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峰健王朝”:不为人知的内部辛秘点点滴滴全曝光...(组图)
一位海航人评论这篇文章“真是神通广大,内部的辛秘就被这样点点滴滴地扒了出来”。
文章原标题是《海航:陈峰的1000个昼夜和王健的迦南美地》。
美兰机场二期,海航是主力,海南给海航的又一颗定心丸,在陈峰这里,要加点料,他大声,脱稿,洋溢,这是他一贯的演讲风格,在场的200名海航人,还有背后的16万海航员工,都等着他振聋发聩的激励,鸡血。
这一幕,大概有几年没见过了。
海航从海岛起飞,心底又特别渴望彻底飞出这海岛。这个中国最早的开放特区,离广大经济腹地隔海相望,与东南沿海最繁忙的运输干线擦边而过,总有一些隔阂。
海南一心想变成迪拜——度假胜地、购物天堂、医疗宝岛、航空枢纽,也确实正在朝着这方向走。其中就貌似给海航留了一杯羹,看看中东三大航空阿提哈德、阿联酋和卡塔尔航空,也许海南航空应该能比他们更大。
前董事长的意外身故,让海航的所有热点戛然浇上了一盆冰水。从2017年以来,这家企业经历了两次大危机。再往前追溯,也正是这家企业,走出海岛走出国界,似乎只有短短几年时间,登堂入室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如今破碎的舞台已经重新清扫完毕,摘去了以往华丽的装饰,创始人陈峰一身中式服饰轻拨帘,回到堂前坐镇,仿佛时光回到了1000个昼夜以前的那些日子。
追思会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7月13号的海口市,热带低压还盘绕在上空。八车道CBD干线北侧的新海航大厦上空,云层厚得让人看不穿。大厦内的报告厅坐满了人却没有往常那样摩肩接踵,相互寒暄,很多女士来宾泣不成声,男士一声不吭盯着台上。
在追思会嘉宾名单里,有地方政界代表、独立董事、合作伙伴、地方其他企业的领袖。融创地产孙宏斌和泰国正大谢吉人的名字也出现在名单上,被安排在了第一排。孙宏斌是刚刚吃下了海航实业版块在海口CBD的地产项目,而正太此前与海航合作了农牧业项目,如今则正在洽谈接手海航的一些业务。此前谈判桌对面的主位都是王健,如今,坐着陈峰。
追思会很严格,没有受邀请,没有提前申请,都被拒绝入内,包括海航内部员工,级别和岗位不够,都没有被允许入内。所有海航人都像是一场发烧后,在放满冰块的浴缸里醒来,除了稳坐中央的陈峰。
2013年的伏笔
2013年的海航,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海航创业20周年。
那场庆祝大会,挂勋章,穿绶带,是海口这个小城市最豪华的晚会,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刚下战场得了胜的授勋仪式。
第二件,是几位创始人联合宣布,把股权捐赠出来,设立了慈航基金会。
2018年王健的最后一场采访里,他对媒体说,当年是他力劝陈峰捐出股份。在王健的口气里,陈峰似乎还对财富、对子女有所考虑。最终的方案,董事会在这件事上达成一致了。
李先华、陈文理等元老说,王健提出捐股权的动议时,大家也在犹豫。拼来的上亿的财富,说捐就捐了?没人吭声。
最终,陈峰和王健都举手了,大家二话不说都同意,老大捐,大家就捐。
这件事上,王健赢了一招,树立了威信,陈峰似乎被动了一局。
其实还有第三件事,就是重新改组了董事会。
2013年1月9日,经海航集团有限公司2013 年第一次股东会审议、表决,一致通过决议,选举陈峰、王健、李先华、谭向东、刘嘉旭、陈文理、黄琪珺、张岭、逯鹰为公司执行董事。
9人的最中央,是陈峰。王健还是甘当多尔衮,而谭还排在李之后,2015年底他才再进一步。
彼时的董事局主席,还掌控着一切。他最乐于跟媒体谈的话题有两个,一个是十进华尔街:“女士们先生们,我想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想告诉你们我是如何用一百万美元把这个航空公司发展起来的……”故事的开头,中国航空界人人耳熟能详,以至于媒体特别愿意加上一句——陈峰十三岁在北京天桥学说书,让故事更具传奇性。
但天津大佬逯鹰的加入,让这届董事会开始有了一丝海航以外的味道。
这场改组,波澜不惊,但细细分析,王健似乎扎进了钉子,在董事会开始打开缺口。因为到2015年,这届董事会“分崩离析”,1人离开海航,1人被流放,几位老资格也都遇冷。
