机」,如搭建/优化知识库,我会立即动手,哪怕只是微小的起步,从打开某一款软件开始,创建一个新的知识库集,命个名,行动就顺其自然的开始啦!~

构建知识库不仅是技术的积累,更是心态的磨练。精选、耐心和行动,这三重境界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我在知识的领域中探索。每一次的实践和反思,都是我成长的见证。

结语

以上是我着手搭建自己的动效专项知识库体系的一些思考和见解,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分享:

建立个人知识库的重要性:有助于系统知识汇总、刻意练习、团队协作;一套思维模型快速搭建知识架构:目标思维、输入-输出-复盘- SOP、作品思维;自用强推「王炸」搭配:索引&SOP;心态修行:知识精选自己需要的、做长期主义者、当下即最佳时机。

由此创建真正属于我自己、高效实用的「雪莉动效社-精要版」体系。记住,唯有亲手编写的素材、亲自打造的知识库,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智慧财富。

有了方法,立刻着手搭建知识库体系,开启设计师的智慧之路吧!我非常期待收到大家的反馈与交流!

作者:Shirley_雪

微信公众号:雪莉设计成长图

本文由 @Shirley_雪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