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四月之声”遭封杀,胡锡进:中国政府一边删帖一边改进(图)
北京时间4月22日晚间,一个收集上海封城民间的各种声音而制成的6分钟短片《四月之声》在内地网络广传,该影片已在内地网络全面下架,关键字亦无法查询。
针对《四月之声》遭下架一事,《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23日凌晨发文指出,“封控久了,上海人有一些怨气,需要有释放的渠道。”他提到,网络管理者删帖,不意味著各地政府不重视意见。他称,在中国互联网上表达意见,比在西方国家抱怨管用得多。中国政府一边关注帖子的内容和传递的情绪,改进的努力会随之而来。
23日上午,胡锡进再次发文,写道“不要因为某个具体管控措施,让网民们对此产生怀疑。沟通是金”。
胡锡进文中提到,“封控久了,上海人有一些怨气,需要有释放的渠道。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们也有焦虑,同样需要释放出来。大家在互联网上做表达,这真的不奇怪。”文中强调理解民众怨气。
但他指出,网络管理者删帖,不意味著各地政府不重视意见。“恰恰相反,在中国互联网上表达意见,比在西方国家抱怨管用得多。中国的实情经常是这样的:一边删帖,政府一边关注帖子的内容和传递的情绪,改进的努力会随之而来。西方的情况则是,表达不满往往可以随便说,但基本没人听,”
胡锡进表示,互联网是西方发明的,“进入中国,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化,与我们这里的现实对接。中国的网络管理必须有,否则互联网就会在政治上改造中国。一些删帖也是必要的。”
文章末段他指出,中国社会的超大规模就是特殊的稳定器。“什么事不管当时多么轰轰烈烈,但很可能很快翻篇,被新的热点替代。”他强调,不怕问题多,有些我们能解决,还有些解决不了,“不分官员民众,全社会都应当对中国的韧性有信心。”内地网民则回应认为,“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23日上午,胡锡进再次发文指出,“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各地政府本来就就是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的”他强调,“这场疫情,全社会无疑是利益共同体,不要因为某个具体管控措施,让网民们对此产生怀疑。沟通是金”。
内地网民则提到,“时代不同了,为人民服务还不让人说话,你还不如说是为乌纱帽服务”、“这不是对体制不是对党不是对国家的不满,不必上升高度,应该体谅上海人民遇到的困难和怨气。上海政府的作为太拉垮,这才是怨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