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0日 10.6°C-14.4°C
澳元 : 人民币=4.7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发疯的年轻人,陷入血糖焦虑

2024-08-18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文章授权转载自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动态血糖仪主要的使用者本来是糖尿病患者,但如今,一部分血糖没什么问题的年轻人,也开始用动态血糖仪减肥、养生。

就像多邻国用小绿鸟控住了年轻人一样,动态血糖仪拿捏了人性,用即时的正反馈、实时的数据,激活了年轻人身体里的“做题家”基因。有人分析数据,有人做人体科学实验,还有人上了瘾,“看不到血糖,感觉自己变成了盲人”。

文 |徐晴

编辑|金匝

运营|虎鲸

“上瘾”

90后打工人梁静怎么也没想到,戴动态血糖仪会上瘾。 每天睡醒,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眼血糖数值,这也是她晚上入睡前做的最后一件事。 坐到工位上,隔几分钟就看一次,快赶上仪器每三分钟测一次血糖的频率了,人比机器还勤快。到了饭点,她右手吃饭,左手点开App,左右开工,实时观测,“剧都不看了,就看血糖仪”。 第一个血糖仪戴满14天,摘下之后,她仿佛失去白月光的霸总,“看不到血糖,感觉自己变成了盲人”,戴完一个,就想再戴下一个。 比起普通血糖仪每天扎手指的繁琐,动态血糖仪,主打一个便捷。 假如说普通的血糖仪是给血糖拍照,记录某个时刻的数值,那么动态血糖仪就是一台摄影机,只需要把一个贝壳形状的装置,钉在腹部或是胳膊上,让一根软针刺入脂肪层,就可以在14天里持续监测血糖,连上蓝牙,一条连续的、起伏的曲线在手机App里自动生成。

贴在胳膊上的动态血糖仪丨图虫创意

关键是,整个过程没什么痛感,装置自带的胶布会防止动态血糖仪脱落,就算洗澡,它也能持续工作,兢兢业业,堪比职场牛马。

梁静买动态血糖仪,不是因为她是糖尿病患者,而是为了减重。 她身高164厘米,体重65千克,BMI在24.9的临界值左右。虽然每次体检都显示血糖都正常,但作为资深减肥人士,她知道控糖有利于减重。两个月前,听同事说起动态血糖仪这种东西,她火速入手了一个。 当实时反映血糖变化的仪器绑在身上,数据还能随时生成,不做点人体科学实验,是说不过去的。

那14天,她试过不同种类的食物,做不同的运动,看血糖会变化多少。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吃一口馒头,用不了一分钟,血糖肯定会升高;普通人正常空腹血糖在6.1以下,餐后1小时在8.3以下,她午饭要是吃米饭,血糖能飙到9.0以上,换成杂粮饭,就只涨到8.0。要是在血糖上升的时候出门散步,本来陡峭的曲线很快平稳下来。有天晚上,她吃了年糕、粉丝、米饭,血糖冲破了10,一整个晚上她都在反思,到底是哪种碳水导致的呢?

图源:图虫创意

像梁静一样,国贸打工人王思云上周才戴动态血糖仪,就立刻投入了实验。她曾在两个早上空腹吃牛角包和麻团,用控制变量法让中西式早餐决一高下,主打一个严谨。结果是牛角包刚吃一口,血糖升到7.0,“立刻就把它给加入食物黑名单”,但第二天,吃完了一整个麻团,血糖才升到了7.0。这一局,中餐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 实验做得最极致的是00后男孩黄硕,他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才20岁出头。他的实验对象丰富,实验范围广阔,实验方法别出心裁。比如他发现999感冒灵竟然是升糖利器,空腹喝下一包,血糖从6升到了7.2,相当于吃了半碗米饭, “以后尽量买无糖版的”。 他还检测过不同做法的土豆如何影响血糖,三顿饭分别吃炸土豆、蒸土豆、隔夜蒸土豆。炸土豆属于糖油混合物,热量爆炸,升糖快,持续的时间又长,蒸土豆比炸土豆优秀一点,至于隔夜的蒸土豆,因为生成了抗性淀粉,升糖最慢。 为了数据准确,一个早上,他拿出冰冷僵硬的蒸土豆,两口炫完。加热是万万不能的,会让抗性淀粉再变回普通淀粉,他往里面撒了一点辣椒粉,勉强吃了下去。 有一天,黄硕跟朋友去吃牛排,吃得正开心,一个陌生的长发女人走过来甩了他一巴掌。紧接着,对方盯了他三秒,表情逐渐变得迷茫,然后落荒而逃。黄硕愣在了原地,惊讶又气愤,他猜测女人认错了人,回过神想争辩的时候,对方已然消失。他看着自己的血糖从5.6升到了9.6,涨了足足4个点。这一巴掌让他得出新结论:情绪剧烈波动会引起血糖变化。 佩戴动态血糖仪的“学者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心得,他们为食物正名,发明全新的运动和饮食方式: 麦当劳的汉堡其实是健康的食物,升糖很平稳;喝奶茶的正确姿势是5分糖不要奶盖,小口小口慢慢喝,边喝边溜达,防止血糖升得太高;每次吃饭,先吃蔬菜再吃主食,这叫“碳水后置”,吃饭的时候最好先别喝水,饭后半小时再喝,这是“干湿分离”;看到血糖曲线开始上升,此时就是运动的最好时机,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环工位散步——动态血糖仪,把年轻人硬控住了。

