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中国经济要警惕陷入“闭关锁国”(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长期以来,中国习惯了在全球化顺境之下的发展,依靠融入全球化、依靠世界市场、依靠中国的比较优势和人口红利,中国在长时间内实现了持续、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证是,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2019年,中国的GDP规模从10万亿人民币增至100万亿人民币——在近20年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达1000%,这是全球都罕见的“黄金增长”。
近20年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达1000%,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VCG)
随着逆全球化潮流兴起,尤其是美国调整对华战略,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环境出现剧变。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加剧了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明年开始的“十四五”时期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必须适度调整发展策略。
自今年5月中国政府提出推动“国内大循环”、兼顾国际国内“双循环”以来,中国国内各界迅速转向加强“内循环”的研究和政策设计之中。中国经济不是小国经济,内部需求自然要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十四五”即将开启,中国如何才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论是从各级政府还是从企业来看,都需要在指导思想调整之下,找到行之有效的具体抓手、接地气的政策设计和可执行的实践行动。
必须承认,现在中国国内在谈“内循环”的时候,更多谈的是从“外”向“内”的变化,强调的是外部发展环境恶化使得中国的经济空间被压缩,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导致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受阻。在此背景下,强调自主创新、依靠国内市场抵御外部市场萎缩,成为国内“主流政策意见”。虽然我们也在强调“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但提及国际循环更多是为了“政治正确”,而不是真正将国际与国内放在平等位置上。
经济学家吴晓求对此分析,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过去因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内需市场非常有限,所以拓展外部市场拉动经济增长,成为非常成功的模式。今后,为了减少外部不确定性,形成可持续增长的动能,逐步提高内部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比重,是一个大趋势。但尽管如此,吴晓求并不赞同把中国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封闭处理,他认为,这种封闭很难做到平衡,因此还是要不断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才会有真正的增长。
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内循环”?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曾经给出过战略级的“抓手”建议:大力发展长江经济带,以长江黄金水道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画出了反映中国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不均的“胡焕庸线”。在线的东南,国土面积占(当时版图)的36%,人口占96%;线的西北,面积占64%,人口只占4%,人口密度相差40多倍。现在,“胡焕庸线”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上仍然有现实意义。在我们看来,大力发展长江经济带,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发掘国内市场空间。这是推动“内循环”的有效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不能忘了外循环的重要性。最需要警惕的是,国内强调内循环,结果变成陷入“闭关锁国”的借口。强调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当前环境下就是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继续拓展中国外部市场空间,二是要加快产业转型,把中国短板补上来。要补上短板,核心还是要靠企业创新、科技进步,要把技术进步变成新的产业,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换代。
中国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也认同,中国中西部的经济增长是未来中国经济有活力的一个板块。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这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仍然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引擎;在中西部地区则有后发优势,如果发展得好,未来仍然会有相对好的增长。经济增长有区域效益,过去相对落后的地区,如果受到外部影响和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借助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统推进,会在国内带来新的增长。
面对“十四五”的到来,中国既要注重“内循环”,又要注重“双循环”。强调中国的内循环,并不意味着中国要重走“关起门来搞发展”的老路。中国过去取得的非常重要的成就,一个是靠中国的制度改革,坚持市场经济道路,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得益于对外开放。面对美国推动的与中国脱钩、科技封锁等浪涌,中国还是要保持历史的乐观。再极端的少数政客,他们都是有任期的。历史如同钟摆,它会在某一个时段出现偏离,但最终它还是会摆回它的中间位置。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在“十三五”的最后一年,遭遇了百年未有之剧变。在逆全球化之下,中国需要加大“向内”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但与此同时,中国不能随着少数美国政客的极端做法起舞,我们仍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在经过历史检验的正确道路上。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