1000天前的那场博弈
2015年9月,海航宣布从PPS基金手里收购瑞士著名的地勤服务公Swissport。
这场收购各方比较看好,原因是它完全符合海航在航空领域拓展边界的逻辑和方向。尽管收购金额近30亿美元,比PPS基金更早前的“进货”价格9.4亿美元高出了整整两倍多,但在2015年那个经济环境下,仍然是一笔好收购。
次年一早,海航又谈妥了另一家瑞士的著名航空产业链企业Gategroup,这家公司和Swissport一样早年都脱胎于瑞士航空独立发展,并购逻辑上也完全能够得到认可。
然而在此之后,海航就走上了让人提心吊胆,乃至云雾不解的激进并购之路。
当2017年底资金链问题爆发时,很多人都在质问海航滚雪球模式背后的原因。而旧闻往往能解答一些问题,这个答案,或许就是从2015年的一系列内部博弈开始的。
海航的上一次董事会改组是2013年,那一年,海航刚刚经历了20周年的“成人礼”,彼时还是纯粹的海航。一场盛大的表彰和董事会改选,是财经圈关注的焦点。
2015年的海航,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这样的十字路口,海航的老板并不是第一次经历。
25年前的那一次,如果不是据理力争,拼了命地运作,加上一点点运气,可能“海南航空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可能会是“南方航空海南分公司”。用王健的话说:“我们就没工作了”。
20年前的那次,如果不是说服了地方政府注资,可能海南航空也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
还有10年前那次,又是地方政府出手,拉了陈峰王健一把。
自媒体总爱“吹嘘”陈峰的资本运作——1000万买一架飞机,一架飞机变一支机队。2015年前的海航,再高明的资本运作,主要还是围绕航空旅游这个航道在做。
2015年前的海航故事,大多是围绕国内形势和资本起伏。
而连续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元区经济崩塌,给了国内很多企业家一个美妙的错觉——中国企业家的时代到了,抄底欧美!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海航高层在十字路口,发生了最严重的一轮争吵。
陈峰说,知足常乐,起起伏伏不要再给自己出难题,做不成一败涂地。
王健说,天赐良机,人一辈子可能都碰不上的机遇,做成就是真人生。
这轮争吵,谁也不知道从一个什么具体的时间开始,但在2016年初的董事局改组会上有了结果。
几位元老没表态,“默许”了王健。年轻派带头“造反”,坚决拥护王总的扩张计划,准备大干一场。
当然,配套的手腕子也不少。
据说,监事部“带头”清查违规和腐败问题,“合规”这个词从2015年开始在海航内部浮出水面(电视剧),人人自危。
在海航管理岗位上待得久的人,谁身上都有点虱子,一查一个准,而这些人,大多都是“陈时代”的干部,不管是不是陈峰的嫡系,心里却只认陈老板。
王爷闭嘴、维新派拥护、合规反腐拔钉子。
陈峰不会想到这天,下属们会暗暗给高层贴上“陈派”、“王派”的标签。
“陈派”的刘嘉旭,老航空,被踢出董事局,成了架空的“顾问”;
“陈派”的黄玕,年轻有为的新星,负气出走海航;
93创业邦的元老李先华、陈文理分管一滩,但实际上排名“下挫”,成了挂职的“王爷”;
另一边
“王派”的津门大佬逯鹰,成为副董事长;
“王派”的几位年轻明星黄琪珺、汤亮、童甫,坐火箭跻身董事局;
“王派”更年轻的几位后备军接掌科技、资本、物流、地产等新板块。
谭向东挤掉元老李先华的位置成为集团CEO,实掌金融大局。
王健赢了。
2016年,王健和谭向东在新舞台上,开始了“表演”。
2016年1月,渤海租赁改名为渤海金控,变身为海航集团“金控平台”。在一系列重组并购下,该公司已拥有天津渤海、皖江租赁、横琴租赁等多家地方金融租赁平台,并参股渤海人寿、联讯证券、天津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聚宝互联、点融网等互联网金融平台,成为一家融资触角无所不达的“类金融控股平台”。
随后,大手笔并购了全球第三大飞机租赁公司Avolon,并购资金中,“不超过85亿美元”来自境外银行摩根士丹利与瑞银。
