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三重冲击:供应链、消费和出口(组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疫情之下,复工难凸显什么问题?上海在全国供应链中的位置如何?加速推进复工复产,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
自去年底“稳增长”政策发力以来,今年1-2月宏观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但随着2月底俄乌冲突的爆发和3月国内疫情的反复,尤其是3月底上海疫情扰动,经济复苏趋势中断。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进一步加大。如果考虑到中外疫情、防控强度、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的错位,“稳增长”政策将面临内、外两股“逆流”。
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大幅下降11.1%,不包括汽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8.4%。截至5月13日,SCFI综合指数连续17周呈下降态势,国内出口景气度仍未回暖。在防住疫情、稳住经济、安全发展的要求下,加速推进复工复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疫情冲击下的供应链“众生相”
3月底上海疫情反弹,防控措施收紧,人流、物流陷入“冰点”状态。上海的百度迁徙迁入/迁出指数、拥堵延时指数、地铁客运量、整车货运流量指数等均大幅回落,其中,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只有以往同期的20%(降幅高达八成,超过2020年疫情),此外,国内航班计划数相比于今年高点大幅下降三成,且取消数高达近80%,国际航班由于去年末Omicron在欧美等地爆发,计划数一直处于低位。(图表1-2)
供应链各阶段环环相扣。在物流运输面临瓶颈的情况下,原材料、关键零部件、设备及服务等一连串的活动都会导致生产端的中断(蝴蝶效应),产业链供应链掣肘,产能大幅下降,尤其是本轮疫情发生在长三角地区,部分企业减产停产。
采购经理指数(PMI)可提供较为全面的验证。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继续跌至枯荣线以下,分别为47.4%、41.9%和42.7%,低于上月2.1、6.5和6.1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明显放缓,景气水平连续回落。从制造业PMI来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4.4%和42.6%,低于上月5.1和6.2个百分点,产需双双下降;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3%,升至近10年高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继续下降至37.2%,为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物流运输压力重重,保供保畅有困难,影响了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上海在全国供应链中的位置
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构成中,汽车制造业的占比逐年提升,占比约20%;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的占比维持在15-20%左右。从区域投入产出表来看(最新数据为2017年),上海的总产出位于全国第六(占全国4.26%),其总产出的构成中,主要部门产出由高到低排列为:批发零售(9.34%)、金融(9.22%)、租赁商服(8.13%)、建筑(7.50%)、交运设备(7.48%)、交运仓储(7.46%)、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5.50%),汽车等交运设备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的产出占主导地位,上海的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链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长三角封控冲击了全国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4月16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第一批666 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重点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其中至少有77家集成电路及其相关企业、230多家汽车及其产业链配套企业。4月28日,上海市经信委推出第二批1188家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包括邮政快递企业与芯片行业等,以打通市内外交通物流以及供应问题。随着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以及运行保障类、经济支撑类企业的复工复产,物流逐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生产端与物流端逐步脱离瓶颈期,全市及长三角地区复工复产节奏加快。
根据全国投入产出表(最新数据为2020年全国投入产出延长表),计算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j部门增加1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感应度系数(i部门增加1单位产品投入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从影响力系数来看,通信、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交运设备等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位于前茅,这些部门对其它部门有较大的影响力,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拉动能力较强;此外,建筑业对其它部门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其影响力系数也显著高于1;影响力系数越大,其最终产品对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则较强。从感应度系数来看,煤炭采选产品、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等上游行业以及化学产品主要用于其它部门生产的投入;感应度系数越大,其产品投入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大;对于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来说,倘若这些部门的生产不能满足其它部门的生产需要,必将成为社会生产循环的瓶颈部门。(图表3)
图表3:2020年全国各I级部门(42个)产出/投入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推动作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
进一步,考虑部门总产出和总投入加权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即各部门增加最终产品/产品投入对1单位国民经济的拉动/推动作用)。全国总产出的构成中,建筑、化学产品部门占比最高,分别为10.60%、5.61%。此外,4月,非制造业PMI中的建筑业指数为52.7%,虽低于上月5.4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但仍位于扩张区间。随着基建的适度超前发力,建筑业对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图表4)
疫情冲击的“长尾效应”:消费的弱复苏
疫情冲击之下居民消费下滑已成经济主要风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大幅下降11.1%、创2020年4月以来新低。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2.7%,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消费面临巨大冲击。当前,内需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海外供给弹性的恢复和需求侧政策的退出,中国维持两年高出口景气度会缓慢下行,因此,今年依靠内需“稳增长”的压力会上升。
挖掘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增长,需要依靠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之间的顺畅。此外,本次疫情冲击影响较大,复工复产时间可能也会略长于市场预期,居民预期收入的下降和储蓄意愿的提升会在未来更长周期内制约消费的修复。因此,促进消费保持恢复性增长的各种政策需要陆续完善。
疫情冲击也使得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创业者困难重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4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3,连续三个月下降。因此,各部门需要加大其帮扶力度,有力夯实稳经济、稳就业的基础。对于那些因疫情而导致经营严重受创的中小微企业等,要加大财政供给、信贷纾困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复苏和激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力与动力。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数字化创新和发展是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经历了四重冲击:金融危机,中美贸易冲突,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地缘冲突。目前,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继续冲击脆弱的供应链。产业链供应链是时空关联的复杂网络,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其中重点提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数字化的优势日益凸显,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助力复工复产,有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联动。
内外双循环互补结构的转向
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由于疫情扩散轨迹、防控严格程度和政策调控思路的差异,全球经济周期明显错位(图表5),中国领先复苏,且供给强于需求。欧美发达经济体随后,其中美国略靠前,滞后中国1个季度(中国GDP增速的高点为2021年1季度,美国为2021年2季度)。
图表5:内外周期的冲突
2020年至今,中国成了全球生产和价格的“稳定器”。这既得益于中国有效的防疫策略,也与中国价值链的完整性和国内保守的刺激政策有关。价值链方面,除疫情爆发初期,中国国内的原材料供应、工厂的生产、陆运和码头等连接点都是通畅的,海外正好相反,各环节均出现断裂。政策方面,中国以保市场主体为主(减税降费+信贷支持),间接实现保就业和保民生,故经济结构上表现为生产端强于需求端。西方财政政策以直接保民生为主(“直升机撒钱”),辅之以货币政策,并利用信用政策保持市场主体不发生流动性危机,故在经济结构上表现为需求端强于供给端。中外正好形成互补,于中国是外需补内需,于海外是中国的供给补足了他们自身供给的不足。这使得中国出口订单激增,中国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也达到历史高位。在整体表现为外循环带动内循环,减轻了政策稳增长的压力。
但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这种互补结构正在走向对立面。即使不考虑国内疫情的反转,仅考虑防疫政策差异,我国今年出口景气度也会下降。一方面,随着疫苗接种率和有效性的提升,西方国家正接受“共存”,经济将全面重启,国门逐步开放。另一方面,国内防疫政策的目标仍是防扩散。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大幅提升,传播加速的拐点会前移,为了实现“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重心也需前移,这样才能走在指数曲线的前面。因为一旦破防,清零的难度和政策成本会指数上升。结果就是,供应链弹性内弱外强,从而可能扭转过去两年国内出口的高景气度。国内疫情扰动会加速贸易订单的替代。3月PMI新订单数据已有体现,而上海的影响将主要表现在2季度的数据。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