用动态血糖仪减肥,确实有效果。

梁静的减重生涯里,最难的不是坚持锻炼,也不是克制食欲,而是努力了,也可能看不到结果。 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人今天运动,明天就能轻两斤,但梁静少说一周,多则一个月,才能看到体重细微的变化,中途体重还经常不降反升。苦熬、等待、失望,搓磨着她的信心和动力,所以每次减肥都是“一阵一阵的”,常年减,常年重。 有了动态血糖仪,减重这件事,有了更细的颗粒度和复盘的抓手。运动和饮食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有最迅速直观的数据体现,动态血糖仪让她清晰地看到,少吃的每一口饭,多走的每一步路,都有具体的作用,就像考试,今天突击复习,明天就能多考十分。 梁静身体里小镇做题家的血液沸腾起来,科普文章没让她自律,减肥博主的励志人生也没有感化她,但动态血糖仪做到了。有段时间,她疯狂想吃甜品,但一想到血糖仪上的数字会升,拿不到这场考试的高分,索性不吃了。 戴上动态血糖仪后的14天,梁静瘦了整整5斤。

饭后跑步的血糖记录丨 受访者提供

焦虑血糖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程晓芸,长期接诊糖尿病、肥胖相关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患者,她发现,从前走进科室的都是中年人、老年人,最近两年很多都是年轻面孔,他们忧心忡忡,向医生描述他们的问题,“乏力了,睡眠不好了,血糖升高了,类似于这些”。 糖尿病患者年轻化,年轻人血糖升高,也更关注自己的血糖问题,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目前,医学界将糖代谢紊乱相关状态,分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前者包含空腹糖调节受损、糖耐量异常等,后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的整体患病率,是最高的。 糖尿病诊断,有一个标准: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 诊断标准中,还包括一项参数,是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0%~6.0%。 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曾艳梅记得,在2024最新版的ADA诊断标准中,关于糖尿病前期的糖化血红蛋白标准,从6%-6.5%改为了5.6%-6.5%,诊断标准被放宽了。 这样的调整并不是随意的,每一年标准的制定,都依赖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曾艳梅理解,很可能是修订者发觉了血糖问题逐渐变得普遍、有年轻化的趋势,希望引起大众的重视。 糖,唯一一种人类出生就会喜欢的味道。我们吃糖的历史有近一万年,过去,它珍稀难得,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变得几乎无所不在。 当下,含糖量高的食物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吃到没有籽的麒麟西瓜,越来越甜的晴王葡萄。而逼仄的生存环境、工作压力,又让吃糖成为一种上瘾的解压方式。