同样,令人瞠目的资本运作,冠上“战略转型”的帽子后,也出现在海航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天海投资身上:“天海投资”原名天津海运,此前希望以此打造旗下海运物流业务,
海运市场惨淡也直接导致海航海运业务入不敷出,2015年,天津海运“华丽变身”:宣布更名为天海投资,并将业务由单一集装箱船舶运输转向“多业务船舶运输及物流上下游产业”。
而最戏剧性的事情出现在2016年,当年总营收7.2亿元,净利润2.5亿元的天海投资,向同年营业收入430亿美元的国际IT产品分销巨头英迈发起了“蛇吞象”式的并购。
海运物流的框,装进了全球第一的科技分销企业。根据《财富》世界500强2016年的排位,英迈218位,海航集团353位。也正是吞下英迈后,海航次年跻身170位。
由于英迈交割完成在2016年12月,因此2017年海航的排名,只纳入了英迈1个月的收入。
“2018年的500强,海航铁定进入前100名,这是板上钉钉的事。至于50,还是80,这就要等7月名单公布了。”王健、谭向东,都在不同场合说过类似的话,陈峰也说过。风头正盛、心气高昂,内心的犹豫只在分秒。
内部大博弈后的大清洗
坐上火箭的海航,内部的“博弈”也没停下。
2017年初,一封“十分屈辱”文件通发给了所有成员单位。
文件里头说了几点:
1、所有员工不能“越级”向董事局主席汇报;
2、董事局主席不得“越级”向下级了解公司情况;
3、所有文件呈报、媒体采访、出席活动,如果需要呈报董事局主席,必须先经过董事长批准。
某著名财经媒体人拿到了这份文件,他开玩笑说,这可能是最“没面子”的董事局主席。说白了,陈峰正式通过“文件”被架空了。
后来这位媒体人删掉了图,可能有人跟他打了招呼。此后,坊间再没见过这份文件,但外界更肯定了王健掌握实权的猜测。
传言越闹越烈的时候,陈峰问财务负责人资金情况,被告知“无可奉告”;陈峰问人力资源负责人要名单,被告知“没有许可”;甚至陈峰出席活动,很多时候都无法“见报”,没有照片。
2017年,另一名海航的元老级人物辛笛,似能挽救航空旅游板块的颓势,也正式从董事局出局,公司盛传王健罚他上山思过。更年轻的前财务总监赵权接掌了海航航旅版块,并跻身董事序列。
“不怕陈峰跳,就怕王健笑”。王健在2015年那场大争斗后,完全掌控了局面,陈峰也不想多费口舌,退居幕后研修。
格局变化后的海航还有两个最大的人事变化。
海航集团的老阵地航空旅游板块,前前后后撤换了大半领导。从控股公司到航空企业,一把手、副手、市场、监事、法务、财务……很多飞行员甚至连着飞几个长航线回来,发现领导全部都是新人。
民航是个小圈子,就连民航部门的人都不敢给海航的人开门,跑航空的记者也都不认识这些人了,多了很多陌生感。
而其他二级产业集团越做越多——地产、海运、物流、金融,后来还有了科技,全都是年轻的团队,这些团队有个共同点:听命于王健,将执行力讲到极致。
海航成了一个靠航空立牌子稳现金,靠融资杠杆走出去,靠年轻团队造气势的怪体。
双寡头?给个面子
外界都认为陈峰信佛,他自己却说是研佛学、继国学。
实际上,对佛教的感情更为直白的是王健。
海航总部的餐厅叫“福顺楼”,“福”字是深圳弘法寺前方丈本焕大师所题,“顺”字则是弘法寺现任方丈印顺大和尚所写。
海航大厦的33楼,有专门的佛堂和喇嘛。
尼泊尔地震后,王健还带着几位心腹去捐建了佛塔,抓着铁锈斑斑的脚手架爬上10层楼高的佛塔,拿着舍利子给下属点化。
海航的社会责任做白内障项目,也常常往藏区跑,王健亲自参加,传闻他母亲曾得眼疾,从此他格外关注白内障问题。
对比此,陈峰的信,更多体现在嘴上和手上。
陈峰说话总喜欢用“今生”、“来世”、“修行”、“道场”这样的词汇。
每每见到来访的老友新客,陈峰都拿出他手抄的地藏经赠与对方,一身穿着也是中式横扣立领。
王健寡言,但喜好大场面。
他曾在香港和大喇嘛排练一场金刚舞;在巴黎小皇宫举办慈善晚会;请来萨科齐和卡梅伦,探讨中西文化。
甚至有酒店工作的员工抱怨,只要是王董事长来,半夜送柠檬水,大晚上准备满汉全席是常有的事。
陈峰张扬,但他却说一年比一年清心寡欲。
他曾说,家里就五口人,老两口、儿子儿媳、孙辈,在没有其他人进出,多一个人都是要“登记报备”的。
也难怪很多搞接待的海航员工都说,陈主席来,比王董事长那可简单多了。
实际上过去的陈峰,骂起人来比王健可厉害多了,但他放下了。
但陈峰和王健始终是没有撕破脸的。
“双寡头”模式,已经是外界暗示性最强的语言了。
