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正式成立移民局!海外华人迎来重大利好,最盼双重国籍!
13日,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将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将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方案还对国务院其他机构进行调整,其中包括组建华侨华人极为关注的国家移民管理局。
移民管理局的成立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已经成为许多外国人才的目的国。然而,过去外国人才出入境和居留的行政手续比较复杂,签证、居留、就业、入籍都由不同的部门管理。比如众多已经加入加拿大籍的华人,过去要回中国工作和生活,需要与众多部门打交道。
现在,建立统一的移民局,可以统一管理外国人签证、居留、移民等事务,主要职责包括协调拟定移民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出入境管理、负责外国人停留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难民管理、国籍管理等。牵头协调“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外国人治理和非法移民遣返,负责中国公民因私出入国(境)服务管理,承担移民领域国际合作。
移民局成立,具体还可以统一审批绿卡和入籍申请,以及处理包括外国人申请绿卡、入籍成功之后的社保、档案以及可能的集体户口等有关问题。另一方面,移民局还可以承担建立国际人才信息库、设立和管理海外国家猎头、国际人才研究等职责。
从以前的“出入境管理”到现在的“移民管理”,几个字之差,意味大不同。出入境是边防管控的概念,潜台词是看好国门,移民是服务管理,海纳百川、喜迎八方来客。
许多海外华裔认同,成立移民局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有利外国人在中国获取永久居留权。希望未来中国绿卡的门槛继续放低。如此,虽然暂时无法实现双重国籍,也可以为海外华人创造许多方便。
为什么要设移民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当前,中国逐渐成为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2015年3月,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报告援引数据显示,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已达到84.85万人。
移民局成立的消息首次传出,是在2016年7月。该消息来自一条彭博社的报道。报道称,据某个不具名的知情人士称,中国政府将设立首个移民办公室(immigration office),以吸引海外人才,帮助中国实现经济转型。
目前,中国制造正处在向中国智造转型的风口,人口红利消失,富士康等企业跑到美国建厂更敲响警钟。此外,中国自贸区未来还将全面开放,这些都需要中国改变以往的管控机制,主动参与到国际人才竞争中来。
而在过去,在华外国人能领到中国绿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人数并不算多。中国绿卡一度被称为“全球最难申请的绿卡”。
这与中国的移民政策门槛高不无关系,之前的标准,基本上主要针对高层次人群,如专家学者、投资者、企业领导人或者其他有声望的人。
此外,外国人申请中国“绿卡”,首先得由本地公安局受理,然后需经省级公安厅(局)的审核,最后由公安部通过审批签发,前后大约半年时间。被批准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外国人,每年在中国累计居留不得少于三个月,五年内在中国累计居留不得少于一年。
随着海外华人对“华裔卡”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也逐渐开放了华裔卡,比如海外华人一旦回到中国,只要有亲戚在,就可以给3年的居留签证。
随着绿卡制度的放宽,成立移民局也顺理成章,移民工作必须由专门机构来管理了。
“华侨权益保护”被热议
2018全国两会议程已经过半,除了设移民管理局外,还有一些有关海外华侨的好消息。其中之一就是“华侨权益保护法”的热议。
华侨回了国,不管是身份认证、出境入境、社会保险,还是就学招考、投资创业、慈善捐赠都需要法律来保驾护航。可截至目前,国家层面的侨法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涉及华侨权益保护的规定散见于国籍法、出入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既欠缺专门法律依据引导,又因令出多门存在执行难隐患。
因此,制定国家层面华侨权益保护法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全国人大代表董传杰、于集华、郑奎城等纷纷发言指出:“在6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中,华侨约占10%。制定一部完整、统一,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华侨权益保护法尤有必要。”“立法既是填补‘空白’,也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相辅相成,形成合力。”“除了界定华侨的定义和部门职责、落实华侨的政治权益,明确华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成立社会团体的权利等,法律中还应包含华侨参加社会保险,华侨投资、财产、捐赠、生育等方面权益的保护,以及华侨子女、华侨学生的教育权益等。”句句说到了海外华人的心坎里。
如此看来,随着机构及立法的完善,海外华人与中国的联结可以更为紧密。华人长期以来面临的二选一尴尬困境,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