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挫败中国民心?胡锡进:官僚忙著琢磨“政治正确”(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封城激起民怨,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归咎于地方官员只求政治正确,而不是中国防疫能力不足,他强调“中国老百姓总体上还是很信党和政府的”。
上海日前出现使用铁栏封锁小区的争议措施,有民众质疑防疫过于强硬。
上海封城周四(4月28日)届满一个月,解封依然无期。过去一个月,上海缺物资、硬封控的严格防疫措施引发民怨。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周三(4月27日)发文指,民众对当局缺乏信心问题在于地方过度追求“政治正确”的官僚主义。
胡锡进在微博发文称,疫情不可怕,什麽样的疫情中国都能应付,经济出些问题也不可怕,因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国家又有解决问题的强大能力,但现实层面“确实有不少人信心不足”。他认为,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和官员做事情不实事求是,问题摆在那他们不正视,而是喜欢唱高调,光琢磨怎麽‘政治正确’,不求客观效果”。
他并未点名哪座城市,但称“一些地方把防疫说成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让人怀疑只要防疫,别的什麽都可以不管不顾了。这些情况都引起了人们对问题本身之外的次生担忧”,并承认当前中国面臨一些新问题,“人们在身边和公共视野内看到了很多官僚主义”,部分官员为了个人和小群体的利益,把实质解决问题、维护公共利益放到后位,才导致部分民众失去信心。
但胡锡进强调,“中国老百姓总体上还是很信党和政府的”,他也对中国“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有信心。他在另一篇评论中表示,封控导致生活不便和经济受损,民心生怨再正常不过,以“喊楼”等非常规方式释放情绪不必大惊小怪,“中国这麽大的社会,在这场抗疫中承压受力不均匀,总会在一些地方出现情绪波动。”
拿地方小人物开刀?
上周,上海有3名基层官员因“防疫中不担当不作为被免职”,由于三人仅是居委会干部、社工等基础职位,许多舆论质疑仅是中央拿地方小人物开刀。
上海封城以来,民众被要求“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这座人口2500万的大城市,大部分市民被迫足不出户,日前甚至出现使用铁栏封锁小区的争议措施。许多不满的民众开窗隔空叫嚣呐喊,要求物资补给与松绑封控。一群不具名的中国电影人使用据称真实录音,发布一支纪录上海封城诸多争议事件的短片《四月之声》。但这些抗议的声音,持续遭到官方审查与控管。
此外,不断累积的死亡病例亦标志著中国进入新的损失阶段,构成高风险的政治挑战。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卫生安全专家托马斯(Nicholas Thomas)告诉CNN,通报死亡人数“对当局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数字太低,不仅会出现信任问题,还会使隔离限制显得过度;数字太高,即便封锁看似合理,也暴露了当局未能有效遏制病毒。
自4月17日至4月27日,中国官方累计通报285例新冠本土死亡病例,大部分都为老年人。与此相较,2021全年中国官方仅通报2例本土死亡病例。
上海促打老人疫苗
随著每日确诊数字趋缓,上海正试图提高老人疫苗接种率,寻找终结封城的出路。路透社报道,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在周四(2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各区正协调“防控”工作和以老年人为重点的疫苗接种工作,各区正安排社区疫苗接种车辆,并在疗养院设立临时疫苗接种站。
在接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访问时赵丹丹称,截至目前,上海60岁或以上市民累计完成新冠疫苗完整接种的超过360万人,接种率62%。60岁或以上已施打第三针的市民超过220万,接种率38%。
赵丹丹表示,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危害非常大,接种疫苗对于防重症及死亡效果显著。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上海周三(27日)新增10622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降至1万以下,与此同时新增47例死亡病例,死者平均年龄84.7岁,最小67岁,最大101岁,全部患者皆合並有各种源发基础疾病。
不准出入
上海的大部分区域都已经被封控了一月有余,居民小区的门口往往由防疫志愿人员持续把守。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运送食品等基本物资、居民需要出门接受核酸检测、有人突发急症时,沉重的铁门才会开启。
北京疫情蔓延
上海疫情趋缓的同时,北京疫情持续升温。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周三(27日)新增50例,其中包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个高风险地区,16个中风险地区。
因应疫情有蔓延之势,北京再扩大核酸检测,延庆区28日起展开大规模核酸检测。此前,当地疫情最严重的朝阳区以及其他11个区,已经宣布展开大规模核酸检测。
盡管中国官媒强调北京超市物资充足,民众仍担忧北京可能借鉴上海模式宣布封控,许多市民近日前往超市抢购囤货。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