出席活动、拜会银行、汇报工作,还是由陈峰出面镇场,王健的人操盘。
一次在北京某银行总行,陈峰开席第一句话说:“现在很少来北京了,人来人往都不认识喽。”
但不管王健的棋怎么下,陈峰始终还在。
要说风水运程,都从香港的4块地开始
有人说,所有事情,要从海航买了香港的四幅地开始。
2016年11月到2017年3月这五个月,海航5个月内在香港启德区域竞得的第四幅地块,4幅地共耗资272亿港元。四幅地块均享优越的海景及便利的交通,并将受惠于东九龙CBD2的发展规划,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
海航启德拿地的消息,在地产市场火热的内地显得平淡无奇,但在港岛掷地有声。有人说,这是香港地产界多年来未见的“野蛮人”;也有人说王健们从四大家族最终夺食,势必要付出代价。
香港几大报纸上,“高溢价”、“大手笔”、“豪掷千金”之类的词不断出现。
而陈峰继续当灭火队员。他对港媒说,地就是拿来建员工宿舍的。
‘未来会低价将单位卖给集团的员工,目的为调节香港楼价。’此话一出,港媒也为之惊愕。
这话,从3月一直说到了9月。也正是从3月开始,海航的命运急转直下。
2017年上半年,海航经历了这一年里的第一场大危机,矛头直指不可证伪的一些事情。这些事,八卦的人喜闻乐见,叫嚣者毫无成本,王健陷入了掌权后“最大”的一次危机,原以为,他可能挺不过去。
陈峰倒是没退缩,始终愿意站到台前来说话,澄清。
海航内部还有个规定,宣传只宣传公司;出面只陈峰出面。王健还是“愿意把光鲜亮丽”让给陈峰,自己选择坐在内堂拿着账簿和鞭子。
流言渐平,海航没倒下,但没想到不出半年,另一个危机来了,这个危机不是流言——实打实的钱紧!
2017年10月开始,关于拖欠油费、拖欠租赁款的消息不断出现。更严重的是,11月底开始出现银行兑付困难的“小道消息”,各种莫名其妙的截图不断通过新媒体流出。有的截图甚至连排版错误和错别字都还在,但这些东西不胫而走。
不管怎么传,关于钱的问题,王健紧紧咬了3个月。谭向东在年底的媒体年会上罕见出席并演讲,期间也死死咬住钱的口子,表示“国家不让投的坚决退出”,让人隐约有种猜想,但也滴水不漏。
年底,先是海南省长到海航视察,“海航好,海南好;海南好,海航更好”的金句被200多家媒体转载;12月13日,银监部门带国开行等8家银行又到海航开会,海航官方网站用“八大银行齐表态”的口吻发文,又一次让人瞪大了眼睛。
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感觉,但是这两番表态后,机构人士普遍认为海航基本落地了。
转折:真的没人懂,但陈峰说了句“不合适”的实话
但随后一个多月,关于海航缺钱的消息依然在流传。
这个判断,在2018年1月,路透社的一次专访中,被陈峰打破。
彭博首先转发了路透的标题,并郑重其事地写上:海航陈峰承认出现流动性问题。口子打开了,国内媒体疯狂转发。
细数海航一年来的危机,似乎彭博社等外媒总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每个人都有猜想,但没人能证实,似乎总有几个神秘信源在给外媒“投喂”。
2013年,陈峰接受采访时认可了“海航20年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成功的并购史”这句总结。但这一次,他不再认可了。
陈峰的这次表态当然不是“泄密”,而是他在这个时间机缘,忍不住说了句真话。
这句话,也成为陈峰在海航内扳回一城的起点。
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海航上下对于资金的问题渐渐明朗,迟迟无法兑付的员工融资工具、越推越高的各项融资利率、不断收到的催款函、收紧出口的应付账款,甚至机票推出了促销力度空前的组合优惠,目的就是一次性收进大笔预付款。种种信号都表明,海航是真没钱了。
但所有人都像皇帝的新装一样——沉默不语,看王健的表态。
2018年2月,王健终于从香港回到海口。
回来的第一件事,是一连召开了10个会。
从财务到运营,从风控到投资,王健把每个部门和负责人一个不落痛骂了一顿。
在形势分析会上,王健把一连两次大危机的罪责,一股脑归为“西方反动势力”一次有预谋有目标有策划的袭击。袭击的最终目标,直接指向了国家最高层。
很多人看来,这样的表态,无疑能感受到王健内心沉重的压力和纠结。他只能用这种嘶喊来让所有人稳住阵脚。