王思云说,每天上班,要是没有一杯加糖的咖啡,这个工很难打下去;项目遇到问题,领导会说,“我请你喝个奶茶”;每逢晚上加班,她左手吃一块蛋糕,右手敲电脑键盘码字,食物的甜跟打工的苦在此刻对冲,而健康焦虑,则会在临睡前袭来。 更何况,血糖高不只是因为吃糖。高血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都没有明确的病因,可能有先天基因遗传因素,加上环境的诱因,最终导致发病。高压、缺乏运动、高糖高盐的饮食、熬夜……这些都有可能是压垮血糖的最后一根稻草。 梁静每年都体检,她觉得,报告只能显示,在检查的那个时刻自己很健康,但戴上动态血糖仪,随时看到数据,意味着自己每时每刻都健康,“戴一天就健康一天”,她觉得,焦虑感,也许能在持续的确定性中被缓解。 这也导致,今年血糖仪的广告,打疯了。 前几天,梁静因为戴上之后没连上蓝牙,在小红书搜动态血糖仪,搜出来的几乎都是推广文章,要么是为了这个产品拍一个体验视频,要么就是底下挂了链接,或者提到了某某品牌什么时候发售新品。 曾黎也是在一个焦虑的夜里,无意点进去一篇动态血糖仪广告,5分钟后再出来,收到了钱从银行卡扣除的短信。478元,包含3个传感器,1个发射器,能使用3个周期,共计52天。这个价格已经是优惠过的,她购买的页面显示,原价898元,“已直降420元”。 动态血糖仪属于连续血糖监测(CGM)设备,在全球的CGM市场当中,雅培、德康、美敦力是头部企业,三足鼎立,分别有50%、30%、10%的市占率。到了中国市场,雅培和美敦力依旧是霸主,市占率达到75%和10%,排在第三位的才是中国企业美奇医疗。能有这个位置,是因为美奇医疗2017年获批上市,时间较早,是国内第二家。 或许看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对血糖的关注,更多的企业在近两年入局。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从2014年到现在,共有13家CGM企业获批,其中有5家是在2023年和2024年获批,包括深圳硅基传感、九诺医疗、微泰医疗、三诺生物、浙江凯立特(鱼跃医疗)。这几个品牌,正是最近打广告营销、降价的主力军。 今年的618是新入局玩家的兵家必争之地,价格战的硝烟弥漫开来。一般来说,发射器可以使用两年,传感器需要14天换一个,品牌们的策略就是发射器不要钱,传感器大幅降价。微泰的二代动态血糖仪降到了258元,降幅21.3%;硅基的套餐里,一个传感器只要149元,曾黎买的鱼跃,每个159.3元。最卷的还是三诺,要是买6枚传感器,平均一枚只要124.1元。

过去很多年里,1、2型糖尿病患者才是动态血糖仪的目标受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方式中,监测血糖能帮助控制病情。病人最初使用传统的指尖血糖仪,需要每天4次刺破皮肤,痛苦4次,动态血糖仪的诞生减缓了他们的痛苦。

传统指尖血糖仪丨图虫创意

因为血糖升高的普遍现实,动态血糖仪的使用人群有所扩大,糖前人群也开始使用。这个群体包括有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高血糖人群,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偏高的人群,甚至也蔓延到健康的人群身上。 使用者中,在加拿大读书的女高中生肖敏是最年轻的一个,她才19岁,确诊过多囊卵巢综合症,有胰岛素抵抗的症状,除了餐后一两个小时的血糖偏高,有几个月,她的月经没有准时抵达。医生说,这会导致子宫内膜变厚,等下一次来月经,有大出血的风险。害怕长期血糖高、波动幅度大,她网购了一个动态血糖仪,等了7天,收到了远渡重洋的快递。 对血糖的焦虑,就像是波动的涟漪,它会通过人跟人的联系在社会中传导。资本则递出最后一棒,将动态血糖仪,送到了还没出现真正血糖问题的年轻人手里。 根据今年618的销售战报,美妆护肤、香水彩妆、休闲零食都卖不动了,跟去年相比平均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但营养保健品类却增长了5个百分点。中新经纬研究院发布的《“618”消费洞察报告(2024)》显示,家庭诊疗仪器品类涨势惊人,其中血糖仪的销售额增长超过了40%。 年轻人的血糖焦虑,造就了一个小型消费增长奇迹。

“监视”健康

这代年轻人,已经将健康的重要性提到了最高。它跟前途牢牢绑定,就像一位职场博主曾经总结,你以为工作是能力和态度的竞争,其实最后拼的是体力和基因,身体不好、精力不够旺盛的人,就算跻身头部大厂,996的日子干不了3个月,试用期还没过,自己就累到想离职。

