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三个因素促使拜登难改善中美关系(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拜登(Joe Biden)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后,其对华政策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基于对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时期中美关系状态的判断,舆论普遍认为,拜登上台后将对中美关系进行一次“重置”(reset),就如同奥巴马(Barack Obama)上台后“重置”和俄罗斯的关系一样。至于能否成功,则取决于拜登用什么样的人,搭建什么样的国安团队,包括是否重用共和党人。
即便没有这种“重置”的官方说法,拜登也会对双边关系进行调整,最大的可能是让美中关系趋于“平稳”,而不是大幅度改善双边关系,因为中美局部脱钩的现实或倾向会存在一段时间,尤其体现在高端芯片、医药等高科技领域。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也会持续存在争议,比如在美孔子学院的遭遇。
拜登担任副总统期间曾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密切交往:
中美也不可能冷战。一方面是中国不打,美国盟友也不配合;另一方面拜登支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一些内政和国际议题上,会有和中国的合作空间。但总体上,竞争会大于合作。这一点和奥巴马时代的竞合关系稍有不同。就整体对华关系判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其一,对华强硬是驴象两党的基本共识,或者新时期的“华府共识”。美国已经放弃“欢迎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说法。如果共和党继续控制参议院,美国右翼也会借助对白宫的制衡影响对华关系。
其二,拜登对外关系应该是以全面修复为主,中国只是其中一环。而修复过程中注重强化盟邦体系,重新打造遏制中国的势力圈。这就要看拜登推出何种亚洲战略,以及如何延续奥巴马时期在经贸、军事、价值观等全方位的对华制衡策略。
其三,为2024年大选考虑,拜登上台第一要务依然是内政,而非外交,即开展疫情防控、提振国内经济、找回工作岗位,回馈白人工薪选民。这也是2016年希拉里(Hillary Clinton)败选的教训之一。
2019年6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特朗普在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期间会晤。这可能是特朗普任内最后一次同习近平会晤。(Reuters)
这一点从拜登目前宣布的四大要务也能看出,分别是抗疫、重振经济、改善种族关系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其中,在抗疫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拜登可能会采取和中国合作的姿态。
拜登上台后,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种族矛盾和底层对建制体系的不满依然存在,支持特朗普的选民也不会走远,他们的焦虑并未缓解。
换句话说,拜登第一任期(假设他会寻求连任)会受到很大的束缚,在外交上不能学老布什(George H. W. Bush)那样发力过猛。如果选民诉求和焦虑得不到缓解和解决,4年后的2024年大选拜登和民主党就可能被右翼反扑。
最后,拜登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有私人交情,预计会利用一些非正式地、柔和或静默外交方式改善高层关系,但只能起到共同把握大方向、“管控”(manage)分歧的作用,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双边关系失控和脱轨,令一方出现错估和误判,起到一个“稳定”双边关系的作用。
对于国际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拜登只要“稳定”中美关系,就已经不易。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