随后王健去了三亚,融创来了,富力来了,碧桂园来了,泰国正大来了,大马的亚航来了,淡马锡来了。孙宏斌和王健谈了半天,孙老板宛如救世主,挥着现金买乐视、救万达,现在又把海口CBD——海航的心头肉牵走了。淡马锡注资海航控股,获得了海航在机场、地勤等优质资产方面的权益。
在年度表彰会上,CEO谭向东再次向全集团表示——形势一片大好!
但短短30天后,一份宏大的资产退出和处置方案就出炉了。
大规模降薪也开始了,管理层砍掉15%,而更低层级的,则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降了10%-30%不等,海航像“抖虱子”一样洒出了一大批人。猎头圈子里,几个月内堆满了各种海航出来的人。这批人,基本是市场化人才精英,大多不是海航内部孵化出的干部。而海南岛内,则依旧观望。
同期,陈峰和李先华、陈文理等元老频频飞往北京、上海,拜会金融机构和主管部门。海航和海南的互动也前所未有地增多。
转机:海航终落地
鬼知道海航在2018年农历新年后经历了什么。
但明显看到的是,从卖地到卖海外资产,海航流动性强的非主营资产越来越快地变现。另一头,地方和上级给予的积极信号越来越多,两会后,支持海航稳定的信息越来越多。
先是彭博在其客户端上表示,传言主管部门给几家银行“窗口指导”,要求给予海航经营性流动资金支持,但不要继续提供贷款。
然后是传言海南要求海航回归主业,并打包了一个涉及约1000多亿资产的处置计划。
还有,天津、北京、云南、福建等与海航有合作的地方,以资金、政策等不同形式,给与了海航支持。天津最先出手,其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出资4亿元人民币增资天津航空,给海航救命钱,控股权还是让给海航。
种种信号表明,海航,自助者,府助。
这个阶段,陈峰不再作为“吉祥物”,而是召集了多名元老和老部下,一家一家和银行谈。一家一家和地方谈。一家一家和合作机构谈。
实际上机构方面应该可以放心,不管钱汇了没有,陈峰和海航基本还没吃过闭门羹,这已经是很大的面子。
人心就是这么奇妙,王健失去了主动挑明问题的机会,那么当陈峰来刺破这个泡沫,人心就开始转向了。
于此同时,海航几年疯狂的并购,带来内部管理滞后的问题全面爆发了。在王健推出的裁员计划中,传言约20%的员工要被劝退。
知乎下“你为什么从海航集团离职”的帖子,在几个月内阅读量暴增,从几十万蹿升到300多万。海航内部滋生的“官僚气”、“务虚风”、“拍马溜须”等问题,一一摆到了台面上。
海航为之沾沾自喜的PE+VC作为投资杠杆的模式,因为出现了大面积的兑付危机,而在人心上彻底跌穿了信用。
2018年6月,传言终于落地。
央行副行长代表高层传达了 4 点闪闪发亮指示:
第一: 海航集团与社会上其它“系”的问题不同
海航是流动性问题,要给企业机会
第二: 要求海航集团聚焦航旅主业,并购不要做了
第三: 各方要支持海航发债,提振市场信心
第四: 债权人会议要上升到各银总行层面,国开行牵头负责
另外,证监会已协商上交所、深交所,海航集团旗下渤海金控40亿元公司债已获挂网备案
陈峰把儿子召回做了王健的“特别助理”。这是陈峰回到台前的最大信号。
很多人说,海航落地了。也有很多人说,央4条,海航可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但这一次谁也想不到,最终不是海航,而是王健退出了历史舞台。
有人说,陈峰出手,最终央地齐救,银行力挺,把海航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而王健,梦想破灭,他所仰赖的人、事、物,最终在天时地利人和面前,摔得粉碎。
命运的馈赠都暗暗标好了价码,原以为陈王这样的人物,应该可以逆周改名,涅槃重生,没想到还是天命更大。
回声:真空生妙有,王健的迦南美地
很多人曾觉得,海航疯了,王健疯了。
关于王健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外界总有千百种猜测,甚至阴谋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再让王健操盘一次,当危机来了,他会选择把航空版块卖掉。
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王健真的这样想过。
海航,没有航空,还能叫海航吗?