梁静的同事们就很忌讳聊健康问题,“因为人跟人在工作上差距没那么大,你身体不好,升职或者想得到好的工作机会,别人就比你更有优势”。 “延迟退休”的声音也在不断传来,储备一具健康的身体迎接未来,也是年轻人的共识和焦虑。 但健康与省钱之间,总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为了健康,曾黎也戴上了动态血糖仪。她是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有胰岛素抵抗症状,算是“糖前人士”。这个618,她没买数码产品,没买女装、护肤品,只下单了那三个动态血糖仪。 那些天,小红书总是为她推荐“延长佩戴时间”的教程,有人分享经验,改变传感器的某个参数,就能让使用时间从14天延长到28天。最热的一条帖子,获得了1358个点赞,964次收藏。

小红书热门经验贴丨受访者提供

这意味着,年轻人们又焦虑健康,又焦虑省钱。尽管价格战让动态血糖仪来到了100-200元的价格带,但一个月戴两个,就是三四百块,差不多是每个月喝咖啡的支出。受困于“拿铁效应”的年轻人,买杯咖啡都要全网搜罗9.9元的优惠券,当然也会被血糖仪的价格困扰。 曾艳梅不建议血糖正常的人使用动态血糖仪,也有这方面原因。每一种疾病的治疗都讲究“经济效益比”,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动态血糖仪可以监测血糖情况,避免高血糖带来的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假如是血糖正常的人,性价比实在是不高。延期佩戴,不仅测试数据不准确,可能耽误病情,也有发炎、感染的风险。 动态血糖仪的原理是测组织间液的血糖,跟真实血糖有一点差别。很多动态血糖仪在戴上前48小时有校准过程,数值可能有所偏差。曾艳梅有一位很较真的病人,戴动态血糖仪的同时用传统血糖仪测指血,每天7次,累计一礼拜,做了一个满满的Excel表,发现两个血糖仪的数据平均能差2-3mmol/l,气得他把动态血糖仪厂家给投诉了。 总的来说,动态血糖仪只是一个呈现数据的仪器,普通人需要专业医生来解读,数据才有用。疾病有专业的诊断流程和标准,靠血糖仪给自己诊断,不能解决问题,还增加了心理负担,本来就焦虑健康,戴上之后可能更焦虑了。 曾黎就是那个为数字焦虑的人。戴上动态血糖仪的前两天,她的空腹血糖显示有7.0,餐后一小时达到了11.2,她沉浸在“我是不是糖尿病”的深深焦虑中,茶饭不思,在去医院检查和再观察几天之间反复横跳,凌晨三点都没睡着,反复搜索 “糖尿病的症状”“正常人血糖范围”“为什么血糖会升高”,刷了上百个帖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熬夜,第二天醒来,空腹血糖显示更高了,看到数字的那一刻,她差点儿哭出来。 撑到第一周快过去,她的血糖正常了一些,至少空腹降到了6.1以下,代价是长时间的饥饿。为了控糖,她跟绝食没什么两样,每天在百爪挠心的饥饿中醒来,再在百转千回的饥饿中睡去。看见室友吃手擀面,她吞了十几次口水,把对方吓了一跳。 最荒谬的是,比起相信自己的感受,她好像更相信仪器和数据。刚戴的时候,她饭后觉得头晕,打开App一看,果然是血糖高了;现在是看到App显示血糖有点高,她立刻觉得头晕。“感觉不是动态血糖仪在监测我,是我在监测动态血糖仪。” 但等14天的佩戴周期结束,她也戴上了瘾。本来她计划着,三盒动态血糖仪,一个月用一盒,前半个月观测,后半个月自己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下个月再用。没想到,摘掉血糖仪的第三天她就受不了,看不见血糖数值,跟瞎了有什么区别?赶紧给自己买了一只新的,还趁着618没结束,又下单了三盒。 她实在没想到,作为一个买提卷纸都要货比三家、反复对照淘宝和拼多多挑选20分钟的人,她竟然花了快1000块钱买动态血糖仪。 她安慰自己,这不是消费主义陷阱,是健康焦虑牢笼。身为年轻人的自己,消费的坑,不管是什么,总会掉进去一个。

(除曾艳梅外,其他受访者皆为化名)

作者:徐晴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每日人物(ID:meirirenwu),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