是啊,海航借着国际化转型的大风,已经渐渐开始普及HNA这个字母标了。曾经陈峰手里收购的“大新华航空”,一度想用来作为主品牌名,但海南拒绝。如今HNA差一点又暗度陈仓。
王健想做什么呢?
从收购路径就能看出来。金融+科技。
可以说,王健是个天马行空的理想主义者,这一点,越老反而越执着。
陈峰曾在体系内推行过精益六西格玛,推行过5S,推行过稻盛和夫的阿米巴。
而王健,直接想超越稻盛和夫。
他在《海航的神秘密码》里提出“独创”的BIM理论。这一套脱胎于建筑概念的理论中,核心思想被概括为“真空生妙有”。很多人讽刺“真空生妙有”等于“空手套白狼”,
但实际上,王健想说的,一是远离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做一个智力密集型的产业,靠“真空”来创新,航空业,却属于前者。
如果让王健选择,苹果公司的模式是他最欣赏的。轻资产,融合科技和文化,甚至带着禅宗的妙想。而眼下,海航1.2万亿的资产和60%的账面负债率,并不是他所希望面对的。
或许他真的想过就此彻底转型,但一句“投资并购不能再做了”,让这个念头彻底灰飞烟灭。
现在,已经再没有或许可言。
所谓的转型,或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百分百的契合才行
那得是什么天命?
尾声:又是一场大清洗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王健去世后一个月,陈峰第一召开了全员的形势分析会。
会上,陈峰像是刚刚从东方不败手上夺回教主之位的任我行,他问所有人:“现在都来前呼后拥拍马屁!以前我出门一个人也没,都去哪了?”
一场大整肃不可避免来临
王健提拔的年轻派干部几乎没有能“幸免”的,好一点的安排到一线岗位回炉重造,还有则是有待发落。
王健的铁杆逯鹰被逐出董事会。王健的后备军童甫被缴械。其他几位董事纷纷被削权。
而陈峰的儿子回到总部,担任副CEO(国际);侄子则掌权投资;得力助手张岭再次得以提拔,在董事会里晋升。
要说陈峰独断唯亲,这岂不是和2015年底那场改组一模一样?
彼时像是一个镜像般,照着现在的情景。
对于65岁的陈峰来说,老部下走的走,散的散。有的消失在商圈里,有的在最一线变成了小主管,还有的尚被罚在书院修行。
还能靠谁呢?
在年初被海航宣传部门撤下的同仁共勉十条,重新回归了。
海航大厦33层的喇嘛也下岗了,海航下发了红头文件,明令禁止以公司名义开展宗教活动,专职党委副书记进入了董事会,这一次海航姓党很彻底。
1000天,海航始终没有能爬升到万尺高空的平流层。在对流层里,谁也没想到起飞时的万里晴空,会瞬间雷鸣电闪。
也许王健真的有过一场春秋大梦,但命运就是这样。
陈峰负气了1000多个昼夜,抄了不下200张心经,见人就送,差不多都送完了。
但,败,反而救了他。
57岁的王健命陨,而陈峰已经65岁了。
前两次危机后,海航反而转危为机越做越大。
不同的是,投资并购不能再做了。
创业团,也老了。
这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